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墨珣活的时间可比这个石头长多了,只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然而,墨珣一声不吭,只是跟在其他的大臣们身后草草看了几眼。
按照这个石碑上的刻痕来看,这个石碑恐怕是在当初水灾的时候就已经被埋下了。
水灾的那段时间,也是有灾民想要涌进怀阳城,但却也是被拦了下来。
当时也有人刻意在灾民之中散布谣言,但却被因为朝廷的种种举措而被压制住了。
石碑在这个时候露出来,恐怕是之前的那伙人是打算抓住这个机会。
正好这次又一连串发生了几件事,确是比上一次的时机更好!
墨珣是一发现这个石碑作假,当即就发现了这件事的异常之处。
石碑的异常,不消墨珣说,宣和帝就已是心知肚明了。
就算没人提出异常,可宣和帝本来心里就有所怀疑什么,自然就没那么容易去轻信。
地里出现石碑,那与日蚀、月蚀完全不同。
至少,日蚀、月蚀这种,在宣和帝看来,那是做不得假的。但“地里出现石碑”这种……宣和帝不信。
更何况,宣和帝的朝臣又不全都是酒囊饭袋,倒也将自己心中的疑惑全都说与宣和帝听。
再者,朝臣之中亦有些有识之士,在细细检查过之后,便也将自己观察到的说了出来。他们虽然没能像墨珣那样,直接从时间判断出差别,但却也从雕刻的手法上说出了些不对劲来。
如果真是上天给的石碑,何至于刻痕如此粗糙?
还有,上头的图案说篆不是篆,说金不是金,还真就像稚儿随意涂鸦的……
莫说是宣和帝不信,就是在朝臣们将自己发现的疑点一一提出来之后,竟也觉得这个石碑越看越不像是什么上天示警了。
然而,安排这个假石碑的人,本来也就没想着让宣和帝和文武百官相信,只需要大周的百姓相信就可以了。
第354章
大周的国书被快马加鞭地送往了雅砻, 而雅砻的大王在看到了大周的国书之后,也是气都不打一出来。
诨右图有那么多的后妃,就没有哪一个是像大周这个翁主这么麻烦的。
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就是叫大周翁主出来跳个舞, 给大伙儿助助兴, 他也不肯。
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这个不会, 那个也不会。
时间一长, 新鲜劲儿一过, 诨右图也就不想再搭理他了。
然而,完全不搭理大周翁主还不行!他还会跑到自己面前来控诉。
而且,他还尽给自己惹事!
娶了个大周翁主,那跟娶个祖宗没什么区别了。
偏偏大周的翁主与他娶来的别个不一样, 既不能换, 也不能送,只能放在宫里当宝贝供着。要是大周翁主能安安份份地呆在后宫,那诨右图还没这么烦, 主要是这个翁主自己非要跟他后宫的那几个分个高下。非要按照大周的规矩, 让其他的后妃到自己跟前伺候……
在诨右图看来,既然大周的翁主已经嫁到了雅砻, 那就是他们雅砻的人了, 当然应该按照雅砻的规矩办。
诨右图作为雅砻的大王, 极其不喜欢大周翁主成天将“大周”挂在嘴边。大周翁主越是以大周压人,诨右图对他的厌恶就多上一分。
大周翁主贵为雅砻王后, 大多数的雅砻后妃见着他都是敬重、避让的。再加上,所有的雅砻后妃都知道,这个大周的翁主其实并不受大王的宠爱,而且瞧着也是很没用的样子,倒也没什么非得刻意去惹他。
但大周翁主也不是个安分的人,别人不去挑衅他,他反倒觉得别人是怕了他了,非要将人叫到眼前立规矩。
诨右图还没当上雅砻大王之前,就已经娶了好几个妃子了。甚至,诨右图最大的那个儿子都已经娶了夫了。
这个大周翁主一来,直接成了王后不说,还非要到诨右图还在当王子时的夫郎面前耀武扬威。
本来后妃们对这个王后是处处避让,处处忍着。但王后大概是以为旁人不去招惹他,便是怕了他,所作所为便越发没有顾忌了。
忍着忍着,后妃们慢慢发现,大周似乎根本没有派人来过问过这个翁主,便当这个翁主在大周其实根本就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受宠。
虽然涂察克带着这个大周翁主回到雅砻的时候,还说这个翁主是大周帝王最宠的儿子,现在看来,也不尽然了。
如此一来,谁还会再忍受这么个王后?见了面,只要基本的礼数不出错就行,尊敬什么的,那就不要想了。
雅砻的王子们继承王位其实并不是按照长幼和嫡庶,反而是能者居之。
所以,诨右图原先的王妃才会忍下了这样一份屈辱,让大周翁主入主后宫。然而,这样的忍让也就只到大周翁主将害得一位后妃落了胎为止了。
雅砻这边的汉子与大周也有些相似,大都是不管后宅的事的。诨右图作为大王,自然也不怎么管后宫的事。而宫里的人,只要是没闹出人命的,也没谁会把那些琐碎的事说给诨右图听。
是以,直到王后死了,在诨右图的印象之中,也还是觉得王后十分不可理喻。
然而这会儿,收到大周的国书,这满纸的质问,直把诨右图气得够呛。
病死的就是病死的,非给说成是被害死的,这不是颠倒是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