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面对北信介的夸奖,我挺直了腰板,和之前得意洋洋的悠斗没什么区别:“那是当然,上次考试我可是第一名!”
  山里的学校一个年级只有十几个人什么的,我才不会说呢。
  “你好像很不喜欢那个理论?”北信介问我。
  是啊,如果地球是平的,那分开的人就真的分开了,大家朝着不同方向奔去……这样一想,我还是希望地球是个圆。
  只要一直向前走,总会再次相遇。
  3.
  去兵库县要穿过大阪府,这是地图告诉我的,我一直都很想去那边玩。
  ——为什么是兵库呢?
  因为很小的时候我就被妈妈告知,她之前在大阪做学徒时认识了一个大她几岁的好友,名字是小文,后来去了兵库,丈夫姓北。两个人感情很好,家里有三个孩子。
  “排行第二最小的那个,名字是信介,比你大不到两岁,你可以喊他哥哥。”妈妈抱着我,给我看她拍的旧照片,又说以前在大阪的时候,小文阿姨曾和她开玩笑,说如果之后有年纪相仿的一儿一女,就让孩子们做青梅竹马,长大之后结婚……
  “哎呀,我跟你说这个做什么,你还小呢。”妈妈笑了起来,“而且你现在也有自己的幼驯染了,跟我和你爸又不一样。”
  那时候我才三岁,既不明白「幼驯染」这个词是何意,也不清楚爸爸妈妈就是所谓的青梅竹马。我只知道我很喜欢和住在附近的悠斗、小葵妹妹一起玩。
  当然,我也不知道「结婚」是什么意思,不过我知道爸爸妈妈「结婚了」。然而爸爸常年在外种梅子,不和我们住在一起,我有时候甚至会忘记他长什么样。
  如果这就是结婚……我用小小的脑袋思考了一下,判断出兵库在听起来十分遥远的地方,那里比爸爸种梅子的果园更远,可能和亮平叔叔捉回来的那些鱼一样,住在带着鲜味的海里。
  于是我恍然大悟:“那我完全可以和信介哥哥结婚嘛!”
  毕竟我们也不住在一起嘛,好远的。
  我对这件事基本没印象了,但妈妈记住了我的回答。等我长大了一些,她时常跟我提起我小时候的童言无忌,热衷于以此开玩笑——尤其是和小文阿姨打电话的时候。
  通话时,时常会赶上北家的小孩放学回来,那孩子很有礼貌,总是会对电话这边的妈妈送上问候,由于放学时间不同,所以这个问好的人一般是北信介。
  他每次都会说阿姨好,然后问一句,妹妹在吗?
  如果我不在,他会让妈妈代他向我问好。
  如果我恰好在,他会说,嗯……妹妹好。
  我会说嗯嗯,我很好,信介哥哥你也好。
  通常说完这句话,我会迅速地从店里的座机前消失,溜去后门找朋友玩。因为一旦跑得慢了,我就会听到妈妈笑眯眯地问他:“信介有喜欢的女孩子了吗?”
  长辈们总喜欢用这种话逗小辈,而北信介每次都会说没有。
  我时常觉得北信介太认真了,面对大人的玩笑话,他完全可以敷衍一些,比如避而不答——就是由于他过于一本正经,妈妈才会喜欢说上一遍又一遍,用「那就好,我们家那丫头小时候总说长大之后要和你结婚呢」之类的话来欣赏他的反应。
  根本没有这回事啦!我咬了一口红豆雪糕。
  4.
  “这很好啊。”小葵说道,“你上次不是说要找外面的男朋友吗?我觉得这个北学长就是很合适的结婚对象。”
  我:?
  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
  不过我既不知道北信介长什么样,也和他不熟,一下子发展到「结婚」还是太难了。同理,他也不了解我,甚至不知道我有多么可爱。
  悠斗这时「啧」了一声,似乎是有意见,挨了小葵一拳。
  “痛……不是,为什么一定要找外地的啊,我觉得咱们镇上的男孩子们都挺好的。”他嘟囔道,“别人都没有这种想法,就你们俩整天这样说。”
  好吧,既然悠斗提到了本地人,那就说说他们不可以的原因吧。
  镇上只有一所学校,是小学和初中合并在一起的,如果想读高中,那就要进城。学校少自然是由于人也少,各年级加起来也就一百来个人——我见过他们鼻涕拖得很长的样子,也见过他们被大鹅追得满街嗷嗷叫的样子……太熟了,很难不嫌弃。
  至于年长一些的前辈们,他们内销了,而且感情关系很错综复杂。嘛,小镇就是这样的,就没有传不开的事……a君和b学姐在交往,c君和d学姐在交往,后来都分手了,然后重新组合,变成ad和bc的关系,像高年级数学试卷上的组合排列题。
  我可不想出现在试卷上。于是我站起来,举着雪糕的小棍,高呼恋爱自由,惊得趴在树上的小鸟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小葵举起雪糕响应我:“支持!”
  悠斗很无语,因为彼时的我,学历高达小学二年级,小葵甚至比我还小一届。
  5.
  在小葵的提议下,我向妈妈要了北家的地址,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信,贴上邮票,放到了红色的邮筒中。
  致我素未谋面但看起来很合适的结婚对象……不是。
  “你好哇,信介哥哥!”
  由于年纪尚小,我会写的汉字不多,导致这封信里有不少假名,甚至还有错字,相当暴露我的文化水平……但是没关系,我很自信,我甚至附上了由妈妈给我拍的证件照:白底,黑衣服,扎着两个小辫子,挑着眉,自认神采飞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