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于是他也随手写,阿兄我知晓了,不过那个官方我不认啊,我可是想了很久。
  还有不要沐浴完不擦头发,容易头疼。
  我很想你,像是蜡梅眷恋白雪。
  向南行,并不轻松,道路被雪水沾湿泥泞不堪,马车很容易陷进去。
  一大早,还没行至两里路,马车便陷了进去。
  琇莹不说话,率先跳下车检查情况。
  陈长紧随其后,众人最后商定将马车抬出来。
  好在琇莹天生神力再加上人多,不然这个兄长赠他的属于太子的超大号车驾真的抬不起。
  众人擦擦汗,准备上车。
  琇莹看着泥泞的地面,忽道,"去找人要几块猪皮。绑在轮上。"
  众人闻言怔忡,但这些时间他们已经习惯听从这个小公子的命令。
  几个人便往附近的农家行去,快至年节,倒真有几家今日杀猪,一队人不一会真搞来了几张黑猪皮,说实话这玩意真是骚臭得不行,隔了好久,琇莹都能闻到那味。
  与在王宫吃的小猪,完全不一样呢。哦,我吃的那些猪身无异味,因为用精料饲养,从一开始就被阉了,几个月肉正嫩时就被做成了烤猪,被他和兄长蘸了自己酿的梅子酱给吃了。
  果然,由奢入俭难。
  他默不作声向前几步,指挥其他人将猪皮绑好。
  这辆车又出发了,好消息是再也不陷进泥里了,坏消息是猪皮消耗的很快。好在兄长给了好多钱。
  好在后来,春天到了,地面重新干燥起来,不必在担心时不时陷进去了。
  当跨过秦岭和大巴山来到蜀郡的时候,他便知道,这才是他目前可以着力的地方。
  他教导人用水草树叶和河泥堆肥,他命令人修筑沟渠,改装桔槔(一种汲水工具)。
  每天忙得飞起,众多农人对他的称呼从公子,也变成了小公子。
  有时甚至遇见琇莹在他们田旁边写写画画,还会笑得用俚语给琇莹打招呼。
  "小公子,侬吃了没?"琇莹停笔,向她笑"阿婆,吃了呢。"
  他近来又长开了些,模样更好看了些,虽说一路艰辛,但也只是让他黑了一点,让他的轮廓硬朗了些,倒是半点不损他的风采。
  而今一笑,便如千树枝头桃花开,美不胜收。
  引得那阿婆笑着见牙不见眼,塞给他一把野菜, "香得很,侬拿着。"
  琇莹接过"谢谢阿婆。"
  晚上,琇莹将一大堆果子和菜放在他自制的桌上,点起油灯,准备看兄长给他写的信。
  入眼便是满目的字,琇莹托着腮,好多字,兄长超爱我。兄长的字欲发好看了,愈发圆润有力了。
  那边如以往一般不按格式走。
  [幼弟,你做的很好了,引泾水灌田之事今日己商定,还是当时回你的话,秦国不行,六国总有人行。
  这场攻灭东周国的战争,父亲让吕不韦可修渠的匠人都带来,让他们拿出几个靠谱的方案,如果不合适,大扺还会去找其他国。
  你赠的蜡梅几近败完,而今只剩一截丑枝子。
  它应所幸是你所赠,我才久不扔。
  自你离后,已有五月,料蜀郡闷热,但夜间还是有些寒凉的,莫要贪凉,而着薄衬。
  听闻你清瘦了些,想来是那边不合口味,待回来,兄长为你炙羊吃。
  咸阳院旁荷叶舒边。想来今年你喜的莲子可以吃很久。
  我令人做了一叶小舟,想着来日去采莲,不用再拿着长竿在池边够了。
  听闻你最近又想改良新桔槔,真的很好,如果成功,我会请命将他用于关中。
  这次的信有些短,不过料你已欲动身归家,故不再赘言。
  现在正值夏初,道旁野花漫丛,不用着急,可缓归矣。
  兄长于咸阳待你。]
  琇莹抱着竹简,喃喃道,"兄长最知我心。"我确实想让关中先引些水。
  我想归家了,我想回去吃炙羊了。
  灯火旁侧,他眼睛微红,"我想你了。"
  旁边的农家人默契地上前将果子的菜抱走了。
  "嗯,给公子切了吧,公子最近都瘦了。"第一个人道,熟练地洗果子。
  他的同伴切果子,一边切一边道,"蜀郡人听说我每天给公子做菜,天天给我送吃的。有一个人甚至要把鸡给我抓来。"
  "你不会要了吧?"洗果子的问。
  "我哪敢呀。不过大家真的欢喜公子,公子怀里的东西日日越来越多了。"切果子的人道。
  "没人不敬他,没有人见到他不欢喜。"
  "也是。"
  当新验成的桔槔的水桶直接可以将水灌到田里时,琇莹知道该启程了。
  该回咸阳了,我想兄长了。兄长也想我了吧?回去时兄长会不会抱我,然后高兴的转一圈。
  一定会的。因为他也很想你啊。
  第22章 归巢
  "阿兄!"在路旁等待着的阿政听到声音时立马抬头,笑起来。
  琇莹在马车上冲他招手,"我回来了。"
  他没待马车停稳便蹦了下来,如一只乳燕一样扑进了阿政怀里。
  阿政也一把抱住了他,"幼弟归来了。"
  琇莹在他怀里挨挨蹭蹭,用幼时惯用的撒娇语气,粘粘乎乎的道,"阿兄,好想你。"
  阿政轻声道,"嗯。"耳朵根已经红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