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很多人都想拜何老为师,但又拉不下这个面子,看到有莽撞的年轻人尝试,他们就赶着来看年轻人的乐子了。
  夏文君打量了一眼站贺老门前的年轻人,发现他虽然站得端正,但偶尔却会小幅度的活动手脚,整个人的状态并不绷着,还挺松弛,甚至他眼神的余光还在打量周围的吃瓜群众。
  一看他那个样子,夏文君心里就有数了,她挽上夏云林的胳膊,把人往家的方向扯,“别等了爹,这人不会走的。要走他刚刚早跟同伴一起走了,不会自己一个人留下。”
  “不可能吧。他都站了一天了,还准备再站一晚上啊?这谁扛得住啊。”夏云林不甘心,不想走。他想熬到对方走了再走。
  “霍长安是商户子,有再大的才名,也不能科举,只能被人推举做官。他想往上爬,不对自己狠不行的。人家早就做好了站一晚的准备了。说不定还会晕那么一下,博取同情呢。”
  夏文君一边说,一边把夏云林往家的方向拉,“你这个年纪了,还真跟人家小郎君一起熬啊?明早你直接来看结果不就得了吗?”
  “那我就得惦记一晚上了。”夏云林嘴上这么说着,身体还是很诚实的跟着夏文君走了,他确实熬不了通宵,这个年纪,最重要的还是养生。
  走之前,他最后看了他的吃瓜对象一眼,发自真心的说道:“这小子心眼这么多,肯定拜不了师。贺老都没收你做学生,也不能收他。”
  第29章
  夏云林因为睡太晚,反倒没能早起,吃完早饭就只能去衙门点卯,处理公文。
  夏文君生物钟准时,按时起床,她离开的时候,也没憋住,为了路过贺家,还绕了一截路。她出门的时候,还把赵管家带上了,看了结果,赵管家还得回去跟夏云林禀报。
  此时天刚蒙蒙亮,路上的行人已经多了起来,但贺家门口的那个人,任然显得十分特别。
  夏文君牵着马缓步走过,目不斜视的从贺家门口走过。
  赵管家也一脸正经,跟着夏文君走了老远,确定对方听不到了,才小声说道:“他肩膀是湿的,应该是在门口站了一夜,身上沾上了露水。”
  “他居然真坚持住了。”夏文君也忍不住挑眉。她还以为这个霍长安会装晕卖惨,然后顺势赖上贺老。
  谁知道对方居然真老实站着,没搞小动作。和昨晚相比,今早霍长安腰间还挂了个水壶,显然是已经提前吃过东西,补充过体力。除了水壶,他腰间还插着两个狗尾巴草,状态比夏文君想象的还要悠闲。
  “这是个聪明人。”夏文君说着,又回头看了一眼。
  拜师玩心眼,贺老也看不上。最打动人心的,还是真诚。
  等赵管家回去说了这事儿,夏云林立刻就替自家孩子急上了,“虽然贺老说了,最近只养病,没有收徒弟打算,但万一呢?要不你也加入,让贺老看看你的诚意?”
  “都已经混到脸熟的地步了,再玩这招就过了。”夏文君不为所动,淡定的说道:“贺老能有这么大的名气,肯定不是那种会被架着走的人。”
  “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我都想替你去贺老门外站岗了。”
  夏云林急得跺脚,要不是贺老暂居在仙河县养病,他一个小小县令,平时都跟贺老搭不上话。好不容易机会到门口了,却够不上。
  自家的孩子没去,他也不希望别家孩子抢了先。
  但焦急的观望了两天,夏云林就乐颠颠的来找夏文君分享最新情报。
  “那伙年轻人都被贺老打发走了。”
  夏云林喝了一口茶,悠哉悠哉的说道:“守了几天,发现贺老确实不吃这套,贺老那边给个台阶,那伙年轻人就灰溜溜的走了。再这么站下去,那就是不懂眼色了。”
  “贺老本来就病的不轻。”夏文君说道:“要真把贺老气出个好歹来,他们可付负不起这个责。”
  要说贺老病得有多严重呢,倒也不至于,就是虚弱,之前在山上病了没养好,留了病根,需要慢慢养。
  这几天霍长安他们那群小年轻在门外站岗,贺老就从后门出去溜达。
  病得伤了元气,贺老脸上的沧桑感都更重了,到了外面就像一个普通的老翁。
  早在平安郡的时候,贺老就已经发现旱灾的猫腻,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他在外头的名声是挺清高,但要是不会谋身,他早死八百遍了,哪能混到如今这个地步。
  只要平安郡的百姓还在太太平平的过日子,他就没必要找事。和如今朝廷这情况,再换一批官员到平安郡,也不一定会更好。
  因为谎报旱灾的事情,他对平安郡的官员印象都不太好,可到了仙河县,发现情况大不一样,他对夏云林的观感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
  他也在朝廷做过官,他知道,有时候不妥协自己也得完蛋,至少夏云林真的替百姓做了事情。所以有时候夏云林来找他,他还挺给夏云林面子,会出来见客,陪夏云林说几句话。
  但交谈过之后,他发现夏云林人确实还不错,但肚子里是真没料啊,还不如夏文君这个做女儿的呢。
  问起水渠的事,夏云林一问三不知,全是夏文君回答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