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大人、大人……”祝云喊了一遍,人走远了。
秦思安拉着谢蕴到一旁说话,道:“荣安可有消息了?”
“你想要什么样的消息?”谢蕴直视她,“你该去问鸿胪寺卿,毕竟两国的事情,往来文书先至鸿胪寺。”
“你别和我打官腔,鸿胪寺的消息哪有你的消息快。”秦思安说道,“再这么打下去,西凉保不齐会将荣安拉出来的。”
“拉出来便拉出来,我能怎么办?亦或是我朝割地赔款?”谢蕴语气凉凉,“我该提醒你,你越在意,越会被西凉拿住把柄。”
好比陛下,面上从不关注这些,不给前线将士压力,朝臣也不会在意荣安的事情,议论的人便少。
秦思安望着她凉薄的一面,不知是好是坏,她问一句:“谢蕴,你越发不近人情了。”
“你近人情?”谢蕴反问秦思安。
秦思安缄默,无语望着横梁,半晌才吭了声:“你这样让我很慌,谢蕴,我还是喜欢以前看着冰冷,但善解人意助人为乐的你,现在的你,将你的全部善良都给了那位祖宗,你这么下去,会没有朋友的。”
谢蕴也不惯着她:“你这种朋友,不要也罢,将来我若落难了,你不插一刀已然是你的仁慈,指望你搭救?坟头上长草,尸骨也被野狼咬死了,你也不会动一动眼皮。”
秦思安彻底说不出话来了,突然,两人中间伸进来一个脑袋:“你们在说什么?”
谢昭宁盯着两人,看看秦思安又望向谢蕴:“悄悄话”
“秦大人说我不近人情,将来会遭报应。”谢蕴转了话题。
谢昭宁眨眨眼睛,道:“遭报应之前先将她拉下来,一起遭报应。”
秦思安:“……”果然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
三人不欢而散。
散朝后,谢昭宁往户部而去,秦思安拉住她,问:“裴暇成亲,你去不去?”
朝臣们看风向,裴暇算什么,不过是去岁进士罢了,姑母是谢蕴,才让人多看一眼。这回他成亲,都在看东宫,东宫若去,他们就回去。
东宫若是不去,朝臣们最多看在谢蕴的面上送一份贺礼罢了。
秦思安自然视线要打探风声的。
“不想去,但是不得不去。”谢昭宁也懊恼,去是肯定要去是,这也是给谢蕴的颜面。
若真不去,谢蕴不会说什么,心里必然会不高兴的。
秦思安听懂话音,拉着她的手腕,鼻尖多了一抹清香,她嗅了嗅,香味清甜。她多看了殿下一眼,想来是换了熏香,她便没有放在心上,随口说道:“罢了,知道你的意思,不去也得去。”
东宫过去,裴家的亲事必然很热闹。
谢昭宁点头:“那就去。”
毕竟是谢蕴的娘家,只要裴暇有脑子,将来的富贵必然不会少的。
她走了几步,停顿下来,问秦思安:“裴暇此人如何?”
“尚可,不蠢笨,听下面的人说做事有分寸,殿下是想做什么?”秦思安认真回答,按照谢蕴的地位来说,裴暇将来最后可得侯爵。
只有裴暇不犯错,自己不作死,将来必然会平步青云。旁人有个好父母,他有个好姑母,事半功倍。
谢昭宁慢慢地挪了步子,也不等秦思安,自己边走边想。
后面的谢蕴看着谢昭宁走走停停,似乎遇到了难事,她欲快走一步上前询问,前面的秦思安留下来拦住她。
“我帮你问了,她去参加裴家成亲礼。”
“多谢。”谢蕴说了一句,抬脚去追谢昭宁,秦思安又拉住她,“祖宗刚刚问裴暇此人如何,我可替你夸赞了几句,可得感谢我。”
谢昭宁走远了,谢蕴追也追不上,她只好半走半停与秦思安说话。
秦思安劝她:“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怎么不将你母亲接过来?”
谢蕴至今干干净净,找不出软肋,她将家人放在了江州,距离京城也远。她与旁人不同,没有立即将家人接过来。
秦思安是父母死了,谢蕴是还有父母,饶是如此,秦思安也找到了自己隔着一房的亲戚,多加帮扶。
“都说养儿防老,我母亲心里只有兄弟,他们若来了,我的后院必然着火了。”谢蕴坦然。
她母亲来了,必然日日缠着谢昭宁给谢家人要官,尤其是在京城,处处都是勋贵,人不人,她怎么会善罢罢休。
“人之常情,你以为将来会没有吗?”秦思安笑了。
皇后的母族,是皇后的靠山,谢昭宁若有脑子,都会推恩及母族。
谢蕴沉默,谢老夫人对谢昭宁看似很好,可这么多年来骨子里偏向二房,个中委屈,谢昭宁自己最清楚。
她顿了顿,摇头道;“不必了。”
秦思安挑眉:“你别傻,该为自己想的还是要想想。你该换个地方想想,你对自己的家人都这么冷,将来小祖宗会怎么想你,蜜里调油的时候觉得你为她着想,一旦生厌,这就是你的一重罪。”
谢蕴闻言,深深地看她:“她不是那样的人。”
“话别说得那么早,万一就是呢,黄金屋给了你又如何,就在她的眼皮下,说收回就可以收回。”秦思安惋惜,望着天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谢蕴不理会她,匆匆走了。
出宫后,她回到官署,心神不宁。
推开门,眼前霍然一亮,小祖宗没去户部,坐在她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