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县衙的后院是小了点,但上班方便,吃完饭走两步就能去上班,没事儿的时候,还能溜回后院偷懒,很适合夏云林。
  花月容把新院子作为礼物送给老师,也是希望老师能对自家孩子照顾着点。
  “老师素有清名,不会收的。”
  夏文君再次拒绝了花月容的提议。贺老都混到这一步了,不会因为一点小钱,就折损自己的羽毛。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去庙外施粥,给你祈福……”
  “那不是养懒汉吗?县里的贫苦户,核实过后都有免税的政策,现在又没有闹饥荒,您施粥做什么。”
  夏文君提议道:“母亲要真想奖励我,不如给我买几身衣裳吧,还有啊,李十一郎的猫爪腰带好看,母亲让人给我做吧,还有霍长安背的带珍珠的小挎包,我也想要……”
  听到这些要求,花月容摸了摸耳朵,装作没听见。
  钱花在刀刃上,她不心疼,家里的孩子无论是买马,买书,花月容都会支持,但花在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上,她就没法纵容了。什么腰带、挎包之类的小配饰,夏文君箱子里不知道有多少,看到新的,就又想买了。
  “你跟你爹一样,天生享福的命。让你爹给你买,你爹的小金库最近又添了不少。”
  “添了多少?”夏文君打听道。
  花月容伸出手,给她比了个数,夏文君嘿嘿一笑,立马就转头跑去县衙找夏云林。
  搜刮完夏云林,夏文君第二天就背着个新挎包去贺老院里报道,当学生的,自然得跟在老师身边学本事。
  哪怕贺老现在精力不济,抽不了多少时间教她,光是看贺老带来的书籍,就够夏文君学了,更别说还有师兄指点。
  因为夏文君本来就足够自律和好学,贺老教学生的强度,对她来说不算什么,归家的时候,她的步伐十足的轻快。
  “夏六娘,好巧啊,没想到能在这儿遇上你。”
  夏文君停下脚步,客气的回道:“霍郎君,这么晚了,还不归家吗?”
  “正准备回去。但既然今日遇上了,那我就把这个诗送给你吧。那日贺老带着我们同游仙河县水渠,我回去就做了这首诗,原想请贺老斧正,又怕打扰到他。送给你正合适。”
  送诗,尤其是送高水平的诗,比送金银都更得人喜欢。谁不喜欢随着那些篇章名流千古?
  刚想请人做诗呢,人就自己凑上来了。夏文君赶紧伸手结果,这首诗第一眼给夏文君深刻印象的,不是霍长安华丽的诗句,而是他那一手绝妙的字。
  不用看诗,只看字,就能看出少年人的狂妄和意气风发。
  这首诗没提谁的名字,但却重点夸了仙河县的水渠碧流润野、星耀雪浪,用词极为优美,是首好诗,传唱开来,也是夏云林的政绩。
  贺老之前说了不拜师,很多外地跑来的小年轻也不缠他了。可他忽然收了夏文君做徒弟,开了这个口子,其他小年轻们瞬间就躁动了起来。
  不敢去贺老跟前乱来,像霍长安这样的,就打上了夏文君的主意。
  这首诗确实写得好,夏文君也投桃报李,非常懂事的表示,“你这首诗写得真好,明日我一定要带给老师看看。”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贺老本来就想收学生,不然就不会在意仙河县的纸价,也不会开口收自己做学生。
  虽然猜不到贺老此时的用意,但夏文君依旧很乐意帮忙搭梯子。
  “想来老师应该也会很喜欢你这首诗。”
  两人对视一眼,霍长安瞬间乐了,笑嘻嘻的给夏文君作了个揖,“那就多谢六娘子了。这首诗若能得贺老的指点,以后有事你只管吩咐。”
  “举手之劳而已。”夏文君回道。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霍家是豪商巨富,以后说不定还能合作呢。
  在夏文君眼里,霍长安的才华,很能拿得出手,给贺老推荐霍长安的诗的时候,她是真心夸赞。
  贺老看完却惋惜的摇头,“可惜了,是商户出身,不能参加科举。”
  听到‘科举’两个字,夏文君瞬间瞪大眼睛,一个大胆的念头忍不住冒了出来,停了十来年的科举,不会要重新开始了吧。
  第33章
  心里有了怀疑,夏文君看什么都觉得有鬼。比如贺老最近和人通信频繁,几位师兄整理的书籍,也多是科考相关……
  她之前以为贺老是未雨绸缪,现在发现,贺老其实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心里有了成算,才开始计划培养学生的事。
  前段时间拒绝那群小年轻的时候,态度太坚决,这次霍长安凑上来,贺老哪怕不太满意霍长安的身份,看在他资质的份上,也见了他一面,仔细考校了他的学问。
  他怕继续拒绝,伤了那群小年轻的心,让他们不敢往前凑就不好了。
  考校之前,贺老的态度还有些勉强,考校完后,贺老就对霍长安欣赏上了,连着让他进了几次院子,还允许他在夏文君上课的时候旁听。
  在贺老院前站了两三天都没得到的机会,就这么水灵灵的递到了自己跟前,霍长安二话没说,转头就给夏文君送了一个金银玉石攒出来的宝石花树盆景。
  “霍郎君,这太贵重了!”夏文君不敢收。夏云林贿赂王大人也就这个水准,她就是引荐了一下,甚至对方都还没能拜师,这礼她拿着烫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