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然后他又躺回去,半阖上眼,说,“皇上给婀伦和崇正赐了婚。”
慕习瞳孔被点亮,道,“这是好事啊。”
这世间,有情人终成眷属,是运气也是福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梁元劭闷闷地答了声嗯。
他没说的是,那天养居殿内,只有他们三人,层层帷幔和宫门里,皇上不止给孟崇正赐了婚,他装成是一个关爱晚辈的慈祥长辈,对梁元劭说,他这个倔脾气不怪那些世家大夫参奏他,也是该娶个世子妃好好收心养性了,之前是皇上这个做伯父的大意疏忽了,如今心中已有了人选。
那天梁元劭说了好几遍,不愿成婚,为时尚早,皇上全都不应,直到已经面色不虞,孟崇正拽了拽他的袖子,他才不得不先作罢。
他只是想到,若他真成了婚,他如何对得起慕澄良,这辈子,他们就算是再无瓜葛了。
时间过去了好久,久到慕习看着梁元劭俊朗的面庞,以为他睡着了。
再英气逼人的眉骨鼻骨,此刻也静静蛰伏了起来。
他看起来好像真的累了。
“澄良?”梁元劭忽然沉声喊道。
“嗯?”
“你给我按按头吧,酒喝多了,疼的厉害。”梁元劭说。
慕习蜷紧指尖,一个好字哽在嗓子眼里,进进退退,却说不出口。
静默片刻,梁元劭叹笑了声,说,“算了,你哪会这些,不为难你了。”
”世子,我叫敛翠来吧。“
”不必了。“梁元劭坐起身,单手架在额头上,用拇指和中指按了按两侧的太阳穴,
离开前,他对慕习说,”明天就搬过来吧。“
24
又过了两日,已是四月,正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一队精壮的士兵训练有速地进了瑄王府的门,而后大门紧闭。
这没什么奇怪的,王府有个几百几千的府兵再正常不过,只是有路过的平头百姓趁着难得撞见的王府内部,踮着脚望上几眼,又站在墙边,驻足侧耳细听,想看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什么听不见,王府如预料中固若金汤一般,又自嘲地笑笑,转身走了。
墙的另一边,是王府外院。众人眼观鼻鼻观口,安静又本分地做自己的事情,对偶尔从内院被士兵带出来的人,充耳不闻,多一眼都不看。
如果他们用余光瞄一瞄,就会发现这些人大多步子悬浮面色铁青,更有甚者全身都在哆嗦。
他们不知道被押解到哪里去了,总之陆续从后门出了府。
清理干净了人,跨过中厅,内院可正是忙的热火朝天。
丫鬟小厮几队人在慕公子的房间和世子爷的房间里来回穿梭,搬出搬进,慕公子其实没什么东西,都是来了王府以后,世子爷给添置的。
这天下朝后,世子爷命他们马上帮慕公子完成乔迁,他眼眶有些发红,和素日里沉稳的形象不同,今天他似乎在生谁的气,憋了好大的火,众人都夹起尾巴干活。
但他急匆匆临走前,还想着特意嘱咐,慕公子有块端砚,要特别小心,谁要是敢磕了碰了,可不轻饶。
不过不管是慕公子的房间还是世子爷的房间都没人,他们出府去了。
只世子的书桌上用镇纸压着两封拆了口的信。
一封来自南疆,一封来自中书令孙舒。梁元劭给他们去了信,一封让他父王请旨皇上收回成名,理由说辞他不管。梁景祈回信痛斥他做事越来越没样子,为了一个慕习,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
另一封则言辞讲究一些,求教孙舒,如何化解局面能使皇上改变旨意。孙舒只委婉地说当下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顺应圣上,皇上此举并非只是单纯赐婚,权宜之计而已,世子若是心系他人,再想别的法子留人在身边也并不难。
梁元劭看过这些,只越发焦躁。
自从在孙舒府门口那次刺杀后,众人很少再聚集议事了,只各自行事,偶有需要商讨的,也换成郊外,有几处庄子轮换。
嘉北之乱之后由于恐惧肃杀而短暂凝结成的平静,已随着梁元明局势的摇摆不定而被打破,接下来也只会一日比一日更加动乱,直到大局已定的那天。
皇上近些日子明显精神不济,身体衰弱不少,这可能也是梁元明先一步拿到消息,而变得格外着急的原因。
但皇上最近似乎行事也变得温和了很多,对绝大多数事情都得过且过,不予追究,这使得前一阵子因几件大案而变得激烈的动荡变成了另外一种温吞但折磨人的煎熬,使得众人都似雾里看花。
这一晚,梁元逸也来了,算是人比较齐的一次。
开篇便是先议这日早朝,圣上突然宣布,要为梁元劭赐婚,还选定了阁老府的嫡孙女。
听到这消息的一瞬间,慕习本能地在桌面下抓紧了桌沿。
他感觉到前胸似被重物快速和猛烈地击中,之后滞闷得令人喘不过气。
他茫然地望向梁元劭,他也正关切地望着他。
而后慕习也逐渐感觉到四面八方若有若无的目光。
他本就是这件事最敏感最多余的存在。
大家讨论片刻,基本意见一致,皆是认为皇上此番选定的人选并无什么太大不妥,反倒是恭小王爷今日着实有些莽撞了。
小王爷三番五次地表达不愿成婚,让阁老和皇上都下不来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