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桑九硬着头皮往里走,很快走到最开始喂的一批蚕的位置,已经出现很多小白茧了,但隐约还能看到蚕在里面扭动。
  她看了看传承系统里相关介绍,传承说在结茧后,通常10——15天左右就会变成蛾破茧而出,如果要取蚕丝或是吃蚕蛹需要在结茧第五天的时候取丝,如果想生卵继续繁殖蚕宝宝,可以用木箱装起来,等飞蛾飞出来后再繁殖。
  桑九想要蚕丝,目前刚刚结茧第一天,还可以再等四天,“再等四天将所有茧全部收起来。”
  系统里的传承师傅:“屋里好像有点冷,后续加一些炭火起来,蚕结茧的温度在25~28度之间,温度高就结茧快,之前结茧太慢了。”
  桑九这时也才想起这第一批等了一个多月,于是交代小文夫妻夫妻俩取一些炭火来进来,“放在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蚕这里,兴许今晚也能结茧。”
  夫妻俩照做,等到后半夜起床添桑叶时,果然发现这一些都结茧了,第二天早上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桑九。
  “果然是温度的问题,蚕应该22天左右就开始结茧,之前那些早喂了一个月了。”桑九让夫妻俩记住其他蚕喂养了多久了,按照时间记录,23天左右还没结茧就用炭火升温。
  夫妻俩应好,赶紧回去记录。
  桑九也没闲着,单独安排了一处工坊,并将后续需要用的缫丝工具、纺纱机全部做出来备用,另外还单独找了几十个学徒,专门来学蚕茧的缫丝和纺织,和棉布羊绒布单独分开来。
  人员备齐后,蚕茧也长大了第五天,桑九留了500个蚕茧孵化幼虫,剩余的所有完整光滑的蚕茧都收了过来。
  “之前已经告诉过大家,蚕茧变成丝绸的步骤,我们现在就从煮茧开始。”桑九提前教过大家,所以带着大家直接煮茧,这时要加入一些碱液,软化蚕茧,减少丝胶、杀死虫卵。
  煮好后稍微晾一晾,然后开始抽丝,桑九先拿出几十个蚕一起找出丝线头,一起捻在一起变成一根细细的小丝线。
  穿过缫丝工具上的小孔,绑在上方的卷轴上,卷动时会拉动丝线,将所有蚕都拉得滚动起来,几十根极细的丝线合成一股丝线时,残留的丝胶会将它们紧紧捻成一根。
  这个过程很简单也很复杂,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忙碌一天卷100斤蚕茧,但最后只能得10余斤生丝。
  拿到生丝后,桑九还需要再次复摇,可以继续加工成更粗的丝线,或者整理卷起来去清洗、或是染色,晾干后还需要用纺纱机做成一卷一卷的线,再放到纺织机上去纺织成绸缎。
  过程简单,但都是细致活儿,所以桑九挑的学徒都是有耐心的女孩子,她带着学徒们一起花了三天时间完成所有步骤,最终都纺出了一匹还算漂亮的白色丝织品。
  “我们纺出来了?”这几天一直不眠不休跟着纺布的学徒们激动得看着完整的布匹,看起来光滑平整,很有光泽感,比那些棉布羊毛布看着看起来质量更好。
  桑九将布递给学徒,“对,纺出来了,你们可以摸一摸。”
  学徒小心翼翼的摸着纺出来的布,质地轻薄柔软,和小孩的皮肤一样光滑细腻,她们轻轻摸了一下就缩回手,生怕弄脏弄坏了。
  桑九:“别担心,你们都润手了,不会那么容易刮坏的。”
  “还是不摸了,等以后手再光滑一些再摸。”学徒们被选中后每天都坚持不断的擦猪油,手细腻了许多,但还是不如桑九的手那般天生光滑细腻。
  其他人刚擦了手,也不敢往布料上摸,“是啊,而且有点油,怕摸坏了。”
  桑九见大家坚持,也不再劝说什么,“单用猪油的确有点油腻,改天得空了专门做一些香香的润手膏给大家用,再做一些擦脸的。”
  女人哪有不爱美的,都想像桑九一般白白净净的,“那我们等着了。”
  “好。”桑九将布料折叠起来,继续给大家讲解丝绸相关做法,“我们现在纺的是最简单的丝织品,蚕丝制品一般称为绫、罗、绸、缎、帛、锦、绢等。”
  “绫是有明显斜纹组织的丝织品,罗是条形绞经编织的丝织品,绸是平纹织物或混用的平纹、斜纹丝织品,缎是利用缎纹纺织的各种花纹,正反面不同,会将图案浮现在布料表面上的丝织品,锦是最高级的丝织品,里面会加入金银丝或染好的彩色丝线,色彩艳丽、图案精美、手感柔软,可以细分为蜀锦、宋锦、云锦等,绢是生丝平纹纺织品,我们现在纺出来的就是最简单的绢……”
  “想要精美的图案颜色需要用染色的丝线来纺织,需要更耐心更细致才行,对了,绢、罗等都可以后续和普通棉布一样染色,但只能染成素色,如果后续想要更丰富的图案,可以人工纺织,这部分叫做刺绣……”
  学徒们听完都惊得张大了嘴巴,纺布还有这么多学问啊,“丝绸布料比纺棉布更复杂一些。”
  桑九嗯了一声:“其实棉布那边也在学纺复杂的图案,只是棉布做出来没有丝织品的精美好看,也没有丝织品珍贵。”
  棉布布料是面对大众的,做工粗糙一些也可以,但丝绸制品得万分仔细耐心才行,“可能现在听着挺复杂,等大家熟练后就还好了,大家可以先试试其他纹路,等其他生丝染好色送来再学有图案的织法。”
  “诶,那我们继续纺。”大家立即坐回位置上,学习斜纹、绞经的纺织方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