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好,我晓得了。”陶椿应下,她琢磨着这个事她早上那会儿就知道了,这个老伯专门又跑这一趟,估计找她还有事。
  “你……”
  “陶陵长,我求你个事。”
  陶椿请人进屋说话。
  “是这样,我是李方青的老丈人,他一家不是个东西,要出卖陵里做粉条的方子,连累我老闺女一起关在陵殿里了。”老伯先交代,见陶椿面上没有厌恶之色,他继续说:“我跟我家老婆子去胡家打听过,年芙蕖没给个准话,所以我来问问,陵里打算咋处置他们一家。”
  “我今天上午才跟胡阿嬷商量这事,目前是打算罚他们一家进山捡柴,三个小孩年纪小,就不折腾他们了,可以交给亲戚管教。”陶椿说,“我明天就去领人,晌午的时候,你来我家领你外孙和外孙女。”
  老伯点头,但他犹豫着没走。
  “还有啥事?”陶椿问。
  “他们捡完柴是不是就能回家了?”
  “看他们表现再定夺,不过可以准确告诉你,五年内,他们一家哪怕放回去了也要限制行动,不能跟外来的人接触,更不能走出公主陵。”这也是陶椿有意杀鸡儆猴,给做粉条的人提个醒。
  “理解,理解。”老伯连连点头,他想了想,没好意思再求情,只能犹犹豫豫地走了。
  陶椿进屋继续做饭。
  包子快蒸好时,邬常安带着巡山的人扛着一棵大粗木回来了,他早上就进山,等待巡山队回来时,他把树皮剥了,枝桠也都砍了。一直等到黄昏,巡山的人回来时,他把人拦下,二十四个人一起抬树,轻轻松松把这棵一人合抱还抱不拢的树扛了回来。
  树撂在牛棚外面,在山上转悠了两天的陵户闻到院子里飘出来的香味,肚子里不由咕咕叫。
  “这是啥玩意儿?”陈青云走到路旁看悬挂的草篾,天光昏暗,他贴上去才模糊看清字。
  “呦!”陈青云惊叫一声,“今年祭祀,陵里的陵户都能参加?”
  “早就贴上了,你们家里的人都清楚,回去问家里的人就知道了。天色不早了,都快回家。”陶椿赶人,“回去早点休息,你们这些人明早太阳出来的时候来这儿集合,我在家等你们。”
  “有啥事啊,陶陵长。”陈青云语带调侃。
  “明天就晓得了。”陶椿神神秘秘地不肯说。
  “走了走了,回去了,饿死我了。”李山带头走了。
  不一会
  儿,门外的人散干净了,陶椿留杜月杜星兄弟俩在家吃饭,他们没肯,担心家里的媳妇一直不见人回去会出来找。
  “洗洗手,咱们也吃饭了。”陶椿跟邬家兄弟俩说。
  小核桃蹦蹦跳跳蹦到她爹腿边,邬常顺累得没劲说话了,他扯了扯小核桃的头发毛当做打招呼。
  眼下天暖和了许多,吃饭不用再烧炉子,姜红玉把板栗炖熏鸡盛起来,包子先挟两盘子,其他的还放在蒸笼里温着。
  邬家兄弟人手两个包子,左右开弓,两个包子下肚了,方感觉活了过来。
  “吃点鸡肉。”姜红玉给丈夫挟一块儿鸡腿肉,问:“巡山的时候没遇到野物吧?”
  “在双头峰遇见一小群鹿,母鹿都揣着崽子,就没惊动它们,免得把它们吓走了。”邬常顺说,“等入冬了,再把鹿打回来,到时候咱家估计能分到一只鹿腿。”
  “今年山里的雉鸡比往年多,兔子也不少,我在山上看见了五只兔子,都是揣崽的。”邬常安接话,“我估计就是养牲口的山上堆的番薯渣多,大雪封山的时候,山里的雉鸡和兔子都靠番薯渣熬过来了。”
  陶椿吐掉鸡骨头,说:“等我把陵里的事捋顺了,我也跟你们进山看看,去打猎。”
  “我也去。”姜红玉兴致勃勃的,“等入夏,夏天的时候,番薯还只有秧,那时候肯定不用磨粉做粉条,我们就能清闲下来。”
  “正好那时候小鸡小兔都长大了。”陶椿接话。
  姜红玉点头,“从明天起,我每天早上起来先练半个时辰的箭。”
  小核桃跃跃欲试地举手,“娘,还有我,我也进山打猎。”
  姜红玉挟一块儿鸡肉喂嘴里,装作没听见。
  陶椿也装聋。
  邬常安坐直了,他使唤道:“小核桃,你出去看看,黑狼和黑豹是不是在扒柴房的门。”
  小核桃被忽悠了,立马颠颠跑出去,又颠颠跑进来,说:“没有。”
  “那就是我听岔了。”邬常安挟个大鸡腿给她,说:“快吃,你嘴小吃的慢,肉快被我们吃完了。”
  邬常顺突然叹气,老三这么喜欢孩子,咋就不能生啊?
  “吃累了?”姜红玉纳闷。
  “给老陵长看病的大夫来没来?”邬常顺问。
  “来了,又走了,以后每个月他会再来一趟,他对老陵长的病挺有兴趣。”陶椿说。
  邬常顺偏头,说:“老三,帝陵的大夫再过来,你去瞧一瞧,看能不能治好。”
  邬常安:……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吃饭呢!”姜红玉给他一巴掌,“你一回来就找事是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