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时间久了,连夏文君也跟着叫这个绰号。贾仁这个名字说出来怪怪的,还不如叫黑先生呢,没有外人,私下闲聊的时候,连‘先生’那两个字,夏文君都能直接省掉。
“嘿!昨天我让你看的考试报名的名单你看了没?”
“看了。”霍长安一边拿帕子仔细擦拭面具,一边说道:“你这次考试,报名的世家子弟数量,有些超标了。”
夏文君安排红巾军的时候,就是考试报名的时候。
估摸着消息传播速度,还有读书人赶路的速度,夏文君预留了两个月的报名时间。报名刚截止,学生的名单就交了上来。
学生报名,不止要留自己的名字,还要留籍贯,和现在的住址。虽然报考的都不是什么名人,但一看他们的姓,字辈和籍贯,大概就能猜出他们的身份。
除了真底层的人家,前些年稍微有点人脉的家族,都得背诵一下那些有名世家的情况。这东西就像是常识,就像如今夏家和平安郡绑定在一起,提到某个地方,就能想到某家的人。赴宴的时候,不知道这些,还会被笑话。
现在来夏文君治下考试的,就有很多大家族的子弟,当初霍长安灭门的漏网之鱼。
“以前这些年,好的老师,还有好的书籍,都掌握在世家手里。哪怕不拼家世,只拼真才实学,大部分寒门的学生也斗不过。”夏文君无奈道:“我自己都没料到,还真有那么多世家子弟会来投奔我。”
“我抢来的书不都留给你了吗?都是各家的珍藏。你想要什么书籍,自己印,自己抄呗,过个几年的时间,寒门子弟底蕴不足的情况就好转了。到那个时候……”
霍长安呵呵一笑,伸手弹了弹自己的面具,冷酷的说道:“到那个时候,提拔上来的不听话的世家子弟,就可以宰了。”
人才储备不够的时候,就先用着人家。人才储备够了,就把人给弄死。
“也不怪人家叫你黑先生,你心黑得没边了。”夏文君一脸的无语。
“那群人跟我们可不一样。哪怕我把他们祠堂烧了,族谱都给烧了,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旁支边角料,但他们依旧想恢复家族的荣光,可笑得很。”不做红巾军首领了,霍长安对这群人依旧有十足的偏见。
这群人的做法,夏文君倒是能理解,不过是思维惯性罢了。
以前他们的荣耀都是靠家族得来的,无论是名望还是官身,都得靠家族,他们理所当然的会维护那个家族。如果以后只能靠自己,那家族的影响力就大大减弱了。
但双方的仇恨可不是说着玩的,不可能脱下某一个身份,就直接放下。都灭了那么多家族了,弄死几个世家的学生,在霍长安眼里都不算事。
不过他现在不是‘霍长安’,是夏文君的谋士‘贾仁’,不能只顾自己的想法,得考虑大局。
夏文君虽然在大力提拔寒门子弟,但也没有堵死世家子弟的机会。
他出主意道:“我知道你看得深远,想从一开始就把公平的规矩立好,也不像我一样排斥世家。既然考核的过程,你力求公正,那你就在出题上多费些功夫好了。”
像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霍长安眼睛一亮,提议道:“咱们这考题,就该紧跟时事。考考大家对红巾军战败,霍长安身亡的看法!”
“你这主意不错,这题确实能筛选出一部分立场不一致的人。”夏文君瞄他一眼,说道:“考试的事,你也不用太操心,我心里有数。”
她能管出题,但管不了学生写的答案。
以霍长安现在名声,肯定是骂他的人居多。她怕霍长安看了试卷,在心里默默记仇,那一溜学生,可禁不住霍长安玩。
来平安郡城参加考试的人很多,但夏文君以前就组织过类似的考试,所以负责考试的官员,只需要按照以前的规矩办事,忙归忙,但节奏一点没乱。
工作量是比之前大了一点,但还不至于给官位官员带来负担,影响他们生活的,是各路学生投到门房的卷子和文章。
下值回家就看到门后放着三大筐文章,杨高朗头都大了,直接对门房吩咐道:“先放着,等考完了再处理。”
这么多,他肯定是看不完的,索性一个都不看。
不看可以,但学生送上来,他不收不行。天下可不止他们一方势力,夏文君这边的官员要出传出看不起人名声,那就太赶客了。
考前的关键时刻,杨高朗也怕自己行差踏错,带累主公的名声。
对外谨言慎行,和自己人在一起,他就没那么客气了。
他在衙门办公的时候就吐槽道:“这盛况,和我当年赶考一样了。当年去京都考试的时候,我也挨个给京都的官员投过卷子,光是给门房塞的钱,都够我买十几亩地了。我虽叮嘱了家里的门房不许收钱,但架不住人硬塞啊,丢下钱就走,就为了门房能提一下他的名字。”
不过塞钱的人目的也到达了,门房确实诚惶诚恐,每日都得和杨高朗交代,收了谁的钱,收了多少。
但就算这名字,给杨高朗留下了印象,用处也不大,考得差,照样上不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