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鸿薪王认为,如果将军们能应付得了,就不需要墨珣再上阵了。
  鸿薪王的想法有那么点儿卸磨杀驴的意思,但却是从上位者的角度考虑的。
  现在,整个征西大军都对墨珣的名字如雷贯耳,甚至于“墨珣”这个名字在他们心目中就是一个“打胜仗”的代名词。如果再让墨珣上场,让征西大军对墨珣产生了依赖,那于整个大周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
  功高盖主一事尚且另说,最最重要的是,万一给士兵们营造出一种没有墨珣就不能打胜仗的错觉就糟了!
  鸿薪王向牵复帝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立刻便得到了牵复帝的赞同。
  而此举,正中墨珣下怀!
  墨珣从雅砻军营回来了之后便功成身退,安安静静地跟在牵复帝身边。
  “话说,那个墨珣不是领了命去到雅砻军营策反雅砻联军里头其他部落的人吗?”
  “是啊是啊!”
  “可是这么长时间了,雅砻军营那边也没有内讧的消息传出来,这几天不还是那些部落的人在跟我们打!”
  “说的是呢!难道墨大人其实根本就没有进到雅砻军营?而是随便找了个什么地方溜达了一圈就又回来了?”
  “哎,你别说啊!我觉得很有可能啊!不然他怎么能那么快就回来了!”
  “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
  墨珣:说别人闲话还特意选在离别人帐篷不远的地方,嗓门还大得离奇,简直就是怕别人听不见。
  墨珣刚才是打算转身就走,但他刚要迈开步子,就听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声音。
  这个声音就是此次谣言的始作俑者之一。
  之前,墨珣乍一下在军中听到这种不利于自己的言辞时,还稍稍留心了一下。
  当时墨珣就注意了那三个围在一起的小都统。
  这三个人可就厉害了,哪怕墨珣跟他们没有什么过深的接触,却也从姜伟平那里听到了关于他们的“丰功伟绩”——这三个人在军中呆的时间很长,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升迁。又因为朝廷重视科举,对于像姜伟平这样武举出身的武进士更是优待,是以,姜伟平一到军中,官衔就比他们高……这三个人表面上与姜伟平称兄道弟,暗地里却像现今一样,不住地散播谣言。
  姜伟平一开始他还没发现是这几个都统所为,只认为是对方看好了自己,才与自己交好。
  甚至于,姜伟平第一次听到这个谣言,还是这三个人之中的其中一个说给他听的。
  当时,对方还好好地宽慰了姜伟平几句,说是因为他能力出众才会遭人妒恨,让姜伟平不要放在心上。
  姜伟平跟墨珣说起这事的时候已经没有当初那样的气愤了,反而还跟墨珣开起了玩笑,说是对方有一点说得没错,确实是因为自己能力出众,才会遭人妒恨。
  正是因为对这些人那么一星半点的印象,墨珣原先想要离开的步子一顿,干脆就大剌剌地站在这里听了。
  反正,散播谣言的人都不怕了,他这个当事人避什么避啊?
  第428章
  “都统,我觉得墨大人还是有一定本事的, 至少那手射箭的功夫, 军中肯定没人比得上。”
  “这是自然!能把‘震天弓’拉满, 我就敬他是条汉子!”
  墨珣:那我还要感谢你咯?
  ……
  墨珣犹如老僧入定般在这里又站了一会儿, 一边听一边腹诽, 只觉得这个都统……留在军营里好像有些可惜了。凭他的脸皮和心计,如果当初宣和帝能提拔他,将他放到雅砻去当个内奸, 就凭他这么个一边埋汰人,一边又要把人捧一捧的本事, 恐怕还真没多少人会认为是他传的谣言。
  墨珣仔细想了想,今日, 从自己听到这几个人说话开始, 似乎就不是他这个都统先挑起的, 反而是他身边的小兵一个劲儿地说个没完。那几个小兵大概是发现了这个都统闲来无事就爱听一些闲言碎语, 这才想借着这个跟都统打好关系。
  只可惜, 被人利用还不自知。
  其实, 只要墨珣愿意,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气息隐藏起来。气息被隐藏了之后, 只要对方不正儿八经地朝着墨珣所在的方向看, 哪怕只是随意瞥了一眼,都不会意识到这里站了个人。
  但是, 墨珣凭什么要白白站在这里被人骂呢?
  所以, 墨珣非但没有收敛气息, 反而将自己的气势完完全全地散发出去。
  墨珣的存在感太强,几个还在说闲话的人顿时便觉得犹如芒刺在背。
  也不单是他们几个,就巡逻的士兵也被墨珣吸引了过来,一小队人齐齐整整的,过来刚要喊一嗓子,问问墨大人在这里做什么。就看到墨珣回过头,对着他们比划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领头的士兵立刻抬起手,又将张开的五指握成了拳。
  这下可好,一整个巡逻小队的士兵齐齐地站在了墨珣身后,跟墨珣一起听别人在说墨珣坏话了。
  墨珣听得面露笑意,玉树临风地站在那里巍然不动。
  巡逻的士兵倒是觉得有些尴尬,大周的军营之中,自然都是大周的士兵了。而这个墨大人,自从到了边关之后就立下了多少功劳啊!就连雅砻都怕了墨大人,还派人给墨大人下毒了!
  更何况,在此之前,他们这些士兵心里早都已经被国破家亡的绝望填满了,可自打皇上御驾亲征,带着墨大人来了之后,大周的情况就一天天好转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