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小猴儿叫了几声,示意他等着自己。伏顺在原地待了一会儿,就见那小猴儿带着一群猴子穿过树林,荡着树枝过来了。
他们夜里打开笼子救了它们,这些小猴儿知道他们不是坏人。伏顺振奋起来,道:“走,我带你们找我二师兄去!”
赵大海找了许久,在一棵大树边发现了师父的半截紫檀发簪,上面还缠着一缕头发,跟步云邪找到的遗物放在了一起。
步云邪打算回去的路上扯些白麻布,买个骨灰坛子。赵大海道:“顺子呢?”
这时候就听脚步声响,伏顺肩上扛着一只小猴,身后带着大大小小一群猴子从树林里钻出来,兴奋道:“找到了,那些猴儿都躲在这里呢!”
原来这些小猴儿夜里逃走之后,想回到自己家里去。但它们变成这样子父母不认得,不肯收留它们。甚至有一户人家以为是哪里来的野猴子,抄起笤帚把它赶了出去,还把它的头打破了。
那只小猴委屈的要命,眼睛都哭肿了,在路边遇见了另一只被赶出来的猴子,不知该如何是好。天就要亮了,它们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待着,只好又回到了树林。其他的猴子跟它们的遭遇差不多,花了一天的时间,陆陆续续地又聚在了这里。
伏顺和赵大海到处找了它们一天,幸亏遇见了。赵大海抱起一只小猴,摸了摸它的脑袋,道:“没事,先跟我们待一段时间吧,大师兄会帮你们想办法的。”
赵大海让猴子们上了马车,带着它们回了驿馆。众人趁着夜色把猴子带进了屋里,伏顺和赵大海的屋里还有地方,每天准备些清水和果子、馒头,养活这些小猴足够了。
步云邪买了白麻布和香烛、纸钱等物,为魏清风筹备好了葬礼。隔天段星河休息的差不多了,和步云邪去找了一处墓地,用骨灰坛盛着把师父的遗物葬下了。众人披麻戴孝,想起从前师父对他们的恩情,心中越发难过,哭得泪如雨下。
师父走了,以后他们就只能靠自己了。段星河擦去了眼泪,道:“师父,你放心,我一定把小师妹找回来,把大家平安带回去!”
寒风轻轻吹过,纸钱满天飞扬。步云邪也道:“咱们师兄弟一条心,不管有什么困难都不怕。”
段星河点了点头,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一黑一白两个鬼差站在坟墓前。那两个人都身穿长袍,头戴着又尖又长的帽子。白鬼手里拿着个招魂幡,黑鬼手里提着一根铁链。
段星河心中一凛,以为是万象门的伥鬼来了,下意识摸向了腰间的佩剑。然而这两个鬼身上并没有邪气,反而带着一股忧伤安宁的气息,不像是邪神,倒像是来吊唁的。
段星河想起了黑白无常,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也有鬼差来接引死者。他再定睛看时,却什么也看不见了。
步云邪道:“怎么了?”
段星河低声道:“你看到什么了么?”
步云邪环顾四周,什么都没看到。伏顺忍不住道:“大师兄,你没事吧?”
段星河的身体还没痊愈,疑心是自己出现了幻觉,静了片刻道:“没事,回去吧。”
李如芝在这里待了几天,摆了一阵子官威也没人搭他。他觉得没什么意思,便回去向皇帝复命了。
段星河强撑着精神葬下了师父,回去之后心口的疼痛依然折磨着他,有时候像针刺,有时候像烙铁灼烧。虺神的诅咒一直对他虎视眈眈,他只能尽力控制着情绪,不能被它吞噬掉。
他自己一人消亡了无所谓,但那股力量太强大,他怕祸及身边的伙伴。若是在失去意识的情况下伤害了其他人,他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段星河的心情压抑,在床上躺了几天,每日就是看着屋顶出神。步云邪白天来给他送饭,晚上让墨墨守着它,生怕他再做噩梦。
大家眼看着大师兄一天天瘦下去,却又一声不吭,都很忧虑。众人坐在步云邪房里,李玉真道:“歇了这几天,好点了么?”
“没好多少,”步云邪低声道,“那诅咒一受刺激就会发作,疯起来六亲不认,早晚要酿成大祸。”
伏顺道:“你们的修为那么强,帮不了他么?”
步云邪摇了摇头,道:“哪里强了,都不到金丹期。连师父都救不了他,总得元婴期以上的大能才有办法吧。”
一提到师父,大家又有些伤感。赵大海道:“那就一直这样拖着么,也太折磨人了吧。”
这样反反复复的,他的身体迟早会被折腾坏。李玉真沉默了良久,仿佛下了什么决心,抬眼道:“我有办法。”
众人纷纷看向他,就像看着一根救命稻草。李玉真本来不想麻烦长辈,到了这个地步也没办法了。他道:“凌烟阁的主人叫周玉成,是我师父的朋友。他是元婴期的大能,咱们去问一问,他说不定会有办法。”
众人都很惊讶,没想到李玉真的人脉这么广。上回见到紫衣侯的时候,大家就意识到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少爷。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跟他们混在一起也看不出有什么架子,关键时候却能帮上大忙。
凌烟阁的总舵就在城郊,步云邪登时生出了希望,道:“那咱们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