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陈蒨一听就不高兴了,生气道:“你懂什么?你以为子高喜欢舜华吗?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朕是他们的兄长,父母不在,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这门亲事朕和皇后都觉得好,朕当初结婚也是奉父母之命,连皇后的面都没见过,不是也过了半辈子,从来没吵过嘴,他们两个还是互相从小看到大的,郎才女貌有什么不满意的。”
王奕心想,自已一时着急捅到皇帝的心窝,忙改口:“可右军的父母都在啊,是否该去信问一下两位大人,再作决定呢?”
陈蒨皱眉说:“重光,你今天怎么畏首畏尾的,阿爷阿娘早盼着子高成亲,如今娶的是朕的妹妹,还有比公主更好的媳妇吗?不知道有多少世家大族都想尚公主,与朕攀亲戚,朕若不是想着阿妹脾气急躁、子高脾气温柔,两个人又都喜欢骑马射箭、耍刀弄剑的,后一定夫唱妇随、琴瑟和鸣。”
“可是,陛下……”王奕还想劝,陈蒨面露不悦打断:“你哪来这么多可是,你是不是对这门亲事有意见?”
王奕苦笑:“臣能有什么意见?”
陈蒨呵呵笑说:“重光,你不是在嫉妒子高吧?”
王奕摇头道:“臣嫉妒不来,陛下不要取笑臣了。”
“朕觉得你说的也对,婚姻大事是该谨慎,何况是朕的妹妹,不知道百官会否因为子高的出身太低而反对,朕明天问问德言,再作决定吧!”陈蒨说。
第15章 会错圣意
翌日上午,陈蒨在政事堂传召到仲举,到仲举进殿行完礼,陈蒨说:“德言坐吧!朕有件大事与你商量。”
到仲举坐下道:“陛下请说?”
陈蒨说:“朕一直忙于政事,昨日皇后跟朕提起信义长公主的婚事,才想起朕的妹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朕用人重在才干,不在乎门第出身,所以打算把妹妹嫁给朕最亲近的人……”
到仲举瞬间紧张起来,慌张道:“臣子文弱,不适合小长公主,而且臣与陛下是同辈,若是臣子尚公主,辈份可就乱了……”
“哈哈哈——”陈蒨笑得前仰后合:“德言,你误会了,朕可没打算把妹妹嫁给郁之,哈哈哈——,瞧你紧张的。”【郁之,到仲举之子到郁。】
“啊?”到仲举尴尬道:“臣会错圣意了,陛下打算许配给谁?”
陈蒨说:“皇后提议,子高今年二十四,与朕的妹妹年纪相当,两人爱好相同,没事就耍刀弄剑的,又是亲上加亲,朕也觉得合适,只是子高出身寒微,不知百官会否反对,朕想先问问德言你的意见,再做决定。”
到仲举松了口气,笑道:“臣觉得这门亲事好啊,虽然子高出身低了些,但是跟着陛下起家,因功封子爵,又是陛下义弟,就像皇后说的,是亲上加亲。小长公主嫁给子高可让天下看到陛下看重的是才干,而不是家世。现在朝中百官多出自寒门,已不是门阀世家的时代了,百官不会反对,只会恭贺陛下。”
陈蒨点头:“德言这么说,朕就放心了,那就麻烦德言拟旨,后日是大朝会,朕打算在朝会上宣布这桩好事。”
到仲举道:“臣拟旨没问题,但是之前,应问一下大鸿胪有关婚礼事宜,毕竟是皇家大婚,规矩多,不是一道诏书这么简单。”
“德言提醒的是。”陈蒨转头对王奕说:“传沈洙。”
很快,光禄卿沈洙进殿,此时鸿胪卿刘师知尚在齐国,由沈洙兼领鸿胪卿。
沈洙行礼坐下后,到仲举把赐婚的事一说,陈蒨又问沈洙的意见。
沈洙笑说:“这是陛下的家事,陛下做主即可,不用问臣的意见,陛下义弟尚陛下亲妹,天作之合,堪称一段佳话。”
见沈洙也这么说,陈蒨心情舒畅,高兴道:“弘道说说公主下嫁的婚礼步骤,要注意什么,朕不太懂,这方面你是行家。”【沈洙,字弘道。】
沈洙说:“按惯例,在下诏赐婚前,先要核对两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派御医检查准驸马身体是否健康,遣有经验的宫人与准驸马同房一晚,如果八字相合、没有隐疾,就可以下诏赐婚了,因为是赐婚,不用纳采,之前已经核过生辰八字,问名、纳吉也跳过,直接到纳征步骤,纳征、请期、亲迎按照公主下嫁的规制办理……”
陈蒨愣住,打断问:“等等,弘道,与宫人同房是婚礼必须的步骤吗?”
第16章 公主婚礼步骤
沈洙看了看陈蒨皱起的眉头,道:“陛下如果觉得不用,可以省掉,但是臣还是建议不要省,万一有什么……可以及时止损,陛下的妹妹不是寻常人家女儿,这是皇家特权,就像皇太子赐婚,也是要先检查准太子妃的身体,没有隐疾、身体健康才可以嫁给太子,因为男女不同,所以准驸马是要多一个同房的步骤,不然无法确定房事上是否正常,毕竟公主只有一个丈夫,而太子还可以纳众多妾室,像沈驸马也是经过这个步骤后,先皇才正式颁下诏书……”
陆琼捂嘴偷笑,到仲举听得幸灾乐祸,尚公主可真不容易啊!这规矩艳福不浅啊!哈哈哈——
陈蒨陷入沉思,沈洙后面说了什么,都没认真听,越想越担心,那人跟着自已八年,从来不近女色,试问正常男人怎么做得到,还有门下省那会,天天和自已做快乐事,不会把那人给掰弯了吧!成了不打鸣的公鸡,自已就一个亲妹妹,可不能有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