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那咱们一起去?”
  “好,就一起。”
  一个人进城,实在害怕。还是得两个人一起壮胆。
  两个人特意换了身斯文的衣服,把自己收拾得人模狗样,才往仙河县的县城走。
  跟着夏文君抢李家的时候,他俩狐假虎威,嚣张得不行。但在路上听到大家议论张家李家被抢的事,他俩反倒老实了,低眉顺眼的听着。
  “那群土匪实在是嚣张。不仅抢了李家的粮食,还血洗了李家!李家现在可惨了。”
  “啊?血洗?”丁大壮忍不住发声,“不可能吧?”
  他们也没下狠手啊。
  “怎么不可能。你这小后生,还是见识太少了。银江郡出来的,都是杀人放火不眨眼的狠人,都把朝廷命官挫骨扬灰了,你还指望他们对普通人手下留情?”
  “现在我这心里啊,提心吊胆的。就怕哪天半夜,村里被那群土匪给洗劫了,索性直接带着家小来城里投奔亲戚,躲一阵子。”
  “因为这事,程县令都吓病了。”
  “啊?吓病了?”丁大壮再次出声,“这不可能吧。”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银江郡的官员,被叛军都弄死完了。程县令能不害怕吗?”
  丁大壮惊讶的捂嘴,他们也没干啥啊。就下山抢了点钱粮,准备过个好年,事情怎么就能闹这么大呢。
  被吹嘘叛军的八卦捧迷糊了,这下丁大壮也不怕了。
  等到身边没有外人,只剩赵猴子的时候,丁大壮就忍不住兴奋的问道:“猴子,你说大当家有没有可能,真带我们去把县城打下来!”
  “你疯了吧。”赵猴子一脸震惊,“我们寨子才多少人啊。人家程县令,怕的根本不是我们,怕的是银江郡的叛军主力。我们纯属是沾了个光而已。”
  “我想一下还不行吗?”丁大壮小声嘟囔。
  他们原本是想去找珊瑚,但正巧,夏文君也在仙河县这里办事。
  因为流窜的叛军,仙河县的土地价格,达到了近三十年的最低谷,还有成片的土地卖,夏文君觉得价格合适,就过来看地买地了。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大当……咳咳,六娘子您也太忙了吧。”
  “闲着也是闲着。总得找点事情来做。”夏文君放下手中的账本,问道:“不是不让你们随意进城吗?这次来,是有什么事?”
  虽然干坏事的时候,大家都带了面罩,但谨慎起见,夏文君还是不太乐意在城里见山上的人。
  “孙九他们回来了,还带了五十二个俘虏,男女老少都有。我们来问问您的意思,是留下还是赶走。”
  “老实的话,就都留下吧,以后有用。”夏文君抿了口茶,淡定的说道:“本来打算让你们过个好年,年后再通知你们的。但你俩既然都来了,那我就提前跟你们说了吧。过了正月十五,城里会出兵剿匪。”
  听到这个消息,丁大壮和赵猴子两人,瞬间就汗流浃背,腿都软了。
  夏文君瞄了一眼他俩头上的冷汗,呵斥道:“慌什么。是我父亲带队。”
  听到这话,丁大壮两人的腰一下子就站直了。
  第17章
  丁大壮和赵猴子两人不太明白,剿匪的事怎么会是夏家的人去做,但看了眼气定神闲的夏文君,他俩也就不多问了。
  大当家做事,自有她的道理,他们只管听着就行。
  想到山上新来的俘虏,赵猴子试探的问道:“那群新来的俘虏,是不是养到正月十五,就正好推给剿匪的官兵,算是给剿匪的事情有个交代?”
  丁大壮听了,不由自主的夸道:“这主意好。”
  “好什么好?乱出什么馊主意呢。”夏文君无语的把茶杯放下。
  这行事作风,搞得他们寨子一点也不像什么好东西。
  “银江郡乱象频出,人命不值钱。平安郡的人命还是值钱的,你俩知不知道,我买五十个人,要花多少钱?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把人训老实了,夏文君才把要求一条一条的说清楚,让这两人按要求办事。
  说模棱两可的官话,让下属揣摩的事,夏文君是一点也不敢干。就怕说不清楚,山上的那群莽夫瞎搞。
  到时候别说什么报答活命之恩,闯出祸事来,不把她供出来,就已经不错了。
  “你们走的时候,山上的那些草棚子,别拆。有余力的话,再多搭一些窝棚,灶也再多搭几个,尽力营造出一种有上千人生活的痕迹……”
  “就留个空巢就行了吗?”
  “够了。寨子是在银江郡内,平安郡的官兵剿匪,不敢太过分。郡守大人虽然动用了正规军,也只是简单的表个态,不敢和银江郡硬碰硬的。真把银江郡的叛军招惹过来,别说县令吓到生病,郡守也得吓病。”
  县衙虽然也有武装力量,但满打满算,也就四五百人,面对‘上千人’的流寇,也只能向郡城求助。
  王大人急着向朝廷献祥瑞,想赶紧把事情平息下来,营造平安郡祥和的氛围,立刻就帮忙调了三千的驻军。
  只是现在大过年的,见血不太好,要动手,也得年后去了。
  银江郡的叛军太过凶狠,仙河县的程县令原本就打算走关系,调到郡城。抢劫的事情一出,他立刻就急上火,又急又怕,给自己折腾病了。病得还很严重,不得不退位。
  他这一退,打点到位的夏云林,可不就上位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