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没下雨,种上也出不了苗。”陶父惦记着收完花生接着要收麦子,麦子黄了,也该收了。
  “要是一直不下雨,你就不种菜籽了?”人累狠了,心里都憋点火气,听不得反驳的话。陶母丢下花生秧,恨恨地说:“这会儿不种,等土又结实了,你这个老东西再来犁一遍,你一个人来,我可不陪你耗。”
  “行行行,种种种,都听你的。等出不了苗,你挑担来浇水。”
  陶椿猛地坐起来,她按住咬她裤腿的狗崽子,目光巡视着爹娘,她犹豫着要不要打个岔,再怼下去该吵起来了。
  陶桃和春涧追着蜻蜓跑了,陶青松忙活着搓草绳,这三人都习惯了一到忙时爹娘就要吵一架。
  “咦?你们看那是不是你们女婿?”陶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快活地蹦起来,这会儿也感知不到累了,她跑上地头招手,嘴里却嫌弃道:“他是个会享福的,我们忙完他过来了。”
  陶父陶母之前争执的小火苗熄灭了。
  邬常安大步跑起来,他的身影在陶椿眼里越来越清晰,她想起她走时留给他的话,眼里的笑意愈发浓郁。
  急促的喘息声靠近,邬常安站定盯陶椿一眼,转而喊爹喊娘,先打听地里的活儿干没干完,再解释他没来帮忙的缘由。
  有邬常安加入进来,他跟陶青松一起挑着花生捆往
  回走,来回三趟,花生地里彻底空荡下来。
  夜里,陶椿坐在床上,明知故问道:“怎么过来了?”
  “我做梦梦见你想我,哭着喊着要我。”
  陶椿斜他一眼,真不要脸。
  邬常安开门倒水,回屋时在外驻足一会儿,一高一低两道呼噜声从不同的门里传出来,看来陶家人都睡着了。他迫不及待地迈进屋里,迫不及待地关上门,迫不及待地搂着媳妇歪倒在床上。
  “我好累,胳膊疼,脖子沉,腰也酸。”陶椿捧着他的脸说。
  “我来帮你揉揉……”
  呼痛的声音渐渐变调,柔媚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
  院子里的两只狗崽子塌着耳朵走出去,一头扎进花生秧里。
  *
  “姑爷,你是来接二丫头回去的?”陶母问,“家里的麦子收了吗?”
  “还没有,之前陵里的人忙活着盖澡堂子。”邬常安说,“咱家的麦子也还没收吧?”
  “今天就去割麦子,我们去割麦,你爹去种菜籽。”到底还是陶母争赢了,陶父听从她的话去种菜籽。
  “估计你们陵里也要割麦了,你跟二丫头今天就回吧,你大嫂也怀着身孕,你哥一个人忙不过来。”陶母又说。
  “我家的麦子还没完全黄,还能耽搁几天,我帮忙把咱家的麦子收回来了再跟陶椿一起回去。”邬常安说。
  他这个当女婿的,过来一趟肯定要来出一份力。
  第216章 乐癫了 为公为己
  邬常安在陶家待了三天,帮老丈人和丈母娘收完四亩麦子才带着陶椿离开定远侯陵,走的时候带走四麻袋晒干的辣椒,这是陶母和冬仙开春的时候种下的,盛夏时节天天摘天天晒,一筐一筐攒下来的。
  “大哥,你跟爹得空的时候在靠近灶房的地方盖个土屋当澡堂,等我闲下来我给你们送个澡缸,天冷的时候洗澡方便。”陶椿骑在牛背上交代。
  “澡堂?啥样的?”陶青松不解。
  “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你下一个集市去我们陵里看。”邬常安接话,“爹娘也去,哪怕什么都不买,去凑凑热闹也行。”
  陶母也有这个打算,她扬手作别:“行,我们下个集市过去。不说了,你俩动身吧,走早点,路上不慌张,累了就多歇歇。”
  陶椿甩了甩缰绳,刀疤脸甩着尾巴迈开蹄子,熟门熟路地踏上回家的路。
  目送女儿女婿走远,陶父陶母才转身拿上工具去晒场打麦子。
  “黑山黑水,回来。”陶桃喊一声。
  两只快要跟着牛跑远的狗回头,陶桃又喊一声,两只狗崽子颠颠往回跑。
  大青牛背上驮着人,还捆着辣椒袋,两袋干辣椒不重,但体积大碍事,影响牛行走的速度。加之陶椿和邬常安每隔一个时辰就要下来活动活动,夫妻俩一直到日落西山才抵达公主陵。
  陵里的狗群又狂吠着跑来,跑到跟前发现是自己人,它们又摇着尾巴散开。
  陈雪听到狗吠声出门,半路看见陶椿和邬常安,她慢下步子,挥手打个招呼,又慢吞吞地转身往回走。
  陶椿到家,发现石慧也在,她调侃道:“石管事,还在忙啊?”
  石慧抿嘴笑一下,说:“恭喜啊,陶陵长,你不在的这十来天,我们陵里又添个人丁。”
  “谁家的?”
  “我姑家表姐的,前两天生了个姑娘。”
  “那我该跟你道声恭喜,当表姨了。”
  石慧笑着点头,“我今儿去吃小丫头的洗三饭,顺路过来看看大嫂,明年二月就该来你家吃洗三饭了。”
  邬常安把装辣椒的麻袋扛进仓房,出来跟陶椿说:“我去还牛。”
  陶椿道一句好,她挽起袖子洗手,说:“晚上留这儿,我来做饭。”
  “不了,我回去吃饭。你从娘家带回来的啥东西?装了四麻袋。”石慧问。
  “干辣椒,天冷了我用来做火锅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