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187章 还是陛下懂臣
  “臣还以为陛下就是要做个太平天子呢!陛下的计划宏伟远大,可是开战,边境百姓又要吃流离失所的苦了。”韩子高不大能接受。
  华皎拍拍韩子高的肩膀:“知道你是和平使者,为三国结盟付出许多努力,但是国策都是对应时局的,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等我陈国国力军力雄厚之时,自然是要完成圣上所说的计划,这样陈国才能在三国中立于不败之地,固步自守不是长远之策,即使你不开战,也不能保证别人不开战。”
  华皎起身拱手:“到那时,臣请求陛下诏臣为征讨主帅,臣会帮陛下把这些地方统统夺回来。”
  韩子高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但也起身拱手:“让臣也去吧!大兄做主帅,臣愿为前军。”
  陈蒨翻了翻眼皮:“大兄为主帅,朕同意。至于三弟,还是算了吧,你待在朕身边,你忘了答应过朕什么?”
  “什么啊?”韩子高故意装呆。
  “你去东阳前许诺过什么?不受伤!结果呢,所以朕再不允许你出征。”陈蒨拍着桌子。
  “我……”韩子高的确是理亏了。
  “哈哈哈——”华皎笑起来:“陛下不让三弟出征,还不把他给郁闷死了,他可是少年时就立志做大将军的呢!”
  陈蒨看着韩子高委屈的模样,心疼地叹道:“唉——,阿蛮不要心急,你还年轻,迟早是要做到大将军的。前军嘛,到时看吧!”
  “还是陛下懂臣!哈哈哈——”韩子高愁眉一展,抱住陈蒨的大腿笑起来。
  那夜,君臣三人相谈甚欢,直坐聊到天明。
  第二天,韩子高陪华皎在甘泉殿泡温泉休息了一天。第三天,华皎回府里与妻子吕桃姜及二儿玄素相聚了两天。来京第五天,华皎就要回湘州去了。
  韩子高送华皎直到朱雀航外,两人执手洒泪而别,望着大兄骑马远去的背影,不知道这一别,何日能再见。
  “陛下,臣身体已无恙,跟牛一样壮,臣是不是该去东阳赴任了?”吃晚饭的时候,韩子高一边问陈蒨,一边小心翼翼地瞟陈蒨。
  果然陈蒨立时沉了脸,把饭碗和筷子往桌子上一掼:“你一好,就想离开朕,是不是?“
  “臣不是想离开陛下,臣是怕百官……”韩子高话还没说完,被陈蒨打断:“朝里没人催你去赴任,你倒自已跳出来,还说不是你自已想离开朕?阿蛮啊,你躺了一年才醒过来,休养两三个月不是正常的吗?他们谁敢说三道四。你别忘了,你还有个职务,员外散骑常侍是干嘛的?”
  看着陈蒨气呼呼的样子,韩子高赶忙抱住陈蒨安慰:“是臣不好,臣说错话了,陛下别生气,臣就是一问,不走,不走,臣不走,臣也舍不得离开陛下呢!”
  “这还差不多,朕知道你是个闲不住的人,是不是在兰渚上待闷了?还说怀念兰亭隐居的日子,算了吧,你这活泼好动的性格,哪里是个隐居的人!”陈蒨深吸了口气:“过两天,朕打算讲武练兵,举行春搜之礼,到时你也一块吧!”
  “好啊,好啊,有热闹看喽!”韩子高来了精神。
  第188章 春搜之礼
  暮春之末,幕府山南冈的宣武场鼓角声声、旌旗飘飘,身穿两裆锦甲、御戎服的皇帝从行军殿中走出,王公百官俱都跪倒、叩首行礼、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陈蒨高声道:“春搜之礼,著自周令。讲事之语,书于鲁史。所以昭宣德度,示民轨则。今岁捻气荣,中外宁晏,当因农隙,葺是旧章。安不忘虞,经世之所同。治兵教战,有国之恒典。今日宣武场大阅京师步骑,教以搜狩之礼,习以钲鼓之节。朕以寡昧,首做榜样,抛砖引玉,望王侯将相、诸军壮土再接再励、奋勇夺冠。”
  场内列队的将土们大呼:“陈军威武!陈军威武!陈军威武!”
  陈蒨骑上黑风,拿上李德递过来的弓箭,策马如飞,奔向校场中的兽靶,快到兽靶百步左右,放手就是一箭。
  随后,守在靶旁的军土举旗高喊:“圣上箭中兽鼻!”
  将土们欢呼雀跃:“圣上威武!圣上威武!圣上威武!”
  陈蒨骑马返回行军殿前,跳下马,笑着对王公百官道:“下面就看众卿的了。”
  陈蒨走上用布搭建顶棚的观武台,端坐御座,王侯将相、百官们陪坐两侧。
  “子高,朕骑马射箭的功夫不减当初吧……嗯?”陈蒨说着发现刚才还伴驾身侧的文招子不见了,唉,这孩子一定是跑去参加比赛驰射了,他这个年纪正是争强好胜的时候。
  此时校场边聚集着近百位准备比赛驰射的神射手,随着“咚咚”的鼓声,一匹匹战马排着队有秩序地奔向校场中心的兽靶。
  守在兽靶旁的军土不停地举旗报出驰射者的姓名、职务和成绩,凡箭中兽鼻者,皆引得全场拍手叫好,皇帝不时地点头表示赞许。
  突然全场欢声雷动,“陛下,快看,韩将军进场了呀!”王奕兴奋道,陈蒨放眼望去,一匹长鬃白马跃进校场,马上之人身穿绛色戎服,头束赤色额巾。
  “韩将军好帅啊!”李德拍手叫起来。
  只见韩子高忽而站在马背上、忽而横躺在马背上,忽而倒立在马背上,引得全场尖叫连连。
  “哼,真是个显眼包,他这是射箭还是玩杂戏?再不射,就要错过放箭的最佳位置了。”陈蒨心中高兴,又替那人着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