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欺君之罪> 第212章

第212章

  任何一技之长,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救命,在县衙的不断宣传下,子女学了回去教父母,一人学教全家的情况屡见不鲜。
  方静宁笑道:“待生产后,我和阿姐也打算去为百姓上课。”
  方四老爷失语半响,方才磕巴道:“甚、甚好……你这是做大善事呢,我定要去看看……”
  隔日,许活抽出空,陪同方四老爷前往马家旧宅,免不了路过新县学。
  新牌匾已经挂上,大门完全敞着。
  方四老爷一瞧见牌匾上【县学】二字,便道:“这不是你的字迹吗?”
  “是,方四叔好眼力。”
  从他到来,许活便开始称其为“叔”。
  方四老爷瞅了好几眼,“好似没学子……”
  “还未搬过来,这是前任县令的宅子,做县学前得修整,且先生尚空置着。”
  方四老爷自然听过前任县令的恶事以及此地百姓对新县令的吹捧,对前者越是恶,对后者便越是喜。
  两人没走多远,便瞧见人群聚集,大大小小,全都老老实实地蹲着,手里拿着个小树枝,在地上鬼画符。
  人群前面,是一个衣着简朴的貌美女子,头上只有一根木簪束起发髻,手里拿着一根一头裹着布头的碳条,在大块的木板上一笔一划地书写。
  方四老爷打眼一瞅,便知道那女子身段极佳,可许是对方神色太过认真,所做乃是教化之事,便起不了什么污秽的心思。
  许活站定,没有靠近,不疾不徐道:“此处宅子,亦是马家旧宅,先生们和护卫们分住前后,之所以在此教授百姓,是因为先生们皆貌美,恐有不长眼的闹事骚扰,护卫们在此,宵小不敢冒犯。”
  方四老爷又瞧了一眼那女先生的脸,然后赶紧收回来,干笑,“有理,有理……”
  “在外有教无类,百姓中若有天赋出众者,会带进宅子里专门教导,兴许数年后仁县会学风蔚然。”
  许活和方静宁便是要打破贫富读书的壁垒,即便日后她不在仁县了,多一个秀才多一个举人,更甚者有此地学子金榜题名,都会给此地带来巨大的变化。
  方四老爷哑口不言。
  他终于意识到,许活每一步都有计划,不止三年,也不只是为了政绩和升迁,她……是真的想要为百姓们做些实事。
  ……
  方四老爷来仁县的第四日,顾笑舟到了。
  他没有家世依靠,比许活要落魄很多,而定襄县的商户,临近边境常年受侵扰,自身难保更遑论赚钱,架着几辆牛车停在仁县县衙,也都颇为寒酸。
  许活亲自出来迎,见金珠也来了,立即派人去后宅知会方静宁,然后为顾笑舟和方四老爷互相引见,便带着他们去书房单独说话。
  连县丞则是安排商户们在县衙外停牛车,然后招呼他们进县衙喝水。
  挺着大“肚子”的方静宁和小荻等在后宅门中,与顾笑舟和金珠见礼,便带着金珠去后院。
  金珠十分的热情,边走边捧方静宁,夸得句句不重样,一张嘴噼里啪啦不停歇。
  许婉然在亭子里等她们。
  金珠见到她,又是一通夸赞,花样极多。
  小荻忍不住悄悄瞧她,实在想象不到顾探花的夫人是这样能说会道的性子。
  方静宁和许婉然虽意外,却并不会因此觉得夫妻俩不般配,客客气气的。
  金珠奉上她的见面礼,“上次见许县令,得知夫人有孕了,我便亲自在全县换了布头,缝了个百家被,洗了许多遍,还用艾草熏过,绝对干净,不过布料糙,您不介意可以压在床褥下,一样保佑孩子。”
  方静宁不嫌弃地亲自接过来,好奇地打量:“我娘家没有这习俗,我倒是头一次见到百家被,既是好寓意,届时一定会用。”
  许婉然也温声夸道:“陆夫人这女红真好,针脚细密。”
  金珠笑得见牙不见眼,极爽利,“大娘子这可是折煞我了,我自小爱扒拉算盘,女红若非我娘压着我学,是极不成的。”
  许婉然轻笑,“看来陆夫人算盘打得极好,陆大人得夫人这样的贤内助,定然如虎添翼吧。”
  金珠骄傲,“那是自然,他这种读书人不屑与铜臭为伍,岂能有我通钱道。”
  方静宁和许婉然对视一眼,随即含笑道:“如今陆大人怕是希望铜臭不断吧,咱们皆是想为百姓做些实事的,钱财的好处再清楚不过,哪里还会嫌臭。”
  这县衙虽然比定襄县衙阔气多了,方静宁和许婉然却没有仆从成众,也不傲慢瞧不起人。金珠笑容更真诚了几分,附和她:“是极。”
  她们三人这里其乐融融,书房里,许活三人气氛却微妙。
  许活坐在书案后的主位,顾笑舟和方四老爷对面而坐。
  由于仁县和定襄县挨着,物产基本相同,许活便请顾笑舟先说。
  顾笑舟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方四老爷在许活的主持下,也以商人的阅历告诉二人是否有价值,南边儿的需求几何,价钱几何,能不能得利,得几分利……
  基本上没有遮掩。
  许活问:“双方可能互利互惠吗?”
  方四老爷诚实道:“其实并不是不能做生意,不能盈利,是此地不稳定,很多商人不愿意冒险,开铺子也无法保证货源。”
  谁也不想开个铺子,三天两头有人打劫,还不一定能收上来货,擎等着血本无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