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韩子高其实对收藏书法墨宝没什么兴趣,本不想收,但看陆昉一番盛情,自已不收是否显得不尊重对方的书法,于是点头笑说:“既是邑侯亲手书写,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第44章 谢大儒
陆昉大喜,当即命衙吏去后堂取来《兰亭序》,展开书轴,又跟韩子高大谈自已在临摹中的心得体会,韩子高也没怎么认真听,心想陈蒨喜欢风雅,在兰亭隐居时,常常诵吟《兰亭序》,不如把这个寄给陈蒨,说不定阿蒨喜欢。
衙吏又送来结婚文书,韩子高便向陆昉告辞,陆昉道:“使君吃了饭再走,下官已命厨房准备了宴席。”
“邑侯太客气了,我今天还要准备婚礼,要忙的事情太多,时间都不够用,改日回乡探亲时再来讨扰邑侯。”韩子高婉言推却。
陆昉见韩子高不肯留下吃饭,只好拱手:“使君将来若是得便,请帮下官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
韩子高还礼笑道:“这个好说,只要邑侯尽职尽责,山阴百姓安居乐业,子高自当乐意举荐。”
陆昉连连拜谢,随后韩子高赶回城郊营帐。
明天就要成婚,时间紧迫,一天之内必须筹办好所有迎亲事宜。
先是让刘诚带领侍卫们打扫修葺荒废多年的韩宅,同时让秦如意给街坊邻里广发喜帖,也给父亲送去一份,想阿爷不会满意燕子这个媳妇,父亲若不来参加婚礼,做儿子的也不奢求,反正儿子告知到了。
花重金请山阴最好的裁缝铺给燕子制做新妇婚服,本来子爵夫人、四品命妇,应服阙翟之衣,赤缯为翟,缀于服上,以为六章,假髻上应饰珠花六钿,但是制做这样一套命妇服,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做不出来的,时间仓促,只能改为一般官宦人家的新妇婚服代替。
又重金聘下山阴最有名的酒楼和茶肆,明天在韩家大宅里大摆筵席,先预定了六七十桌,不够再加桌子。
人多就是力量大,天还没黑,三进三出的大宅子,每个房间、走廊、花园、马厩……连犄角旮旯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看着张灯结彩、焕然一新的韩家大宅,韩子高松了口气。
“蛮子,大喜啊!”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韩子高转身看去,竟是谢峤。
“谢大儒啊,没想到您今天就来了。”韩子高喜不自胜,躬身向谢峤深深一拜。
“我一收到你的喜帖就来看你,结婚是人生大事,怎么办得这么匆忙?”谢峤问。
“请先生进屋说话,我慢慢说给先生听,正好我给先生煮壶茶。”韩子高把谢峤引进正堂。
“好久没品尝子粲的茶了,蛮子……瞧我还把你当孩子一般称呼,失敬失敬,应该改称将军才是。”谢峤抱歉道。
“在先生面前,我永远都是病坊那个孩子,先生还叫我蛮子,显得亲切。”韩子高全不在意。
“你还是一点没变啊!”谢峤问:“对了,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婚事这么突然,圣上知道吗?”
韩子高笑了笑:“圣上不知道,不过,很快也会知道吧!”
“这么大的事,你都不跟圣上说啊?”谢峤摇头。
“婚事也是昨日刚定下的,明日办完婚礼,后日我还要赶去成州赴任刺史。”韩子高道。
“去成州那么远?圣上怎么舍得派你到岭南的,听说那里乱得很,这个成州刺史不好当啊!”谢峤担忧地说。
第45章 讨教
“是我主动请去的,前任刺史失踪了,朝中没有人愿意去。”韩子高说。
谢峤摇头道:“你啊,真是一点没变,这脾气,我喜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少年时就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子,我听说圣上脾气急躁,在你面前就没了脾气。”
“我没先生说的这么能耐,圣上阴晴不定的,我现在越来越猜不透他的心思了。”韩子高笑着摆手。
“皇帝的心思岂是臣下随便能猜透的。”谢峤说:“虽然你与圣上关系亲近,但是伴君如伴虎这句古话不是虚言,君臣之间要有距离,太近,会招别人嫉妒,太远,又恐三人成虎。”
“先生说的是呢,”韩子高点头:“我离开京城,也有这个考虑。今晚先生别回去了,我要向先生讨教治理州郡的方法,以前子华任太守的时候,我只管带兵,这方面完全没有经验。”
谢峤哈哈笑道:“我也没有经验啊,不过,可以给你出出主意。”
两人直谈到三更,方才同榻而眠,韩子高闭着眼问:“本县县令陆昉是个什么样的人?”
谢峤嗤笑一声:“这个人啊,有点学问,举秀才入的仕,前年做的山阴令,与县里豪强猾吏勾结,对上奉迎拍马,对下严苛吝啬,对百姓贪残不仁,是个地道的卑鄙小人。”
“原来他是这样的人,难怪我看他总觉得不舒服,早知他无德行,就不收他写的《兰亭序》了。”韩子高说。
谢峤道:“抛开他的为人,他在临摹各家书法上有些专长,仿得极是相像,听说《兰亭序》的真迹现在王羲之七世孙王法极手中,从不轻易示人,世上摹本不出二三,陆昉能舍得割爱送给你,是非常看重你了,想是要你帮着在圣上面前美言吧!”
“先生说的没错,我临走时,他就是这么说的。”韩子高说:“本来我还打算把这个摹本送给圣上,算了,我还是还给陆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