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施主莫怕,小僧刚刚替施主超度了一部分业障。”
  闻声,许弥睁开了眼,他问:“刚刚我看到的那是?”
  明悟心中一惊,感叹道:“施主竟然开了天眼。”
  天眼?
  许弥不知道什么天眼,但他知道自已有阴阳眼。
  在佛教中世界上一共有五种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和肉眼。
  明悟解释完之后,许弥也大概了解一点了,通俗点解天眼就是阴阳眼,因为道教才叫阴阳眼,而且两者的功能大差不差。
  许弥隐约记得奶奶好像是和道家有关系的,但奶奶没有教给他什么东西,所以他也不太清楚。
  明悟看向许弥的目光彻底变了,带着赞许欣赏的视线来回扫视着许弥,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真想把许弥绑回寺庙修行。
  他也从自已师父那听过,许弥本是极适合修佛的根骨,如果当时许弥听从住持的要求留下来,住持就会出手斩断他们之间的因果线。
  本来许弥也不欠那只鬼什么,但问题是,许弥的家人欠了那只鬼性命。
  “施主是否主动承担了家族所欠的业障?”
  许弥一怔。
  明悟见他眉头很轻的皱了一下,眼眸萦绕着某种情绪,稍纵即逝,很快又变成那副淡然的模样。
  “是,那本来就该是我承受的。”
  “施主本是难得的佛子心性,小僧从未见过像施主这样纯净无业障之人,倘若施主不承担家族业障……倒是可惜了。”
  明悟叹息一声,语气不难听出对许弥的怜惜。
  庄沂听得一愣一愣的,左看看明悟,右瞧瞧许弥,眼睛瞪得浑圆。
  什么业障什么佛子?为什么在他脸上加密通话?
  许弥看着明悟,语气坚定而认真:
  “大师不必为我感到可惜,如果我逃避这一切,那我真的对得起您说的‘佛子心性’吗?”
  第74章 鬼已经离开了
  许弥这话可把明悟问到了。
  “佛子”也就是“菩萨”的名称,这个意思是说,一切诸佛之子,由此而能产生成佛的果的意思。
  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
  意思是,佛陀也称觉悟者,世人本来都有成佛之姿,但会因为欲望失去这种资格。
  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
  如果许弥明知自已的家族欠下巨大业障却视而不见,是否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欲念?
  有这样欲念的人还能称得上“佛子心性”吗?
  明悟的血液在发烫,竟因为许弥的话顿悟了,他怎么也没料到,许弥没有经过专人点化,仅凭自已可以感悟这么多。
  凡人当中,具有成佛的法心,还没有亲眼见到佛所证悟的自在境界的这种人,明悟把他称之为是世俗中菩萨。
  “您当真是佛子。”
  许弥不知道明悟到底想到了什么才会突然夸奖他,但他还是谦虚地低下头,淡淡道:“您谬赞了。”
  “大师你们到底在说什么?能不能照顾一下我这个凡人?”
  庄沂终于忍无可忍地插足了他们的二人世界,从一开始他们两个就在说自已听不懂的话,庄沂想着,他是来打酱油的,听一听算了。
  结果这俩人愣是一点不把他放在眼里,叽里呱啦的说一大堆云里雾里的话,他脑细胞都要炸了。
  明悟和许弥同时将视线落在庄沂身上,像是才想起来这里还有个人似的。
  也不怪明悟忽略庄沂,因为顿悟的境界就是有一种“我即众生,众生即我”的状态。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太出神了,压根没注意到周围情况。
  “……”
  明悟盯着庄沂看了片刻,眉宇间似乎有些懊恼。
  像是在想把庄沂打晕了丢出房门这件事到底可不可行,毕竟他好不容易受到点化正在顿悟呢。
  庄沂挺会看人眼色的,见明悟脸色不好,顿时缩起了脑袋,当个鹌鹑。
  他不会是打扰到明悟了吧?真的很sorry啊,但是,大师是不是真的忘了来这里的目的不是学术讨论,是来抓鬼的啊!
  庄沂的内心在咆哮,面上却讨好似的讪笑着,努力降低自已的存在感。
  “罢了,小僧今日来也是受庄施主所托,为了将那害人的厉鬼捉拿封印的。”
  许弥瞳孔一震:“害人的厉鬼?”
  这件事最有发言权的人当属庄沂了,他像小学上课时乖巧的学生那样举起手,双眼瞪得老大,嘴里吆喝着“我我我”。
  “许弥哥你可别被那鬼乖巧的外表给骗了!他想杀我!”
  庄沂一边说着,一边露出膝盖上结痂的疤,语气认真:“你看,这伤就是他专门恐吓我让我受的,指不定以后他也这么对你呢!”
  许弥不假思索:“他不会。”
  庄沂:“……”
  见许弥已经被鬼迷心窍了,庄沂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明悟,如果他的眼睛能发光,那一定是24k纯金的。
  大师,你快说句话啊!
  在庄沂如炬的视线中,明悟轻咳一声,解释道:“庄施主来找到我时,身上死气缠身,如果不是及时净化,很有可能会暴毙而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