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原本恢复到元神期的修为和重铸的道心一并,节节破碎,再也不复返。
  那一天,黄熙禾看着屋檐下倾盆的大雨,一步步颤巍巍走回屋里,她神情平静,眼中却是深切的哀恸,仿佛历尽了世间沧桑。
  一夜之间,她变成了行经就木的老妪。
  “这世间情爱不可测,至情至性之辈,往往伤得最深。世人常说情深不寿,直到那一刻我才了悟,再情深意笃都会走向尽头,就像滚滚的江水终有河岸,我错了。”黄熙禾
  “我不该将道心寄托在另一人身上,不该将情爱看得太重,开辟道路,何其艰难。至情之人,大多不得善终。或许我们的终点,便是洗去凡心,褪尽铅华,铸就那颗真正的无情道心,我走了一条歧路。或许那个深夜,我将那一剑插进司马庆,一切都会不同。”
  黄熙禾脑海中闪过着这二十年的一切,就仿佛躺在悬崖边上做了一场噩梦,如今,噩梦醒了,她亦跌落崖底,碎身碎骨,无影无踪。
  慕珏静静听着黄熙禾倾诉,他知道,黄熙禾并不需要他评判什么。
  然而,看着黄熙禾如今奄奄一息的模样,慕珏忍不住有兔死狐悲的感触。
  悲伤于她的遭遇,也联想到自己。
  他亦不知不觉在原本的忘情道上走偏。
  原来,早已有人试图走其他的道路,这条道路上,已经是骸骨累累。
  如今,黄师姐也即将倒在这条道上。
  而自己呢?
  黄熙禾不知何时握上了他的手,闪烁着泪光看向他,“师弟,我已经倒在了这条道上。这一条路上可通天,然而更多的可能却是万劫不复,你不要走错,师姐我便是前车之鉴。”
  “将道心寄托在他人身上,是最可笑的,人心是世间最可怖的存在。”
  黄熙禾字字泣血。
  在这一刻,她终于悟了,为何太上剑宗只有三条道路,条条道路最终都走向断情。
  情爱如风,反复无常,捉摸不透,稍有不慎,半道上便会万劫不复。
  唯有断情绝爱,斩断妄念,才能永绝后顾之忧,直至飞升。
  前辈之人早已明了。
  慕珏心中仿佛被金钟惊醒,他恍然发现,原本自己坚韧的忘情道心上早已有了条条裂缝。
  不知不觉间,江云寒已经影响自己到如斯地步,只要江云寒在,他的妄念就无穷无尽,再也斩不断了。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杀了江云寒,一了百了,真正摆脱阴霾。
  要么改换道路,在这条已经骸骨累累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无论哪一条,他都下不了决心。
  面对着黄熙禾的劝解,慕珏沉默着,心却越来越乱。
  他不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做。
  黄熙禾没有在意慕珏的缄默,她的意识已经越来越模糊。
  “师弟,我死之后,就将我葬在雪峰中吧,雪峰那么高,在那里,我可以时时刻刻都看到宗门的地界。雪峰是你的地盘,我想你应该不介意吧。”
  慕珏摇了摇头。
  他怎么可能在意。
  “还有灵犀,让白芷好好教导她,她是个乖孩子。”黄熙禾絮絮叨叨地说着。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真切。
  世间如此之大,却早已没了她的容身之地。
  西运城容不下她,太上剑宗也容不下她。
  或许,对于如今的她来说,死亡反倒是一种解脱。
  轰隆隆。
  几道紫色的闪电劈下,照亮了整片城池。
  城池之上的天空,黑雾退散,乌云慢慢聚拢过来。
  哗啦啦,大雨瓢泼。
  黄熙禾的身躯在大雨中消散,甚至连灰烬都不剩下。
  一道微光闪过。
  慕珏沉痛地看着手中出现的两件物品。
  一本书和一颗灵珠。
  书是黄熙禾送他的,临死之际,黄熙禾最后将自己对至情道所有的感悟汇聚成一本书,交到慕珏手中。
  即便她劝慕珏坚持自己的忘情道,然而她却还是给他留了这本书。
  黄熙禾的思虑总是如此周全。
  这颗灵珠,也是她最后留给师门的馈赠,以弥补这么多年,她心中对于师门的愧疚。
  大雨冲刷着周遭一切,洗尽了魔气与邪恶,陆陆续续有凡人在地上醒来。
  起身茫然地望着一切,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
  怎么突然就倒下了。
  黄熙禾逆转了阵法,血气和灵气通通通过阵法返还给了原本被抽取的人,只要体质不是太差,死去的大部分人都能复生。
  因为他们的灵魂不曾消散,都笼罩在血祭的法阵之下。
  原本四魔主想要把这些魂魄全都收集起来,慢慢吞噬。
  结果反而成就了他们这些凡人的生路。
  慕珏静静站在雨中,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直到此时,十宗支援的修士才姗姗来迟。
  数十道流光满目焦急地降临在西运城。
  他们都被四大魔主耍了!
  原本以为四大魔主都出现了,他们倾巢而出,肯定能够剿灭,杜绝后患。
  结果,它们唱的是空城计。
  其中,四魔主更是面都没露,就将一队修士困在了虚空中。
  好不容易他们从虚空中出来,就听到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才急忙赶了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