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谢折衣果真仔仔细细地盯着他瞧了一阵,伸手用掌心大鱼际替他揉按,笑道:“确实有些僵硬。”
  皇帝舒服地眯起眼睛,伸手摸了摸桌上酒壶,热的,挑眉问道:“一直在等朕?”
  谢折衣道:“要守岁,左右也睡不了,顺便等着。”
  “若是困了,就去打个盹儿,母后那儿朕给你兜着。”
  “不困。”谢折衣将雍盛的脸捏来捏去,揉面团似的,直揉得雍盛五官乱飞皱眉强忍,倏然笑开,“不酸了罢?再揉,脸都要搓红了。”
  说着就要抽回手。
  雍盛脸皮发热,嘟囔道:“不相干,吃了酒,烧得慌,脸本来就红。”
  他贪念那丝沁凉,按着不让,道:“正好降降温。”
  边说,边自下而上,直勾勾地注视着谢折衣。
  掌心传来一阵接一阵的热力,如此肌肤相贴,谢折衣隐约有些招架不住,只能顺着他的毛哄:“那我备下的新年贺礼要怎么办?你不放开我的手,我要怎么拿出来呢?”
  雍盛闻言,一扫疲惫,两只眼睛刷地亮起:“贺礼?送朕的?”
  谢折衣嗯了一声,用眼神示意他松手。
  雍盛于是顺从地把他的手从自己脸上拿下来,握进手里改为牵着,并十指相扣。
  谢折衣:“……”
  行吧。
  好歹救回一只手。
  他只能这么牵着雍盛往院中去。
  今夜无月,但阖宫灯火通明。
  雍盛一眼就看到藤架上挂着的两只风筝。
  它们跟当初被买进宫来时一样,但又有些不一样,各自的线上串了许多纸糊的防风小灯笼。
  他眨眨眼,一下子明白了:“大半夜的,放风筝?”
  谢折衣点头:“天晴,风大,正合适。”
  雍盛拍手:“好!那就来比比看,朕放的风筝一定比你高。”
  谢折衣一哂:“那可不好说。”
  “哼。”雍盛燃起了胜负欲,“比读书写字,你在行,可要比吃喝玩乐,朕有一说一,绝对略胜你一筹,来,多说无益,咱们天上见真章。”
  “爷,放之前,得先把近来烦恼之事写在纸上,粘到风筝上,到时好叫它随风而去呢。”怀禄插缝儿提醒,“民间管这叫放晦气。”
  “不错。”皇帝兴致勃勃,“那就快拿纸笔来,唔,多拿两张,朕的晦气事儿可太多了,一张纸根本写不完。”
  他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写完叠好,然后溜溜达达凑到谢折衣身边,想趁机偷看,却被先一步挡住。
  “有什么烦心事儿不能让朕知道的。”雍盛不满道,“不告诉朕,朕怎么为你排忧解难?”
  “告诉你可以,但要交换。”谢折衣搁笔。
  “……”雍盛立马转回去,摆手道,“小气鬼,不看了。”
  岔开话题指着那两只风筝:“你要凤还是鹤?”
  “都行。”谢折衣道,“看你。”
  雍盛过去提起黑翅丹顶鹤,道:“那大红凤凰花枝招展的,配你正好。”
  谢折衣看着他笑:“那就祝圣上鹤鸣九皋,声闻天下。”
  小吉利话儿听着舒坦,雍盛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样绸布小包,一扬手,潇洒扔来,财大气粗地道:“说得好,赏你的。”
  谢折衣下意识接住,愣了愣,打开一看,是只红玉指环,举到眼前对灯细看,发现环圈内壁上还刻着四个字——
  与君同心。
  谢折衣的心好像被烫了一下,抬眼问:“上头的字儿是你亲手刻的?”
  “闲时解闷,刻着玩儿。”雍盛轻咳一声,望天看地,似是有些羞涩,最后还是没忍住问,“怎么就看出来是出自朕手?”
  “……”谢折衣坏心眼地笑,“因为丑得很有特点。”
  雍盛一秒变脸,劈手去抢:“还我。”
  谢折衣飞快地将指环套在食指上,攥紧了:“送出去的礼就是泼出去的水,哪儿还有收回的道理?大小刚好,本宫很满意,谢圣上恩宠。”
  他语速极快,仿佛生怕雍盛反悔。
  雍盛动了动唇,盯着那指环,心说它其实应该戴在无名指上,想纠正,却发现它倒是跟谢折衣的食指严丝合缝,方才意识到自己之前估错了尺寸,这会儿木已成舟,也只能将错就错。
  “戴好了啊,要是弄丢了,朕治你的罪!”
  虚张声势一句,便先行奔出后院,特意找了块挺大的空地放起风筝。
  夜风呼啸,手上刚松了线,没跑两步,风筝就乘着风上了天。
  许多小鹞灯沿着线排成一长条,飘飘荡荡,照亮了漆黑的夜空一隅。
  身边的小宫女欢呼起来。
  “哇,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好高!”
  “真美!”
  很快,凤凰尾翎飞扬,慢慢追上仙鹤,一点点靠拢过来。
  雍盛担心胜负未分之前两只风筝的线就缠到一起,忙往旁边躲。
  他躲,大红凤凰就追。
  被追了许久,他放弃似地不动了。
  那凤凰捱到最近处,眼看着就要缠上来,临门一脚竟悬崖勒马了,炫耀似地擦肩而过,腾空而起。
  雍盛向来有股邪性,你追,我就躲,你不追了,我就掉过头来追你。
  于是空中形势陡转,变成仙鹤撵着凤凰满天空跑。
  两只大风筝上下翻飞,舞得煞是好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