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陈蒨点了点头,微笑道:“希望承子晖吉言,周王可好?大冢宰可好?”
  “我王和大冢宰都好,谢陈王关心。”杜杲回答。
  “平身吧,赐座。”陈蒨抬手,有内谒者拿着软垫请杜杲坐下。
  “朕听说子晖此来是要商谈送还安成王之事,然陈周盟约去年就已达成一致,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我陈国放归贺若敦部,周国就放归朕的阿弟,可是直到现在,朕的阿弟还滞留在长安,大冢宰是要反悔吗?”陈蒨道。
  杜杲拱手:“大冢宰怎会反悔,这次派使臣来,就是谈送还安成王的事,并请画野分疆、永敦邻好。”
  “笑话!两国疆界不是都在盟约上画好了吗?还要画什么疆、分什么野?”刘师知愤然道:“你们迟迟不送还安成王,还好意思说重新分疆画野,世上怎会有像你们这样的厚颜无耻之人?”
  “就是,就是,太无耻了!”……太极殿内外,百官们一片愤然之声。
  第161章 世上没有后悔药
  杜杲脸上没有一丝愧色,反倒微笑:“阁下说我们无耻?那请问阁下,晋安王人在哪里?”
  刘师知顿时语塞,低下头不再说话。
  杜杲道:“使臣这次是来为梁国要回故土,并非为了周国,没有违背盟约,哪里无耻了?”
  “狡辩!”孔奂指着杜杲斥责:“什么梁国?萧詧不过一江陵城主耳,事事都要听命总管,他只是你周国的傀儡。”
  杜杲没有理会他,起身向陈蒨拱手:“陛下还未称帝时,大冢宰就对安成王礼遇有加,衣食照顾,不曾亏待。陛下登基后,安成王身份尊贵无比,平日用度都是按照王公的规格,本来去年就要送还安成王,恰好梁王来朝请求,想要回黔中和鲁山两郡,这两郡本来就是梁王原来的封地,地域不大,也不富庶,大冢宰就答应了梁王……”
  “大冢宰答应的可是我陈国的土地,实在搞笑,有本事你们派兵来打啊!打下来就是你们的,你们爱给谁给谁。”江德藻笑道。
  “就是,有本事来打啊!”……百官们纷纷嘲笑着。
  杜杲并不理会众人,对陈蒨说:“大冢宰承诺,只要归还黔中和鲁山,立刻就送还安成王,若陛下不放心,可先归还黔中,待安成王到达建康后,再归还鲁山,陛下只有这么一个弟弟,难道他的价值还抵不上两座边城?”
  陈蒨默然无语,杜杲又道:“使臣听说前几日南康王的灵柩回到建康,真是可惜啊,当初贵国武皇帝要是肯和齐国和谈、放归齐将,也不至于此啊!”
  “大胆!你这是赤裸裸地威胁朕吗?”陈蒨怒目拍案。
  杜杲面无惧色:“使臣是好心提醒,世上没有后悔药,陛下莫要后悔啊!”
  陈蒨强忍怒火,对到仲举和徐陵道:“朕今日身体不适,由侍中和太府卿接待周国使臣,朕失陪了。”说完,甩袖离去。
  “阿蛮,宇文护这老匹夫不讲信用,拿朕的弟弟要胁朕,要朕用黔中和鲁山两郡交换,朕该怎么办啊?”式乾殿里,陈蒨坐在床榻边,手握着那人的手,眼中掉泪:“你要是好好的,还能帮朕一起想想办法,唉——”
  陈蒨絮絮叨叨地说着:“朕若是答应宇文护,百官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朕真的好怕,怕像叔父那样,朕不想这辈子看不到阿弟,谁知道有没有下辈子呢,朕不想后悔,不知叔父临终前有没有后悔,你说朕心狠,可是朕不狠不行,换叔父也是一样,如果昌弟回来,叔父肯定也不会放过朕。朕一直在想办法把师利救回来,可是若哪天朕不在了,又有谁在乎师利呢?朕到地下有何面目见阿爷阿娘……阿蛮,你告诉朕,朕该不该拿地换回阿弟呢?”
  式乾殿外,一群人恭敬地站着等候。
  李德对刘诚道:“你说圣上把我们全都赶出来,这是要跟韩将军说什么悄悄话呢?”
  刘诚叹口气:“反正说什么,将军也听不到。”
  第162章 望陛下三思
  王奕摇摇头:“圣上也是人,需要发泄,刚才在前朝受了气,怒气冲冲离开的太极殿,这是向韩将军诉苦呢!圣上其实挺可怜的,自从韩将军昏迷不醒,现在连个说掏心窝子话的人也没有了。”
  “定是为了安成王不能回国的事,周国大冢宰不守信,不肯放安成王回来,听说要我们陈国拿黔中和鲁山两郡来换呢?你们说圣上会同意吗?”李德问。
  王奕道:“当初宇文护要胁武皇帝拿地换世子,武皇帝直到驾崩都没同意,圣上也是像武皇帝一样强硬的人,我想圣上不会同意。”
  “这不好说,圣上心思难料,韩将军曾说,他有时也猜不透圣上的心思。”刘诚摇头:“不过即便圣上同意,百官们也未必会同意。”
  “是啊,圣上可是许诺与土大夫共治天下的,若是一意孤行,只怕百官那边过不了啊!”王奕点头。
  直到午时,陈蒨才从式乾殿里出来,看起来心情大好。
  王奕上前问:“陛下跟韩将军说完了?”
  陈蒨“嗯”了一声,微笑道:“朕本来犹豫不决,幸亏有阿蛮帮朕做了决断。”
  “哦?”众人都是面面相觑,心想,皇帝这是怎么了,一个人自言自语多了,出幻觉了?
  刘诚心中一动,三步两步跑进殿内,见将军仍然闭着眼、一动不动地躺在榻上,刘诚失望地摇头叹气:“圣上不是疯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