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高手向来感官敏锐,静安又同湛勉相识,只是听也知晓是他,于是仍然没睁开眼睛,声线平缓:“湛小友,所为何事?”
  湛勉沉默一瞬,不知道如何开口。
  大师不愧是大师,早看出了湛勉的犹豫,于是开口道:“想要问他……与我的关系是吗?”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道。静安大师常年在佛堂当中呆着,虽说早就浸入味儿了,可今天的味道却比平时湛勉在外头见到他时重多了。湛勉鼻子动了动,这才注意到陈老夫人床头的香炉。
  大抵是静安大师如今也不安心了吧,虽说紧闭双眼,席地盘坐着,看似安静,却始终违和。
  “旱魃食亲生骨血而成事,法力高强。我们虽说不弱,可能那样轻松杀他的只有……”湛勉略微低头,面对着静安大师道。
  静安大师听了,什么也没说,不过他手中的念珠倒是一时间暂停了转动,啪嗒啪嗒的声响一止住,室内一瞬间就静得落针可闻。
  老和尚缓缓睁开了眼睛。
  “我该谢谢你们玄元二山的,你们将他……照顾得很好。”静安大师虽说是老和尚了,不过面像还是严肃中年人得模样,此时老气横秋的,反倒显老了。
  湛勉对上静安大师的瞳孔时,一时间被他眼中浓重化不开的情绪吸了进去。那是深重的惆怅和遗憾,却也有些许欣慰。湛勉看到幸谦与老和尚一同出手时不正常的强悍,就有了一定的猜测。
  静安大师是他父亲,那他母亲是谁自然不言而喻。静安大师在佛宗成一代宗师,陈老夫人在凡世享荣华锦绣,单单就湛勉从前看到的这些,他几乎以为他们是一对怎么不负责任的父母,把襁褓中的幸谦扔在雪地里,任由其幕天席地。
  可是这一刻,他改变了想法。那双眼睛就不会是一个抛妻弃子之人的眼睛,他在悲哀错过自己孩子的成长,愧疚于失去他之后的亏欠,却也欣慰,虽然未能陪伴在身边,但那个孩子终究长大成人,剑术卓绝,意气风发。
  湛勉问:“为什么,当初没有带他长大,而是去做了和尚?”
  他仍没想好此时究竟要不要告诉幸谦,纠结许久,终究是不知道,找到亲生父母时,他会是惊喜更多,还是委屈更多。
  他那些年过得并不好。
  幸谦的故事早先因为比较励志,早就被长老殿那群脑缺拿来做学习标兵,梳理成了门派里的典范了。
  他是被外门一个小透明的弟子从冰天雪地中捡回来的。在外门被一位师姐带到六岁时,师姐寿数尽离去,他就留在外门扫地。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幸谦的时候。玄元剑府中有着二山中最好的铸剑炉,湛勉那时去铸造自己的第一把剑,等火候时百无聊赖地乱逛那小小的玄元剑府,于是碰到一个小人。
  那是个白净瘦小的小孩儿,比他矮很多,瘦很多,抱着一柄比他自个高出两头的大扫把,一下一下地把山门口的银杏叶片扫成一堆。
  后来湛勉才知道,师姐当初给他挂了个外门弟子,份例本就少得可怜。师姐走之后他被安了个扫地的活儿,一天到晚能被教导修炼的日子少之又少。弟子品阶低,修为更低,向来是受人欺负的。大约是后来尊者收他为徒,入了内门之后才渐渐好起来,不再受人欺负。
  幸谦如今身体也仍旧是清瘦的,面色总是发白一些,虽说养得健康了,可总是不够强健的。
  静安大师不语,垂眸看向自己手中的念珠,一颗一颗又开始转动了。
  .
  幸谦在门口站着,听了半天,已经十分震惊了。
  他看原著的时候,从秘境回到门派的那一段是直接略写的,“路程中也生了些波折,好在如今的幸谦已经实力愈发强劲,于是也没有什么意外,顺利回到了门派。”
  原文里静安大师诗是个边缘背景板,更别说陈老夫人这样从未出现过的角色。原著提过很多他亲身经历了的童年,却确实没提到过“他”的所谓父母。
  幸谦在另一个世界里也是个地里黄的小白菜。六岁他父母双亡,一直以来是靠着父母留下的财产和邻居看顾生活。名义上的监护人是他姑姑,但他姑姑在国外忙工作,一个月时常打个电话过问已经是对他上心了。
  因此他的世界里,父母这个词很陌生。穿来这么多年,他已经活成了幸谦,或者说冥冥之中,他有种幸谦就是他的错觉,一夕之间也就愈发感受深刻起来。
  所以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失落于外,静安又为什么从他爹,变成剃了头的和尚?
  他屏息在外面等了许久,没听到老和尚回话,只是在静悄悄的夜里听见扑棱一声的惊鹊,而后看到远处天空上微微泛起的鱼肚白。
  幸谦伸手想要推门,刚刚触碰到门上,这才听到了回答。
  “逼不得已。”老和尚说,“当初他母亲……”
  “他母亲有顽疾,本该在他三岁时就撒手人寰的。那年他一岁,我妻已病重。于是我求了佛,求佛保佑。”静安大师闭上眼睛,答到,“佛门那些年在找佛子,这一代的人是我,可惜我红尘牵绊太深。”
  “佛宗护佑她无虞,我则要断尘缘,投身修行。这就是当初,我拼命想要救她的代价。”
  幸谦手一下子垂了下来。
  他说不上来自己有什么感觉。他大约是期待父母之爱的,这一点他丝毫不怀疑,从小他没有过的美好事物,他都怀着无限的期待的。可同时他又并不对没有那些疼爱而感到遗憾,因为他本来也没亲尝过那种美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