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此时虽是国宴,但在场的人数众多,墨珣倒也不觉得他能够警觉到发现是自己投去的视线。
  坐在墨珣身边案几的同僚见原先的节目被撤,自然也就开始小声地交头接耳起来。待见到墨珣一直盯着雅砻的使臣,再又联想到刚才墨珣问出的问题,便猜测,墨珣应当是对“雅砻”好奇得很,这才目不转睛地盯着雅砻的使臣不放了。
  “墨修撰对‘雅砻’这般好奇的吗?”
  坐在墨珣身边的正是同为修撰的张叙编。他听着其他几个同僚已经开始谈论起雅砻和大周比武的事了,而墨珣却还直勾勾地盯着雅砻使臣看个不停。
  “头一回见,自是十分好奇。”墨珣没料到张叙编会跟自己说话,但却也很快地跟他聊上了。
  张叙编对墨珣知道得并不算少,毕竟是年纪轻轻就三元及第了。当然,让张叙编对他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墨珣并未为父守孝,竟然没有被剥夺做官资格”。张叙编知道墨珣来自建州,而建州自然是离雅砻十分遥远。而且,就刚才冯编修那样对墨修撰不客气地说话,墨修撰却也没有反驳……想来墨修撰所言确是实情了。
  张叙编还待再说些什么,刚才被宣和帝召到面前的禁军统领已经带了几个禁卫军进场了。如此一来,张叙编便也专心致志地盯着殿中,自是无暇再顾及墨珣了。
  墨珣与张叙编本就没有多少交情,只不过两人同为修撰,日常的公务也是交叠在一起罢了。
  除了自己,涂察克带进宫的一共有十人。
  禁军统领此次领来的也正好是十个人。
  涂察克见状,当庭便朗声大笑起来,“大周的皇帝陛下,我带来的这些人之中,也有文臣,如果跟你们的武将比武,应该不合适吧?”
  涂察克此时看禁军统领带来的人,与他带来的人数是正正好的,这摆明了就是要一对一比试了。
  宣和帝听完了涂察克的话,倒也不意外,“这不碍事,不过是防范于未然罢了。”
  涂察克想了想,“大周的皇帝陛下,不如这样,您也从在座的文官里挑出一个来跟我们雅砻的文官比一比?”
  被涂察克称为文官的使臣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安安分分地坐着,就算是他身边的其他武士全都起了身,他也没有动过。但是现在,涂察克明显点到他了,他便也站起了身子……
  “开玩笑的吧?!那是文官?!”墨珣听着身边的同僚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雅砻的文官那长得五大三粗,与武将又有什么区别?!
  “就是啊,别是雅砻的使臣蒙我们吧?!”
  “差这么多可怎么比……”
  ……
  果然,宣和帝听完了涂察克的话之后,也是露出了疑惑,“这是你们的文官?!”
  “正是。”涂察克笃定地点了点头。
  第237章
  “如果大周皇上不信, 大可以当众考考他。”
  涂察克自然是看出了宣和帝的顾虑, 立刻就笑了起来。“我们雅砻人本来就生得体型高大,大周皇上陛下万万不可以以貌取人。”
  这意思可不就是在说,他们大周的人生得矮小?!
  满朝文武听完了涂察克的话之后,纷纷皱起了眉头。
  涂察克的这句话,听在大周人的耳朵里, 那是怎么听怎么别扭。但是,作为外族人,涂察克或许本就没有那个意思,只是随便用了个自己觉得差不多的词罢了。
  本来雅砻人对大周的文化就没有那么了解, 正如墨珣对雅砻那边的风土人情也是知之甚少一样。就算他们说话再不好听, 那想来也只能被当成是无心之过了。
  若是明知雅砻对大周的文化并不了解, 而大周再上纲上线的话, 那反而就显得大周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没有容人之量了。
  墨珣此时自然也不好评判涂察克究竟是不是故意的,但是宣和帝如果现在完全不予理会,那大周的面子也就丢了。
  果不其然,宣和帝立刻笑怪道:“来使的意思是,我大周人与你们雅砻人相比,身形太过娇小?”
  涂察克听到宣和帝这么说, 当即意识到是自己言辞有误, 这就赶忙出言告罪。
  此时, 宣和帝才不痛不痒地说上一句“不知者无罪”, 这就将话题揭了过去。
  然而刚才涂察克所说的,要让大周挑出一个文臣来同他们雅砻的文官比试, 这事儿就揭不过去了。
  尤其是,涂察克还再度提起了此事,那宣和帝若是再不应反倒像是怕了雅砻一样。再者,此时正是在大周的国都,若是宣和帝从这满朝文官中尚且挑不出一人,那可当真是颜面扫地了。
  宣和帝沉思片刻,却也不能置之不理,这便召了吏部尚书上前来询问。
  首先,年纪太大的就算了。
  本来文官在武艺上就比不得武将,雅砻那个文臣瞧着正值壮年,大周这边自然也不能派个老臣上场。而且有些武将转作文臣,但时间一长,疏于锻炼,恐怕也拿雅砻的使臣没有办法。
  挑也就只能挑年轻的。
  其次,最好是从宗室、官学,或是国子监里出来的。
  宗室的子弟虽说不乏“混世魔王”,但从小也被拘着习武。哪怕是些花架子,那也比一些只读圣贤书、通过科举走进仕途的官员强。官学和国子监亦然,本来教学项目中便已经包含了骑、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