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欺君之罪> 第73章

第73章

  一身威严的许伯山板着脸道:“你若做了,便没有穿不出去的。”
  文氏怔了怔,红光满面道:“怪我不体贴了,做,回去便做。”
  郑氏又噎一嘴:“……”
  真是腻歪极了。
  但文氏都要做,她不甘人后,也笑着对二老爷许仲山道:“那我也给老爷做一件。”
  许仲山却不给面子,“你做的哪有绣娘做得好,省了吧。”
  郑氏:“……”
  气死个人!
  方静宁的一颗心,提起又落下,反反复复,总算是落到了一个实处。
  许家人原是这样的……
  敬茶后,一家人用早膳,老侯夫人发话,不用方静宁这个新媳妇伺候一桌子人。
  郑氏不甘,“这是规矩……”
  老侯夫人不客气,“侯府啥时候立的规矩?我当初可没让你们伺候。”
  郑氏只得咽下去。
  正院的早膳,也是面食,以老侯夫人的口味为主,稍微软烂些,口味也更重些。
  方静宁吃不惯,筷子夹得不勤,小口小口地慢慢吃着。
  武将之家,从老侯夫人到许伯山、许仲山兄弟,再到许活,吃饭的礼仪是有的,可都吃得快且口大。
  文氏多年下来受府里的影响,也从慢条斯理变得痛快了些。
  更不要说郑氏本来就是武将之女。
  方静宁悄悄观察着众人,入乡随俗,暗暗改变了用膳的节奏,却苦了自己。
  她没吃几口,胃便有些不舒坦,心里又不禁骂自己“娇气”。
  这时,一只修长的手出现在她眼前,端走了她那碗面。
  方静宁的视线跟着那只手,看向手的主人。
  许活并没有看她,换了一碗汤,搁在方静宁面前,随口道:“慢慢喝。”
  方静宁捏起勺子,慢慢喝了一口汤,从口中一只暖到胃和四肢百骸,嘴角不自觉地挂着甜蜜的笑。
  老侯夫人和文氏含笑对视。
  早膳后,老侯夫人询问许活今日做些什么。
  许活得了几日假,一直到方静宁回门那日。
  她回答道:“耽搁几日的课,不可懈怠,荣安要在书房读书。”
  老侯夫人面露不满,“怪道朱家小子说你不知情识趣,新婚头一日,你还一个人待着,倒是陪一陪静娘。”
  许活看向方静宁,眼神里似是在询问她是否需要陪。
  方静宁连忙道:“不用耽误世子读书……”
  老侯夫人语气不容置疑:“书什么时候都能读,不差这一两日。”
  方静宁为难地望向许活。
  许活没有再拒绝,默认了。
  两个人返回芦园。
  路上,方静宁善解人意道:“世子尽管专心读书,不必陪着我,若是祖母问起,便说我们一直在一处……”
  许活摇头,“无妨,祖母说的是,读书不在一时。”
  于是,两人回到芦园后,许活便领着方静宁一起进了书房。
  既然新婚,一个人待着不妥,那就两个人各自待着。
  许活道:“这里的书你随意看。”
  方静宁环视偌大的书房,嗅着书香墨香,整个人仿佛鱼入水一般惬意。
  她的视线停在书案上突兀的木箱上。
  许活身形一滞,“这个不行。”
  方静宁没多想,点头。
  许活若无其事地走到书案处,将箱子搬到书案下,隐藏。
  第32章
  方静宁是许活的妻子,她成为了平南侯府的一份子。
  身份和角色的转换,她便成了许活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因为这个前提,许活善待她、包容她,但她不认为方静宁只能是一个妻子,一个内宅妇人,她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人。
  既然独立,方静宁未来的生活可以有她,也可以不只有她。
  许活自律,且心中向来没什么缠绵悱恻地儿女情长,一心向她心中的目标坚定践行,很快便心无旁骛。
  而方静宁见许活果真不理她了,当没她这个人似的,愤愤地腹诽:果真是没情趣!
  她在这陌生的环境里,思绪繁杂纷乱,一会儿想起敬茶时婆母郑氏那些话,心生黯然;一会儿想起李嬷嬷的话,不免神伤;一会儿又想起许活昨夜的话,出了神。
  人极易受到环境和身边人的影响。
  方静宁盯着专心致志的许活看了许久,心绪渐渐趋于平静,重新将注意力转向排列的书架,放轻动作,走过去。
  书架上密集摆放的书有分类,方静宁缓缓移步,时不时拿起一本翻看。
  她听进了许活的话,但也随着自个儿的兴趣,选了一本讲史的书,四下一瞧,坐到了窗下,看着看着便入了迷。
  巳时中,书房外响起清脆的摇铃声。
  这是婢女们摇的,既能提醒许活时辰,又不会吵扰到她。
  许活从书中抬眸,入目是书房中从未有过的一幕。
  方静宁侧坐在罗汉榻上,一只手肘轻轻搭在榻案上,上半身微倾,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脚尖点着脚踏,整个身子形成一个曼妙的弧度。
  窗子撑开,阳光泻进来,和风轻轻拨动她的发丝和步摇。
  方静宁太过专注,没听见摇铃声,手指捏着页角,缓缓翻了一页。
  美如画卷。
  许活从没这么仔细地看过一个女子,此情此景,脑子里却浮现出这一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