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34章
  甭管自己实力怎么样,读过书的都觉得自己有希望。
  等了多少年了,才等来这么一个机会,不试一试怎么行呢。
  整个夏家,除了夏云林他们已经做官的两兄弟,其他的兄弟叔伯,全都重新拿起了书本。
  “这才像书香世家,以前大家那游手好闲的模样,像个啥嘛。”夏文君对这个结果非常欣慰。
  要是后世那种人人平等的环境,躺平也能好好生活,夏文君也不会替家里的咸鱼觉得焦虑,偏偏现在的底层人,生命都得不到保证,不往上冲,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脑子聪明的都那么努力,笨鸟怎么可以不动弹。
  不说其他地方的人,光是来贺老院中蹭课的年轻人,各个都不简单。
  夏文君看书看几遍就能记住,李十一郎更甚,他过目不忘,只是夏文君从小时候就十分自律,显得知识的积累更多而已……霍长安则是精力旺盛到可以不怎么睡觉,哪怕累了一天,闭上眼眯一会儿,再睁眼就是精神抖擞……吴六娘不用费心练字,字都写得极好,过些年必定会成为一个书法大家……
  连这群有天赋的人都在努力,没天赋的人不拼一把,那是肉眼可见的完蛋。
  被夏文君带到贺老院中旁听的几位族兄,被大家这么一刺激,都进入了废寝忘食的学习状态,天天都抱着书啃。
  这几个族中的小郎君,是夏文君特意挑出来的,学习成绩好的,有点希望的。科举通知没下达地方的时候,大家不觉得有什么,如今知道要科举了,族中其他人也着急起来了。
  几个年纪大点的叔伯,还特意来找夏文君说情,“六娘,你看我们这样的,能去贺老院中旁听吗?”
  “不能。”
  夏文君拒绝的过分干脆,听得族中几位叔伯的心都快碎了。
  “真不能吗?那么多人都在贺老那儿旁听。”
  夏文君瞄了一眼对面几人的胡子,有人的胡子都快白了,这些年又被杂事耽搁,水平还比不上族学里的小孩,真当贺老不挑啊?
  “贺老院子不大,能去旁听的人本就不多,我的面子最多能带几个族兄去,再多就不能了。科举考试主要考时事政务,咱们在家里好好看书,多去替我爹帮忙,也是一样的。”
  家里有当官的人,在时政方面,肯定要比普通家庭好一点。
  连夏家都开始努力了,更别说其他家族,都一窝蜂的想去贺老那儿求学。
  怎么说人家也是当世大大儒,跟他学,考上的效率更高。
  人一多,仙河县的经济立刻就起来了,夏文君名下的酒楼,天天都是满员,农庄那边新出栏的鸡鸭都不用往郡城送,仙河县就能消耗完……
  她倒是赚钱赚得喜笑颜开,又没有考试的压力,天天都笑嘻嘻的。贺老却被愁到了。来找他的人太多了,就跟苍蝇似的,赶都赶不走。
  这可是自己现在最大的靠山,一看情况不对,夏文君立马出谋划策。
  “老师,这几日来求学的学生太多,不如老师移居到夏家的院子,地方大,也能容纳更多的学生。老师心善,但也不能什么学生都收,不如您设置几场入门的考核,能考过,才能入院旁听。”
  只是去学生家中闲置的院子里暂住,不是收礼,贺老对此接受良好。入门考核的事,他也觉得不错。
  “那就按你说得办。这段时间你几位师兄也要吻戏功课,这事儿就交给你来做吧。”
  在当地有地头蛇照顾的好处就是,不用贺老操心,夏文君立刻就把县里的衙役派来干活,维持秩序。
  所有想入院旁听的人,无论家世,都得参加考核,得了夏文君的叮嘱,丁大壮他们这群人说话也挺好听。
  “科举考试不就是这样考的吗?现在来求学的人,肯定是想去参加科举的,咱们就当是提前考一场了。”
  “来这么多人,贺老也教不过来。县学那边也有老师授课,基础差点的,咱们可以去县学嘛。县令大人体恤,特意请了好几位老夫子在县学授课。”
  院子外面有遮阳的棚子,备着有清热的金银花茶,甚至还有免费的纸张以供大家做题用。
  夏文君这么大方,也是为了维护夏家跟贺老的好名声。
  这个世道权势只掌握在那百分之一的人手中,剩下的都是底层百姓。按照这个比例,来贺老院外求学的,大多是寒门子弟,有的人背着个书箱,但书箱里却没有多少纸,能读书就已经是不易了。
  他们听说贺老在仙河县教学生,还允许外人旁听,千里迢迢的跑过来,十分不容易。
  而这群没有靠山的寒门学子,正是贺老想扶持的。在教学生的时候,他一点藏私的想法都没有,上课的时候倾囊相授就算了,他每日上课的内容,还都会流传出去,任由没能听课的学生传阅。
  这个时候,夏文君名下的造纸作坊,简直是火力全开,甚至都不卖30文的半价纸了,直接上了最便宜的纸,20文一刀。
  “来咱们仙河县求学的学子,都算夏文贺老的半个学生,算我家六娘子的半个同门,今日我家书铺就不挣钱,只为给大家行个方便。”
  这价位,哪怕是兜里没多少钱的读书人都想买来囤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