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这枚天嘉五铢在我大陈独一无二,背面画有日月,书有‘同辉’二字,太阳是朕,月亮是阿蛮,‘日月同辉’象征我二人心心相印。阿蛮,高不高兴啊,你睁开眼看一看啊?”
  那人始终闭着眼一动不动,没有任何反应。
  “阿蛮,你听见了吗?你能听到朕说的话吗?……到底要朕怎么做,你才能醒过来啊?”陈蒨说着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王奕站在皇帝身后,轻轻叹了口气。
  李德跪坐在刘诚身边,小声说:“唉——,你是没看见,圣上刚才跑得跟个孩子一样,连国事都不关心了,我当有什么急事呢,原来是把新钱拿给将军看啊!只可惜,将军看不到啊!”
  “将军虽然看不到,或许能听到呢,只是说不出来,我觉得将军还活着,说不定哪天就会醒过来。”刘诚小声说。
  “可太医们背后都在说,将军醒不过来了,魂魄早已不在身体里,剩下的只是具躯壳而已。”李德摇了摇头。
  “你就不能说点好的吗?”刘诚生气了 。
  “我是实话实说,将军昏迷快两个月了,哪次受伤昏迷这么长时间的?而且一点反应也没有。”李德道。
  “你们出去、全都出去!”陈蒨突然吼起来。
  王奕赶紧挥挥手,殿内所有人都退出殿外。
  “圣上这些日子阴晴不定,脾气坏到了极点,今天圣上难得有了笑容,你们两个何苦往圣上心里捅刀子,要我说你们什么好呢?”王奕抱怨二人。
  “可将军确实醒不过来了,我说的是实话呀!”李德不服气道:“你们都不敢说真话,我也想将军醒过来啊!但是这次真的……呜呜——”说到这,李德再也说不下去,伤心得抽泣起来。
  站在殿前的宫人禁卫们闻之,也都掩面而泣,整个式乾殿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第158章 三件要事
  快到午时,陈蒨垂头丧气地回到政事堂,到仲举已在殿中坐等多时,见皇帝进来了,起身上前行礼问:“陛下为何下朝回了式乾殿?难道是子高有什么不好吗?”
  “没有,他还是老样子。”陈蒨沮丧地说。
  到仲举叹口气:“陛下不要灰心,子高吉人天相,陛下已下诏遍寻名医,周国齐国也都去了国书,一定会有办法的。”
  “朕今日下诏暂停死刑,也是想给子高积福。”陈蒨道:“唉——,不说这个了,到公一直等在这儿,是有什么要事吗?”陈蒨坐到桌案后。
  “是的,有三件要事。”到仲举说:“第一件,周国遣使司会上土杜杲来建康商讨送还安成王事宜,人已经过江……”
  “商讨?”没等到仲举说完,陈蒨气得火冒三丈:“宇文护这老匹夫不守信,盟约上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还要商讨什么?本来去年就该送还阿弟,到现在拖着不放人,过河拆桥的老匹夫,实在可恶!”
  “陛下息怒,如今安成王在他手里,他现在反悔,我们也没有能拿捏他的筹码,等杜杲来了,看宇文护到底想要什么?”到仲举劝慰道。
  “可惜了,早知老匹夫翻脸比翻书还快,就该听子高的,一步不让,先让宇文护把阿弟送回来,再给周军退路。”陈蒨说到这,哽咽得说不下去:“如今子高成了这样,若是他好好的,定是要与那杜杲理论……”
  “第二件,刘师知来信,说齐王已送南康王灵柩到了邺城,他和江德藻已经在着手准备出发,不日就将抵达京城。”到仲举说。
  “好!”陈蒨一拍桌案、点头道:“看来新齐王延续了前齐王的国策,继续与我国交好,这样最好不过了。”
  “是啊!”到仲举说:“第三件,是山阴令韩延庆上书请求进京探望儿子。”
  陈蒨愣了一下,立刻露出愧疚的表情:“怪朕怪朕,朕居然忘了,子高出了这么大的事,朕都没有想起接阿爷进京,还让阿爷上书来请求,你马上核准,今天就派快马去山阴,请阿爷一家来京,命沿途驿馆给予方便,照顾好阿爷一家的饮食起居。”
  “诺,臣这就去办。”到仲举拱手道。
  六日后,韩延庆一家到达建康,到仲举把他们迎进门下省等待皇帝召见。
  陈蒨闻报后,没有召见,而是亲自来到门下省,一见韩延庆夫妇,就拉住韩延庆的手,称呼夫妇俩“阿爷阿娘”。
  韩延庆受宠若惊,慌忙跪地叩首:“陛下千万别这么喊,您现在贵为天子,臣实在受不起。”
  “有什么受不起的,朕最失意的时候,子高对朕不离不弃,阿爷也不怕受到牵连,还叫他忠诚事朕,朕这辈子都认您这个阿爷,还有阿娘。”陈蒨一手握着韩延庆的手,一手又握住蛮子阿娘的手。
  “我家蛮子怎么样了啊?”蛮子阿娘着急地问。
  陈蒨道:“阿娘别急,子高暂无生命危险,只是还在昏睡,阿爷阿娘吃过饭了没有?”
  “哪有心思吃饭啊,我就想见儿子,听说他受了重伤、昏迷不醒,我是天天哭、夜夜做噩梦……呜呜呜——”蛮子阿娘说到这又哭了起来。
  “你这婆娘,哭什么呢,圣上面前不要失礼。”韩延庆斥责老婆。
  “什么礼不礼的,我儿子都快死了,我还不能哭啦?”蛮子阿娘哭得更伤心了。
  “阿爷别说阿娘了。阿娘啊,子高伤无大碍,阿娘不要着急,朕马上就带两位大人去见子高。”陈蒨说着话,目光停留在两人身旁站着的一个身材娇小、年轻漂亮的妇人身上,看她穿戴朴素淡雅,衣料饰品却不普通,不像个丫鬟,难道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