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满纸春成> 第39章

第39章

  ——
  此时,电话铃声不合时宜地响起。
  霍叙冬接起,听筒那头是袁纲冷冽的声音:“别去招惹贾邦年,该放手时就放手。”
  第19章 霉变
  秋雨下过一阵,梧桐叶被落雨飒飒摇晃,扇得天气更凉了些。
  巡回策展的剩余工作交了给乐蕴负责,霍叙冬先带着沈阔和关越回了杭城。一路秋意渐浓,车停至院落,招牌上“远山如昨”四个字被时间洗刷,已泛出朦胧的斑驳。
  一行人下了车,穿过门厅,走进工作室,霍叙冬抬头看了眼墙皮,返潮了,颜色比平日里深了些,连带着旁边的画都变得黯淡。
  淡黄的防尘布一米多长,霍叙冬伸手一揭开,将上次修复好的花鸟图扫视一圈,随即眼眶微缩,看着一旁的关越与他手中的布一齐落下,扑通跪在地面。
  “老师,您罚我吧!”
  虽不甚明显,但细一辨认,依旧可以在补洞处看到星星点点的霉斑,黑一块,褐一块,像块狗皮膏药似的黏在上面。
  霍叙冬用手轻轻摩挲纸面:“怎么回事?”
  关越一咬牙,坦白道:“上次您用来做熟宣的豆浆水,我给不小心混进了白糖,上次电话找您,就是为了说这事。”
  这通电话因宿醉错过,后来又打给了沈阔。当时的霍叙冬显然没精力处这事,一时间也赶不回来,沈阔就干脆当做不知道,左不过可以再修,就暂时把此事按下了。
  一想到霍叙冬早已变了口味,厨房里又何来什么白糖呢,关越思及此,紧接着补充:“白糖是古瑭老师买回来的,他,他以为您还像以前那般嗜甜呢。”
  这事的确是关越手脚不当心,但搬出古瑭来,显然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只见霍叙冬的脸色立刻转圜,虽不见得有多开心,但似乎消了气,淡淡道:“起来吧。”
  在暗中出谋划策的沈阔向关越眨了眨眼,以示安然过关,再把话题顺着一转,和霍叙冬谈起正事。
  “听说现在古瑭在为贾邦年做事,不知是黑活还是白活,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成了贾邦年身边的特助,还分管了一帮小弟。”
  霍叙冬一挑眉:“怎么给了这么多实权,古瑭手里到底有什么重要筹码?”
  沈阔摇摇头:“谁都打听不出来,他们口风很紧。”
  “要想知道答案也简单,”霍叙冬冷哼一声,“去问钱三爷就知道了,这出戏不就是他导的?”
  沈阔听出了他话中之意:“你是说,从你帮古瑭还债开始,钱三爷就有意布了这场局,为的就是借你的手,让贾邦年接近古瑭,让你们窝里斗?”
  “不止,”霍叙冬将墙壁上的画慢慢揭下来,“或许从古瑭第一次送货开始,甚至更早,你想想,为什么古瑭之前被各种追逃,却在物流公司顺利安定下来,这家公司股权有钱三爷的一份,自然有他的一句话。他罩着古瑭,把他作为一枚棋子养着,也许就是为了等我从国外回来的那天,开启他的棋局。”
  他说着,眼神微凛:“我和古瑭的重逢,或许早就被安排好了。”
  沈阔暗叹这其中谋篇布局,仍有不解:“可古瑭又为什么要选择投奔他?哪怕他想躲你,天高地阔,大可一走了之。”
  这也是这么多天,霍叙冬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他将画小心放在桌上摊平,用水在补漏处喷湿,再用镊子慢慢撕下来。
  他看着夹在镊子上的霉斑,情绪不明地陈述自己的推测:“或许是为了钱,或许,是为了命。”
  ——
  “吱哑——”
  笨重的木门从两边合上,在门槛处重重一弹,彻底锁上了。门庭上“远山如昨”的笔力依旧遒劲,墨色却大不如前。
  如昨,非昨,即使尽力修复,也不会再是从前,或许古瑭从一开始就说的没错。
  文物修复工作室彻底关停,宁州的一家跨境贸易公司“弥古”倒是冉冉升起,市值涨幅迅猛,直逼龙头,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一跃成为东海之滨的独角兽。
  在海外留学的那几年,霍叙冬曾先后在欧洲、东南亚等地注册多家公司,这半年里他利用gk银行的出海计划——可为购买国内商品的企业提供贷款,成功提取50亿。
  这笔贷款左手倒右手后,流入“弥古”,订单爆涨,公司股票一下子迅猛增值,资金流充裕后,这笔钱又反哺给袁纲的货源公司,仓储充沛,流水良性循环,第四季度财报中,“弥古”如龙吞海,迅猛地挤占了一大块市场份额。
  ——
  孟冬了,玻璃窗外灰蓝的一层雾,被湿冷的枯叶划开了一道黄,雪子飞舞纷扬,湿湿沥沥的,街灯昏黄的光线投向窗边的霍叙冬,勾勒出他的侧脸。
  他变了很多,最直观的是剃短的头发,和鼻子上那副与八年前如出一辙的黑框眼镜,气场凌人,冷肃寡言。
  办公室里,市场部孙经擦了一脑门子的汗,紧张地汇报完方案后,矗立在原地,静静等着霍老板开口,不敢出声打扰。
  也不知是否因自己的方案不好,他看着霍叙冬站在窗边注视着渐扬的飞雪,眉头紧锁,连打断自己的话都没有。难道这方案已经差到不能再优化了?孙经心中惶惑。
  约摸半刻,霍叙冬揉了揉眉头,终于转过身来,对他道:“抱歉,刚才想了些事情,耽误你时间了。”
  “没没没,您贵人事忙,应该的。”孙经颔首作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