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是啊,我们还年轻。以你的资质,熬几年,也能成为当代算学大家,连贺老都夸你这方面的资质超绝,极有天赋。”
虽然他们同病相怜,一个因为身份不能科举,一个因为性别不能科举,但他们都有绝佳的天赋和超绝的自律和努力。
两人商业互夸一通,都觉得自己有美好的未来,笑得更开心了。
科举夏文君虽然没参加,但仙河县的考场纪律,却是她亲自盯着的。
要不说科举劳民伤财呢,光是休整破旧的考场,仙河县就支出来不少经费。
夏云林还算老实,把仙河县当自家老巢了,没下狠手捞钱,平安郡的其他官员,基本上都会借此机会捞一笔。
但平安郡常年以□□为主,也就对朝廷的钱包下手,对平安郡的百姓,都还挺温柔的。
因为不敢惹事,也拿捏不准朝廷对这次科举的态度,这次平安郡的考试,既没有抄袭,也没有徇私,一点幺蛾子也没闹,选拔出来几位学生,都是平时颇有才名,有真材实料的人。
“我们夏家的子弟,一个都没考上。”夏云林惆怅的叹口气,“这代怕是又废了,只能培养下一代了。”
“我早就提过,族学里的那群小崽子,就该管严一点。”夏文君一脸冷酷的说道:“正是读书的年纪,就该好好读书。一天天的撒了欢的玩,像什么样子。”
她正准备重新定制一下族学的课程表,霍长安就向她发出邀请,请她明年一起去京都凑热闹。
“我就不去了,我族中都没人去京都赶考,我去了也没意思。”
现在出远门,风险还挺大的。
上次离开家,不过是路过银江郡,就遇上了叛军造反,折腾了几个月才能回家,都给夏文君整出心理阴影了。
万一去京都又遇上点什么,那可真够折腾人的。
她虽然没去京都,但却时刻关注着这届科举的最终结果。
二月京都最后那场考试一过,夏文君父女俩就眼巴巴的等着京都的消息,夏家虽然没人考中,但来仙河县旁听的学生那么多,无论谁中了,他们仙河县都能沾点光。
但等了大半个月,夏文君看到朝中传来的信息,人都傻了。
“这次科举,一个也没中?朝廷花了那么多钱,兴师动众的搞这么一次科举,是搞着玩的吗?他们把人当什么了?”
夏云林的怨气慢慢,笑容勉强,阴阳怪气道:“谁知道呢。人家说了,野无遗才。真正的人才都在朝廷做官。参加科举的,都是庸才。”
与其给了人希望,又让希望破灭,还不如不给人希望。
这一出又一出的操作,看得夏文君两眼发黑,她有些怀疑的说道:“朝廷这么搞,京都现在还太平吗?被这么玩.弄,寒门子弟哪怕不大发雷霆,也会小发雷霆出出气吧。”
第35章
当年定下科举录取比例,世家子占七成的时候,寒门子弟觉得自己还有三成机会,虽然寒心,但还是咬咬牙忍了。
可如今辛苦考一场,一个人都不录用。这科举俨然是废了。
一点往上爬的希望都没有了,别说外头的人,连平安郡这个出了名的都是好脾气人的地方,也炸开了锅。
“那群人也欺人太甚了。把我们这几个月的辛苦当什么!”
“等了十来年,才等到的机会,就被那群混账搅和了。”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不会只怪皇帝,而是会把那群世家之人,一块恨上。这次科举的录取结果,明显是那群世家的人在捣鬼。
皇帝倒是一声令下,吆喝大家准备考试。但出题和阅卷的都是世家出身的官员,他们轻轻这么一拿捏,这次科举就废掉了。
哪怕下次皇帝还想科举,都没多少人会去考了。
“为了筹措这次参加考试的费用,家中还卖了两亩良田,要早知道是这个结果,那我还考什么?”
“我还千里迢迢的跑到仙河县求学呢,考完回家就病了一场,还留下了病根。朝廷此举,简直气得我不能安眠。”
那群付出了心血的考生们,气得骂天骂地。
同样付出了心血的贺老,也不好过,直接气到旧病复发,躺床上了。
夏文君去探望的时候,看到贺老那副被掏空精气神的模样,还觉得有些感慨,几天的功夫,贺老脸上的沟壑都变得更加显眼,像是老了好几岁。
好不容易谋划这么一场,世家伸出手轻轻一按,就把事情轻描淡写的给按了下去,能不气吗?
夏文君把药碗递到贺老面前,轻声说道:“老师,京都那边又传来了新的消息。考试结果出来之后,京都的寒门学子,都去宫外跪着,求皇上给个说法。”
说着说着,夏文君自己都忍不住有点想笑。谁家的说法,是跪着求来?
“能有什么说法?那群老东西既然敢这么干,肯定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能拿到皇上眼前的试卷,肯定都是和皇上政见不合的卷子。一个都不录取,也是皇上亲自决定的。”贺老说得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
贺老心里虽然骂着朝廷高层不做人,但心里还是期待会有转机,赶紧三两口把药喝了,老实的躺家里养病。
他就想着,万一考生们争取成功了。最后一场考试重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