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不过既然有人来报信,他自然也就得细细问个清楚。
  中年哥儿说,画像上的那个人,他曾在赵家的庄子外头。
  蔡炎恩又追问了一句,才知道这个中年哥儿所说的赵家庄子并不在京郊,而是在奉阳。
  奉阳离怀阳不远,在昌州里临近蓟州的地界上。
  面对蔡炎恩的时候,这个中年哥儿一直显得十分慌张。
  让蔡炎恩只看一眼就觉得古怪,然而,待他转念一想,有些平头百姓见到了当官的,确实心里发怵。有的百姓被带到衙门里头,还不等蔡炎恩开口问呢,只要惊堂木一拍,对方就吓得全招了。
  现在,蔡炎恩姑且听着。
  如果这个哥儿说的是真话,那固然是好。他们可以按照这个哥儿提供的线索,一路查过去,也比现在这样毫无头绪来得强。
  如果是假话,一方面,或许是这个哥儿想要来骗取赏金;而另一方面,在这么个节骨眼子上会派人来误导官府查案的,那必定是心里有鬼的人!
  所以,不论这个哥儿说的话是真是假,于官府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
  这个中年哥儿一直问蔡大人什么时候能兑现朝廷的承诺,将赏金给他。
  然而,在蔡炎恩没能够肯定这个哥儿所说的话是真是假之前,只得先将他安抚下来。
  这个哥儿又壮了壮胆子,问起了什么时候能查出真假,他也害得回家干活呢。
  蔡炎恩没敢放人。
  万一这个哥儿说的是真话,那他今天进府衙的时候,已经有这么多人看到了,他也算是一个证人。这么贸然放他回去,被幕后元凶知道了,干脆痛下杀手,那岂不是死无对证了?!
  蔡炎恩是好说歹说,才把人留了下来,有派了人将他保护起来,只说等到查实之后,便可以让这个哥儿回家。
  中年哥儿本来只想着来拿赏钱,却没想到现在还被强行留下来。单看青|天老爷的意思,那就是要把他关起来了!
  中年哥儿后悔得不行,直说不要赏钱,人就要往外走。
  蔡炎恩赶紧命衙役将人拦住,好说歹说才把人留了下来。
  但这个哥儿直说不放心家里人,倒叫蔡炎恩一起把他家人都接了过来。
  这个中年哥儿是逃难来的怀阳,按理说是进不了城的,但他是跟着一家老小到怀阳投奔亲戚的,又不一样了。
  早前京里还没有完全戒严的时候,中年哥儿一家就已经到了怀阳了,这会儿还真揪不出什么毛病来。
  蔡炎恩命人将这个哥儿的亲人都带了过来,却发现这个哥儿的夫君一直躲在府衙外头。
  原来,见过那个死士的并不是哥儿本身,而是他的夫君。只是,他夫君想要领那笔赏钱,却又不敢到府衙来,那哥儿便细细问过了他夫君,知道确有其事,这才壮了胆子进来报信。
  这其中的情况,蔡炎恩是懒得去计较,总之,不管来报信的人是谁,只要情况属实就行。
  蔡炎恩一边让人查了这个哥儿以及他一家老小的户籍,一边派人到奉阳去查证。
  这个哥儿的一家老小的户籍确实没什么问题,都是些寻常的百姓。而且,看他们这个胆小怕事的模样,应该也不会是幕后元凶派过来误导官府查案的,充其量就是想来骗点钱花。
  因为奉阳并不属怀阳府管辖,蔡炎恩的手也伸不了那么长,便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告知了刑部尚书,而刑部尚书干脆就把事情报给了宣和帝。
  宣和帝每日都要询问这件事的进度,他们总不能什么都没查到吧?
  如果是寻常的事,蔡炎恩恐怕没这么容易把自己知道的消息与刑部共享,但现在两个衙门同在一条船上,在这种紧要关头还互相拆台,到了皇上那边也不好交代。
  宣和帝此次对“锦硕王被刺”一事十分重视,给了刑部尚书与怀阳府尹非传入宫以及直接面圣的资格,相当于是关于“锦硕王被刺”一案所有的消息不需要再经过别人,而是直接由蔡炎恩及刑部尚书当面汇报给宣和帝。
  因着没有被拿到早朝上说,墨珣倒是对这整件事的调查进展并不了解。
  等到刑部当真查到了点儿什么,宣和帝才在早朝上发了难。
  来领赏钱的中年哥儿所说的赵家庄子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但因为蓟州地动,导致了官兵赶到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了。
  经过多方的询问和勘察,倒还真让刑部抓出了些苗头。
  奉阳赵家,可不就是畅贵君的本家旁支?
  而畅贵君本名赵临畅,赵家的本家起源于滇域的“绿泸”。
  种种迹象表明,畅贵君与“锦硕王遇刺”一事有关。
  为防止京里的那个中年哥儿撒谎,刑部还在奉阳当地找了不少的百姓和庄稼汉来问,倒是确确实实地证明了这里是赵家。
  只是,当刑部的人拿出画像的时候,倒也没几个能认得的。
  那两个最好认的死士没人指认,而其他的死士面上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确实不大好认。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刑部多番查问过后,才一个瘸腿的汉子指认了那个与中年哥儿认的同一个死士。
  原来,这个死士曾为赵家的护院,而这个瘸腿汉子的腿,就是被这个死士打断了的。
  这下倒说得通了。
  那两个脸上有着明显记号的死士,大概也是知道自己太好认,所以不怎么外出,倒没什么人见过。但被指认的这个,仗着自己相貌普通,没人识得,这才敢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