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说错了说错了,是六郎。六郎大哥是我们见过最厉害的人。功夫太好了,以后肯定能当大将军……”这两个孩子机灵活泼,之前那瘸腿和有气无力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夸起人来,中气十足。
  嘴甜的孩子谁不爱,哪怕知道那是客套话,夏云林也开心的给了他俩一人一块枣泥酥。
  拍马屁的声音一下子卡住,俩孩子结结巴巴的问道:“给我们的?”
  “吃吧,山上露气重,再放两天得放坏了。”
  两个孩子这个时候,反倒说不出什么拍马屁的机灵话了,呆兮兮的低着头,啃了小小的一口枣泥酥。
  夏文君做在一旁坐着,盯着俘虏们用石头垒灶台,眼神的余光却没离开夏云林,看到他给小孩点心,会心一笑。
  想当年,她还直咧咧的问过母亲花月容,为什么选择夏云林,在她看来,夏云林根本没有上进心。
  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因为夏云林善良。
  她母亲花月容也是个极其努力的人,但花家不过是个杀猪宰羊的屠户人家,实在说不上体面。花月容虽然想办法让自己读书,又费尽心思结识读书人家的女子,扩大交际圈,但想做世家妇,也难如登天。
  哪怕她生得花容月貌也不行。世家子只想跟她玩玩,娶她做妾。
  夏家就算落魄,夏云林为了娶她,也在家里做了好大的抗争,被他大哥揍得躺了半个月。其他人,可做不到夏云林这个地步。
  刚嫁入夏家的时候,花月容为了站稳脚跟,连着生了三个孩子伤了身体,夏云林反倒宽慰她,家中三个孩子够了,再多以后分家的时候,孩子就分不到什么家财了。
  为了不伤妻儿的心,夏云林后院也是干干净净。所以花月容对自己的夫君非常的满意,夏云林要是上进,哪会娶她这样家世的女子。夏云林已经是她的最优选择了。
  她已经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比她当年更好的条件,按照花月容的期待,她生的孩子,以后肯定会比她做得更好。
  可惜的是,她生的好大儿夏文博太像父亲,小时候被夏云林抱着去参加了太多八卦聚会,读书的时候,听到夫子讲课文,他瞌睡就来了。听到夫子讲当年的求学过程,还有游学经历,夏文博就眼神发亮。
  吸取经验,二儿子夏文轩,就不让夏云林带出去玩了,结果花月容带孩子去舅家的时候,被舅舅带歪,不仅不爱读书,还练了一身的腱子肉。
  到了夏文君这儿,花月容不仅不让夏云林带去参加那些乱七八糟的聚会,还不怎么带她去舅家。
  所以这次花家孩子满月,花月容只带了两个儿子,把夏文君留在家中。夏云林因为着凉咳嗽,也没跟着一起去。
  这就搞得一家五口,分隔两地。
  不止夏云林担心在外的母亲和兄长,夏文君也担心。
  心情不好,夏文君说话的语气也不会太温柔,冲着灶台边上的黑疤妇人喝道:“疤二娘,你干什么?让你做饭,你拿糠,想给马下料啊你?”
  “我这不是做饭吗?”疤二娘小心翼翼的辩解,“这糠挺细的,我以为是给我们吃的。”
  夏文君没好气的提醒,“石头边上放着磨好的粗面还有米。”
  她出城的时候特意多买了些的粮食,最近乱民闹事,粮食价格也在涨,这钱花得夏文君心疼。
  不过她也知道,这钱不能省。这都是替自己买命的钱。
  疤二娘在夏文君的指挥下,从口袋里往外舀粮食,舀了一勺又一勺之后,她那小眼神总是忍不住往夏文君身上飘,等着夏文君喊停。
  她也是没想到,这伙土匪住得破破烂烂,就几个帐篷,还比不上她们村里的草房,本来以为是个很落魄的团伙,没想到还有能吃饱饭的实力。
  “你做饭看我干什么?看锅啊!”夏文君被看得无语,只觉得这新下属用得实在不顺手。
  对自己人,夏文君一直都挺大方,能给的奖金福利都会给,想让人干活,不给钱怎么行。
  她只是卷了点,又不是敲骨吸髓的周扒皮。不让人吃饱饭,就不是夏文君能干出来的事。
  等把半麻袋的粮食舀空了,疤二娘才后知后觉,忐忑的看向夏文君。
  看夏文君没反应,她又继续忐忑的烧火,忐忑的摘菜……
  直到她听到夏文君和夏云林的说话,才回过神来。
  “好大一锅饭。你这大铁锅,还真派上用场了。”
  “没有油水的话,一个壮丁一天的口粮差不多得两升,我们近三十个人呢,不煮多一点不够吃。”
  听到这些话,疤二娘嘴巴微张,除了农忙时节,她家哪有这待遇啊。
  如果跟着这伙人能吃饱饭的话,替人卖命也不是不行。
  疤二娘紧张的搓了搓手,决定再观察观察。
  她的想法倒是简单,就为了吃饱饭。夏文君他们这群人,想的却是怎么回家。回平安郡才是目的,混入流民招揽人手,只是过程。
  山下没人路过,没有打劫的对象,夏云林窝在山上,闲得都快长毛了。
  “儿啊,柳树坡,红雀山那些地方聚集了那么多流民,我们得招揽多少人手才回得去?”
  “现在人手还不够,至少手下得有个百来人,回去才安全。”
  夏云林惊讶了,“这么少?”
  “够用了。等我们这边招揽的人够了,就去散播朝廷已经派兵的谣言,或者怂恿他们去找银江郡城的麻烦。手里没粮食,又可能面对朝廷官兵的搜剿,逼急了总会有所行动。都去惦记银江郡城了,回平安郡的路上就没多少流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