第95章
萧寂野在边关受尽了苦头,而他的父亲和他的兄弟却没有一个人希望他好过。
萧寂野被先皇单独召回北都时,如果不是他穿进了书中,原书里的时岁绝不会让他好过,纵然后来萧寂野为自己报了仇,可他受过的罪却是实打实的。
萧寂野感觉到时岁在拉他的衣袖,他侧过头给了时岁一抹安抚的笑,而后把手中的诏书随意丢在了桌子上。
他没有回应手下人的请求,而是问:军中风向如何了?
几乎所有将士都被萧辰越寒了心,他们说会誓死效忠将军。闻桥还跪在地上,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将军,属下求您不要一个人回去,至少带上我和兄弟们,我们一定会护您周全。
是啊将军,萧辰越想杀您的心昭然若揭,如果这时候您一个人回去,后果不堪设想。宋正昆也跟着道。
放心,傻事我只做一次。萧寂野低声道。
时岁倒不认为萧寂野被先皇一封诏书召回北都是在做傻事,萧寂野同为先皇所出,或许在他心里,他不认为先皇会致他于死地,他也渴望得到先皇的爱。
可先皇对他的爱又有多少呢,折磨他,强迫他,安排一个男人与他成婚,要不是那时候北狄侵袭边关,先皇也不会轻易放他回边关。
原来真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亲。
时岁心中感觉悲哀,不被父亲爱的萧寂野成了人人敬仰,杀退敌军的大将军,而得了爱的萧辰越继承了皇位,却让整个大楚开始动荡起来。
萧寂野虽然身处边关,但是北都也有他的暗桩,他们时常会传信回来,时岁跟着也知道了北都发生的事情,现在朝堂上人人自危,生怕一个不注意就惹了暴虐的萧辰越不快从而丧失性命。
朝堂上如此,下面的百姓日子过得同样凄苦,苛捐杂税,两江水患让很多百姓没了活路。
如此这些,真是讽刺。
萧寂野的话一出,边关十八卫和众将领全都放下心来,跟在将军身边五载,他们知道他的能力,绝不仅仅只有带兵打仗之能,他应该有更大的平台施展抱负。
同为皇子,凭什么一无是处只知道虐杀忠臣的萧辰越能当皇帝。
萧寂野也能。
所以无论萧寂野做什么,他们都会誓死追随。
誓死追随将军。
誓死追随将军。
誓死追随将军。
闻桥带头说了这句话,其他人紧接着也拱手喊道,直喊了三声才停下来。
萧寂野心中也有所动容,他记得自己刚到边关时,空有一个将军的头衔,手下人因为他是先皇之子才会听他的话。
后来,他与他们同吃同住,与他们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北狄的入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便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托付在他的手中,他们给了萧寂野绝对的忠诚。
而萧寂野也绝不会让他们失望,他早说过他一定会带他们回家。
整军,准备回北都。萧寂野面色沉沉,他淡然地发布命令,此命令一出,不光是他,所有的边关军都没有了后悔的机会。
而萧寂野的话音刚落,帐篷里便传来边关十八卫和将领们笃定的声音:属下领命。
第63章 回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大楚一大半的兵力都集中在边关, 这就是先皇和萧辰越如此害怕萧寂野的原因。
当了皇帝的人,没有一个不怕底下人功高盖主的。
北都的萧辰越听说萧寂野打了胜仗,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情绪, 他巴不得萧寂野能永远和北狄王相互抗衡,如此他在北都才能高枕无忧。
为此他不惜与北狄王暗中来往, 可是没想到北狄王如此的不堪一击, 就这么被萧寂野给杀了。
萧辰越知道大军得胜就应该衣锦还乡,可是他怕, 他怕萧寂野会来抢他的皇位,所以他召集自己信任的大臣,最后得出一个好办法, 那就是让萧寂野独自还朝, 等他找个由降了萧寂野的罪, 再让边关大军返回都城也不迟。
-
距离上次萧寂野让整军准备出发已经过去了七日,在这七日里, 将士们收拾好了一切细软,只等着萧寂野一声令下,便可出发去北都。
所有的将士们如今都心知肚明, 新帝萧辰越不让他们回北都, 而萧寂野要带着他们回北都, 那就意味着萧寂野要谋权篡位。
负责指挥他们的将领早已告诉他们此次回北都的目的,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不敢也不愿。
经历过了这么多的事, 他们中大多数的人早已清楚自己该效忠谁, 而也有小部分人则认为他们效忠谁都一样,萧辰越不让他们回北都,他们的光阴就只能在边关蹉跎, 萧寂野则能带着他们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说不定还能有加官进爵的机会。
傻子都知道应该怎么选。
知道要回北都后,时岁很不舍地和自己那些还没养大的牛羊说了再见,他把它们托付给了玉河村的村民,而后又和玉河村的村们好好地道了别。
玉河村的人都很喜欢时岁,他们不舍时岁,纷纷从家里拿出珍藏已久的梅花酿给时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