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年景好的时候,集市什么东西都有的换。
  柳茵茵很喜欢吃这些纯天然的山货,再多也不嫌弃。
  “行,回头我给你寄海鲜干货。”
  黄小月在山沟沟里长大,吃惯了山里的东西,不觉得有什么好吃的。
  海鲜干货......其实她也不怎么吃得惯。
  不过,她两个儿子挺喜欢吃的,给平平安安增加辅食后。
  黄小月煮米糊的时候,剁点虾干或是没有骨头的鱼干在里面。
  当然,给平平安安吃的海鲜干货,是柳茵茵自个晒的,都是新鲜的海鲜晒的,也没放盐。
  别说,效果是真的好,她两个儿子喂养得白白胖胖的,谁见到了都会夸两句。
  说她会养孩子。
  黄小月点头道:“我正想跟你说这个呢,平平安安都喜欢吃你晒的海鲜干。”
  到晚上,吃完晚饭后,柳茵茵把家里剩下的米啊菜啊啥的都送到姜翠花那边去了。
  火车上的吃食,柳茵茵就带了一些零食,肉干,饼干,红薯干。
  别的就没准备了,他们的行李挺多的,不好拿。
  在火车上买饭菜也挺方便的。
  柳二哥一家准备去岛上定居,他们带的行李更多。
  除了衣服被子,柳二嫂挑挑拣拣,碗筷,脸盆,针线啥的。
  只要能带的就都带上,省得到岛上再花钱买了。
  行李多,柳明远拉了板车送他们到火车上。
  这回只买到了四张卧铺票,几个大人得带着孩子挤一挤。
  两天后,火车缓缓抵达青市。
  接着,一行人坐船到岛上。
  “天啊,岛上怎么变了个样子。”柳二嫂惊叹道。
  上回来的时候,岛上大多都是石头房子。
  这回......
  由于去年年底的时候发生了雪灾,不少村民的房子都坍塌了。
  再重新修盖房子的时候,有些人为了安全,直接盖了砖瓦房。
  第371章 打卤面
  所以,岛上现在又是石头房子又是砖瓦房子的,看着确实有点不相称。
  柳茵茵拢了拢被海风吹散的头发:“砖瓦房更结实一点。”
  柳二嫂听柳二哥说过岛上发生雪灾的事情。
  “也是,回头我跟你大哥也盖两间砖瓦房。”
  石头盖的房子,她真不太住得习惯。
  柳二嫂是匆忙决定来岛上的,这会儿肯定没有落脚的地方。
  一家四口只能先去柳茵茵家。
  柳二哥不想麻烦小妹一家,放下行李就说:“我去上回那户人家问问看,看他们还租不租房子。”
  柳茵茵赶忙阻止他:“二哥,明天再去吧,今晚你们在我家住。”
  柳二哥就算租到了房子,也得收拾一下才能住人。
  这会儿天色已经不早了,肯定是来不及的。
  顾成也说:“留下吧,租房子的事明天再说。”
  家里房子也够住,柳二哥一家可以住在一楼。
  没离开多久,房间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太晚了,这会儿供销社也买不到菜。
  家里除了粮食,别的吃食......只有南瓜,芋头跟土豆。
  之前离开的时候,怕有些吃食放久了会受潮,柳茵茵该送的都送人了。
  没送的就卖给了系统。
  晚上做不了菜,柳茵茵舀了两碗白面,擀面条吃。
  再泡点木耳干和香菇干做卤汁......
  还没开始吃饭,马桂兰上门来了。
  之前,柳茵茵把院门的钥匙给她了,托他帮忙喂养家里的几只母鸡。
  “茵茵,你回来了啊?”
  柳茵茵打开门让她进来:“刚刚回来的,嫂子,这些天麻烦你了。”
  “不麻烦,也不是啥累活。”马桂兰见屋子里人多,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折腾几天也累了,两家人吃完晚饭就休息。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
  顾成跟柳二哥先去部队销假。
  顾成手上的伤完全好了,可以回部队上班。
  柳二哥那边也是,尽早销假回部队食堂上班,也能少扣一天钱。
  柳二嫂小儿子才一岁多,离不开人,到新地方后更是粘着柳二嫂不放,搞得她都没办法出门了。
  这会儿还没到元宵,部队不管是托儿所还是小学都还没有开学。
  柳二嫂小儿子还小,送不了托儿所。
  不过,她大女儿柳叶叶今年已经七岁了。
  在老家的时候,柳叶叶去年下半年是读了半年书的。
  柳二嫂对这个女儿挺疼爱的,到岛上后,自然希望她能接着念书。
  只是,岛上几个村子还没有盖小学,去青市读书又太远了。
  柳叶叶一个小孩子,柳二嫂不可能放心。
  “小妹啊,部队有小学,我家叶叶能不能也去部队学校读书?”
  柳茵茵沉思道:“可以倒是可以,不过,部队的学校也是临时搭建的,没几个学生。”
  目前,教学条件肯定是好不到哪里去。
  柳二嫂“嗐”了一声:“这有啥,能读上书就成了。”
  柳二嫂当然不嫌弃学校小,她又不傻,里面的学生可都是部队干部的孩子。
  能跟着他们一块念书,对柳叶叶来说,多少是有点好处的。
  寻常人家的小孩,哪有那个机会跟人干部子女当同学。
  柳茵茵笑了笑:“我等会跟顾成说一声,让他去学校打个招呼。”
  <a href="https:///tags_nan/wenxinwen.html"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温馨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