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你就没有哪里说得对!”夏文君咬牙切齿道:“你真把这当家里的小作坊了?你要敢这么干,以后红巾军再来,第一个砍得就是夏家,你信不信?!”
夏文博一听,立马妥协,“有危险啊?那算了。”
比起往前冲,他还是更喜欢敲退堂鼓。
听说这事儿有危险,夏文博自己也不想要什么职位了,觉得现在家里有夏云林这个顶梁柱顶着就够了,等爹没了,他再去顶也不迟。
他好奇的问道:“城内的官吏都被杀得差不多了。有名气的家族,也被收拾了。我们不让家里人顶上,让谁上?”
“你赵叔,张叔,王叔他们人都不错。”夏云林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狐朋狗友们。因为家世不到位,家里这几年也没犯什么大错,红巾军经过之后,他们都还活着。
这些人能力跟他差不多,都很一般,但都是自己人,办事肯定不会拖他后腿。
哪怕之前自己都觉得不公平,但有权利之后,夏云林他们还是习惯性的想提拔自家亲朋好友。过去那些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所以这些提议说出来,他们自己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意识习惯最难改变。夏文君也不跟他们绕圈子,直说道:“我觉得这主意不行。不公平。上次科举考试,平安郡被选中去京都参考的学生名单还在,可以先从里面挑人。”
夏云林迟疑的说道:“咱们平安郡总共也就有三十个去京都赶考的名额,寒门子弟不到十个,也不知道这十个人还活着没。就这几个人,够干什么?平安郡上下的官场都空了,填这么几个人可不够。”
“有几个人我认识,他们曾经在贺老那里旁听过,一个人能顶十个用。真干起事情来,他们绝对比赵叔,张叔,王叔有用。他们做主力,再找些临时的帮手,剩下的,等朝廷的任命下来再说。”
“那行,听你的,就先这样吧。”
朝廷的任命没下来,郡守之位就不是自己的。想到这个,夏云林就没什么管事的欲望了,也懒得发表意见了。
第47章
为了能名正言顺的当这个郡守,拿到官印的当天晚上,夏文君他们一大家子,还在熬夜编奏折。
“你得狠狠的控诉叛军的恶行。言辞太温和,回头朝廷把你当内奸。”夏文君站在边上指导。
夏云林心虚的说道:“我这么骂霍长安,他不会知道吧。”
“他都被骂习惯了,你意思意思的骂他几句,他不会在意的。而且这是送去朝廷的奏折,霍长安也看不到。你要是怕朝廷把你的奏折公开,那你把咱们平安郡写得再窝囊一点,窝囊到朝廷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
“这主意好!”反正平安郡一直就这个名声,夏云林也不怕平安郡的名声更响亮一点。
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夏云林给自己的人设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霍长安抢他库房里的钱粮,他忍了,分了他家的田地,他忍了……
因为他平日里脾气就好,与人为善,没跟人结过怨,所以霍长安路过仙河县,就放过了他。
平安郡的其他人,就没这种好运气了。虽然大家都投降了,都想委屈求全,忍辱负重,还主动给霍长安送钱粮,送美人……但他们家世没对,再多的招数也不好使。
为了体现平安郡众官员的努力,夏云林在‘忍’和‘送’这两个动作的描写上,花了大功夫。让朝廷没法用平安郡的悲惨遭遇,控诉霍长安的恶行,因为平安郡官员的行为,实在没有官员高风亮节的气节,说出去了,还拉低朝廷整体官员的档次。
王大人官位最高,家世最好,死得最早。
他死前让督邮暂代郡守之职,督邮很快也死了,换郡丞暂代……然后大家都死了,夏云林这个县令接了最后一棒,担起了所有人的遗愿,成了暂代郡守,在霍长安走后,处理起了平安郡的内务。
现在平安郡乱得很,死的人很多,很多高门大族都被灭门,土地都被平均分配了下去,仓房里一点粮食都没有……夏云林就在奏折上,疯狂跟朝廷求兵,求人,求粮。
求兵是最重要的,因为红巾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来了。
上次投降,大家都完蛋了,夏云林表示,下次他不敢投降了,太危险,让朝廷多派点兵来保护平安郡。
众所周知,平安郡是谁的拳头大,就跟谁,这次夏云林在奏折上说出,下次誓死不降的话,可见平安郡被杀得多很。
“这么写就差不多了吧。”
夏云林通篇阅读下来,把自己都快感动哭了,很满意这个杰作。
“照这个多写几份。分别派不同的人送去京都,现在北上的路乱得很,只送一份奏折,容易路上遗失。”夏文君提醒。
“那我再抄几份。”
第二天一早,夏文君就派了几路人马,快马加鞭的往京都送消息,她自己就按照名单上的地址,去请之前科考名单上的人,来帮衙门干活。
“为什么是我?”
家里新增了二十亩良田,夏文君找来的时候,这位学生还挽起裤脚,在地里干活。
“因为上次被选送京都考试的名单里有你,你的试卷我也看过,确实学识过人。”夏文君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