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谁?”邬常顺捡枯枝时听到脚步声和说话声,他大喊一声,当即拉开弓箭。
  先一瞬快要瘫倒在地的陵户们闻声心里一惊,瞬间打起精神持着砍刀和弓箭跑过去。
  “有野兽?”陈青榆问,话落他听到人声,他心头一震,心想莫不是盗墓贼?他巡山十来年了,从没在巡山的路上遇到陌生人。
  陈青榆一挥手,一帮人警惕地涌上去。
  “没听错吧?上面山上有人声?咋又没声了?是遇到巡山人了吧?这是安庆公主陵的地头。”一个拿着图纸的男人说。
  “要是遇到巡山的人,狗已经叫起来了。”春仙不认为是巡山的人,他们一队人站在山底的沟壑里,他仰头盯着上头陡峭的山壁,也琢磨着是不是遇到盗墓贼了。
  陈青榆他们爬到树上探头往山下看,的确是听见隐隐约约的人声,但山陡草木旺盛,压根看不见人影。
  “这边下不去,我们绕路下去堵他们个正着。”陈青榆拽着树枝荡下树,他冲树上的人招手,示意都下来。
  “都跑那儿去做什么?不做饭了?”打水的人回来了。
  陈青榆厉目看过去,恨不得缝上这人的嘴。
  山下的人也听见声了,春仙和开路队的人因为没听见狗吠,一致认为是盗墓贼,他们低声商量上山去捉贼,要是没追上,就去公主陵传个信。
  两帮人都顾不上吃饭了,一帮绕路下山,一帮择路往山上爬,两帮人不同路,没有迎头碰上。但虎狼队从高处下来视野开阔些,远远能看见树影晃动,一路往山上去。
  陈青榆将虎狼队分成两批,一批原路返回,一批继续下山,追着“盗墓贼”的屁股后面再往山上爬。
  下半夜,夜色正浓的时候,邬常顺等一批原路返回的人堵上从山底爬上来的人,两方都听见了对方的脚步声,但看不清人影,一时僵持住。
  春仙灵机一动,他高声问:“诸位可是安庆公主陵的陵户?我们是帝陵的,从贤王陵过来,路过宝地借个道。”
  他心想给对面的盗贼提供一个装相的身份,他们应下是公主陵的陵户,就得跟他去公主陵。他听对方的人手不少,打起来了他这边指定有人殒命,不划算。
  邬常顺听这声音有点耳熟,正当其他人讨论这话可不可信的时候,他躬下身子问一句:“你叫啥名字?”
  “于春仙。”
  “你是定远侯陵的?你妹子叫啥?”
  春仙“哎?”一声,他上前两步,说:“我妹子叫于冬仙,是定远侯陵的。你们莫不是真是安庆公主陵的陵户?”
  “误会误会,他们不是盗墓贼,我弟妹娘家大嫂的娘家大哥叫春仙,他还来过我们公主陵,难怪我觉得他的声音耳熟。”邬常顺忙解释,他带头走出去,说:“这事闹的,白白折腾一夜,我们还以为你们是盗墓贼。你们咋走这儿来了?”
  两帮人碰面,帝陵的人拿出山陵使的手书和信物,虎狼队的其他人这才真正放下心。陈青云走到山体边上高声喊:“堂兄,我们遇上上山的人了,不是盗墓贼,是帝陵的人。”
  陈青榆闻言,身上的劲顿时没了,忙活大半夜,他还以为要立功了,原来是瞎忙活。
  “你们的狗呢?巡山不带狗,我们还以为你们是盗墓贼。”春仙说。
  “狗都在断头峰下的山谷里,我们陶陵长前两天带我们去野猴岭逮野羊,逮回来三十多只,说是一天宰一只炖着吃。狗在山谷里有肉汤喝有骨头啃,哪肯跟我们来巡山。”陈青云摇头,“还是不能纵容这狗东西们,但凡跟来一只,都不会闹出这个误会。”
  “你们在烧陶了?”春仙问。
  “对,你晓得啊?”邬常顺接话。
  “晓得,我还从帝陵给你们拉来一笔大生意,你们晓得吗?”春仙笑着问,“陶陵长是在陵里还是在山谷里?我去见见她,我们这一路从帝陵去后妃陵,又从后妃陵去贤王陵,我又给你们拉来好大一笔生意,而且还不止陶器。我得去跟她交个底,也让她款待款待我们,我们这小半个月风餐露宿的,嘴巴馋的很。”
  “哎呀!多谢兄弟了!”邬常顺高兴,“我听我家老三提起过这笔生意,多谢你惦记着我们。陶陵长在断头峰下的山谷,你们识得路吗?要不等天亮了我给你们带路,送你们过去。”
  春仙欣然应下。
  陈青云又去跟陈青榆喊话,让余下的人不用上来了,找个地方歇着吧,等天亮了再汇合。
  余下的夜不长了,折腾了大半夜的人稍稍眯一会儿,天就亮了。
  邬常顺让陈青云帮忙递个话,他领着帝陵的开路队离开双头峰。
  人走了,陈青云骂:“这邬老大真够贼的,他这一去又能在山谷里待上好几天,也不用巡山了。”
  第183章 撵走李大李二 立威
  日近黄昏,木棚里天光凋零,陶椿坚持把手上的陶网做好才走出木棚,她喊蹲在厨房外择菜洗菜的小孩,让他们帮忙把堆在女院门外的灯笼拿过来。
  随着六麻袋菜一起送来的还有七十三个灯笼,好些都破损了,没破的也结满灰垢。陶椿晌午时用拧干的湿抹布仔细擦了擦,这会儿添上灯油引燃,灯笼明亮许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