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韩子高一愣,还礼说:“太守过谦了,礼虽如此,但我是久仰太守和太夫人之名,很早就想来拜访,只是无由达,现在终于有了机会,离京之时,圣上特命我前来拜见太守与太夫人,还请再帮我传达。”
  府吏一听是受了皇帝之命,拱手退走,又进后堂通报。
  刘诚不悦地小声道:“将军,我们大老远地跑来,他们居然摆起架子不见,要我们吃闭门羹,这也太过分了。”
  韩子高说:“你错怪了他们,这的确是咱们汉家首次见面的礼节,只是现在古礼不多见了,首次见面,主人不见客人,恰恰是显示对客人的尊重。”
  “属下是个粗人,实在不懂,不是应该马上出来见面,才是尊重客人么?”刘诚道。
  “我以前也不懂,跟着圣上才知道有这些礼节,这样的古礼现在看不到了,没想到在岭南的阳春,居然见到,冯家不愧是皇族后裔,讲究礼数。你接着看啊,等会府吏出来还会找理由拒绝我,我会再次请求见面,这样来回三次之后,太守和太夫人就会出来与我见面了。”韩子高说。
  “呵呵,将军想多了吧,万一他们就是不想见您呢!恐怕这趟咱们是白来了。”刘诚不相信道。
  第90章 初面不相见
  韩子高突然一拍额头道:“哦,差点误了大事,你赶紧派长青去集市上买只羊羔来,品相要越端正越好,快,快去。”
  刘诚困惑地问:“将军买羊羔?圣上的礼还不够吗?”
  “圣上的礼不是古礼,古时送礼,土之间用雉,下大夫之间用雁,上大夫之间用羔,之前我不知道冯家讲究古礼,现在知道了,还不赶紧去置办!”韩子高说。
  刘诚顿悟,立即跑出厅堂,安排顾长青去买羊羔。
  没过多久,府吏又来了,恭敬地拱手道:“太守说,既然使君是受圣上之命,那就更应该是我上门去拜访您,怎能让您屈尊前来拜访我,还是请使君先回去,不日我将快马加鞭地前去拜访您。”
  刘诚在旁听得差点没笑出声,赶紧用手捂住口鼻。
  韩子高还礼说:“请您再帮我传达,我是诚心前来拜访,除了奉圣上之命,还有重要的事与太守和太夫人商量,所以我这次来是一定要见到太守和太夫人的,如果太守和太夫人依然不肯相见,那么我也不好在府里继续打扰,只能退到门外,在门外等候了。”
  府吏点头道:“好吧,使君稍坐,小人再进去通报。”
  等府吏走了,刘诚说:“愿意见就见,不愿意见就不见,这么来回的折腾,真的好累啊!”
  “这不算什么,你见过世家大族的婚礼吗?要经过三书六礼,礼数多得叫人头皮发麻。”韩子高笑道:“咱们两个都是简婚,省了许多事,哈哈哈——”
  两人说笑了一会,顾长青抱着一只浑身雪白、没半点杂色的小羊羔进来,问:“将军,您看这个合乎要求吗?”
  韩子高伸手摸摸小羊的头,小羊“咩咩”叫了两声,“不错、不错,派你去就对了,不愧是我军里最好的厨头,挑得好,好漂亮的小羊羔啊!”韩子高笑道。
  “让使君久等了。”厅堂外传来中气十足的女声,然后一阵好闻的桂花香气飘进屋来,随后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妇人拄着一根胳膊粗细、泛着琥珀光泽的褐色手杖步入厅堂,她的身旁跟着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
  妇人身穿青色大袖衫,头梳发髻,外包头巾,容貌并不出众,肤色还偏黑,个子也不高,素颜没有修饰,但她眉目间那种从容的神色,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慨。
  这位应该就是冼夫人了,俚族大都老,完全是汉家妇女的装扮,看来早已跟从了丈夫的生活方式,果然是带头身体力行地在本族中推行汉化。
  只是她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不老呀,为什么拄个拐杖,难道是腿脚有问题?
  “子高拜见保护侯、太夫人!”韩子高拱手行礼。
  少年还礼道:“久闻使君大名,今日终于见到,仆幸甚之至。”
  韩子高打量少年,少年肤色白皙,容貌清秀,想是继承了父亲的美貌,阳春太守冯仆虽然只有十二岁,却是举止有礼、说话老成。
  第91章 礼物
  冼英也还礼道:“本来应该是我儿去拜访使君才是,没想到使君亲自来了。”
  冯仆也说:“是啊,仆正打算去成州拜见您,没想到使君来得如此之快。”
  韩子高微笑道:“子高初到岭南,诸事不懂,还要有劳府君和太夫人多多指教。”
  冼英说:“使君过谦了,快请上坐,我儿已命厨房准备酒菜,咱们边吃边说话。”
  “好,恭敬不如从命。”韩子高与冼夫人母子谦让一番,分宾主落坐。
  韩子高首先送上羊羔,冯仆开心地收下,说:“不瞒使君,我与母亲原本是不想出来与您见面的,父亲临终前再三叮嘱,说我年纪小占居高位,担心我说话行事不周全,反倒惹来麻烦,要我与母亲深居简出,非必要不见外客,所以之前凡有客人来访,我皆按古礼三番谢绝。没想到使君竟然深谙古礼,对答皆在礼上,再不出来见使君,就是我太失礼了。”
  韩子高笑道:“没关系,我也不瞒府君,子高出身寒微,原本也是不懂的,幸得圣上言传身教,方才知道这些礼数。”
  冯仆点头:“我听闻圣上举止大方高雅,行为符合礼教法度,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圣上,今日见到使君,便知道传闻都是真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