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前方有乌鸦带路,不多时,便在低矮的草甸之上看到了一头年轻、壮硕的雄鹿。
马鹿是群居动物,集群生活,群体内为母系,由一头雌鹿作为领导者,带领自己的同伴、幼崽进行活动;成年后的雄鹿则会离开群体,要么独自活动,要么几只结伴一起活动[注]。
至于眼前这头,明显是前者——
成年后离开群体的雄性马鹿如果鹿角还保存完好,那么他们通常不喜欢和同类组队,毕竟那对交错且坚硬的鹿角已经是最好的武器了,既能攻击又能防御,这个时候有没有同伴便显得不那么重要。
即“身有武器,大胆前行”。
隔着百米的距离,独行的雄性马鹿抬头,显然已经发现了猎食者的存在。
但可能是因为头上鹿角的存在,他并不怎么害怕,甚至还优哉游哉地甩了甩蹄子,继续啃食地上的鲜草。
拥有角的雄性马鹿,某种程度上的危险不亚于牦牛。
他们机敏警惕,奔跑速度极快、体力好,听觉和嗅觉都非常灵敏,尤其那对巨角可以作为武器,足以顶穿猎食者的身体,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可以说大多数雄性马鹿,都具有与猎食者搏斗的能力。
头上的角沉重却也安全感十足,正值体力巅峰的雄性马鹿站在原地发出嘶鸣,看向远处猎食者的目光轻蔑且不重视。
如果是狼群,或者是美洲狮,单独活动的雄性马鹿可能会会掉头就跑,可偏偏他眼前的是一头狼和一只雪豹,他并不觉得自己需要警惕。
狼和雪豹又不可能合作,说不定在他们追过来时,会先内讧地打一架导致两败俱伤……
顾祈安舔了舔牙尖,他感受到了马鹿对自己的轻蔑。
虽然知道雄性马鹿确实攻击性不低,可作为狩猎者却被猎物小看,那种感觉,还挺奇妙。
小雪豹偏头,冲着黑狼小声嗷呜。
狼哥,咱被小看了!!
对此,黑狼的第一个反应是低头舔了舔小雪豹炸毛的后颈,第二个反应则是瞬间迈开强有力的四肢,直指目标,毫不畏惧地冲了上去。
狼哥你怎么还抢跑呢?!
尾巴一僵,小雪豹也不甘落后,瞬间撒开腿追了上去。
就算雄性马鹿危险度再高,可野外狩猎,哪有不战而败的意思?
都被挑衅到了家门口,怎么也得先试一试!
奔跑是最容易激发兽性的一项活动。
每当顾祈安眼中锁定猎物,并为其而迈开四肢、奋力奔跑时,平常压抑在胸腔里的野性瞬间就会被激发,顷刻之间从幼苗长成至参天大树,汹涌、澎湃着强大的决心。
他一定要抓到猎物。
速度逐渐提升,四肢交错出残影,尾巴落在身后。
小雪豹和黑狼的默契早已经在狼群的狩猎合作中养成,他们之间无需多言,便已经纷纷围绕至猎物的两侧,准备进行夹击。
原本对猎食者不屑一顾的雄性马鹿有些焦躁。
很多食肉动物只要看到他头顶明晃晃的巨角,便已经失去了上前缠斗的心思,恨不得躲他远远的,却不想如今被他看不上的两个猎食者竟直直冲了上来。
或许是感受到了挑衅,年轻易怒的马鹿嘴里发出愤怒的嘶鸣,即便他是食草动物,但并不意味着他温顺驯服——有那样一对角,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可以横着走,脾气差点儿怎么了?
如果说雄性牦牛是牛里的牛魔王,那么雄性马鹿,大概就是鹿里的鹿魔王。
见猎食者冲了过来,马鹿也不甘示弱,压低脑袋,顶着一对巨角往前冲。
可戈尔和顾祈安并不畏惧,他们对雄性有蹄动物头上长的角的杀伤力心知肚明,一看马鹿直愣愣冲过来,便立马向两侧避开,想方设法绕到猎物的后方。
猎食者与猎物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在偶尔几个擦肩掠过的近距离下,雄性马鹿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头狼比他所见过的其他狼都要大——
又高又壮,远看时那种威慑感会因为距离而被减弱,可当真的面对面时,他才发现自己要面对的猎食者在奔跑起来、毛发浮动时,竟然像是一座黑压压的小山。
绝大多数动物都是依照体型去判断对手的,小型动物不会主动去挑衅大型猎物(平头哥[注]例外),大型狩猎者则会据猎物的体型量力而行。
此刻,虽然雄性马鹿确定自己比这头黑狼更加高大、壮硕,但对上那双银灰色的眼睛时,却有些脊背发凉。
正当猎物迟疑于黑狼的体型时,早就借此机会绕到马鹿右后方的小雪豹攻击不备——
他后腿蹬力,借助优越的弹跳能力,在猎物防备不及时的瞬间扑了上去。
跳跃带来的高度让他轻而易举咬在了雄性马鹿的后腰之上,即便无法一口撕咬下皮肉,但新换的牙齿也足以扎入其中,让猎物瞬间疼痛、惊慌。
身后的剧痛让马鹿迟钝发现自己失算了——他不该小瞧这两个猎食者。
他怒极转身,想要用鹿角顶伤那个偷袭自己的雪豹时,黑狼却顺势前扑,巧妙躲开鹿角的攻击范围,张嘴咬住了猎物的前脖子。
体型、高度上的差距让黑狼很难一口咬穿马鹿的脖子,但显然他的目的也不在于此,只是为了消耗雄性马鹿的体力和胆量。
锋利的犬齿从马鹿的脖子上刺入又抽离,只发生在几秒钟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