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赵泽林无奈,“抱着孩子长跪不起,直接挡在粥棚前头。蔡大人不同意他们进城,而后就不知道是哪里出来了几个汉子,开始阻挠别的灾民上前取粥。后来蔡大人下令,让人将那几个哥儿拖开,这就起了冲突。”
  墨珣觉得赵泽林应该还有后话才对,这就没有插嘴。
  “蔡大人下令关城门。”
  情理之中。
  墨珣点头表示理解。
  “有人死了。”
  “啊?!”墨珣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明明蔡大人已经在尽量避免与灾民起冲突了,怎么还会有伤亡呢?
  “真死了?”
  “不知道。”越国公说到这里才来气,当时都乱成了一锅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心人为了挑事才乱喊的。可是这么一喊起来,那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
  赵泽林见一大家子全站在院子里,立刻伸手拍了越国公一下,“先进去再说。”
  第218章
  墨珣听到赵泽林这么说, 也觉得他们这么站在院里说话多有不妥。而且大家会站在院子里, 也全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这就带着歉意道:“是孙儿思虑不周了。”这么说着,墨珣便侧过头去,让怀山去厨房,叫厨房备些安神汤上来。他刚才看伦沄岚和林醉的脸色都不是很好, 想来也是被吓得不轻。
  赵泽林不以为意,这就进了屋。
  厨房那边听说几个主子都回府了,这就开始备起午饭来。而越国公他们一进前厅,立刻有小厮往里头端茶送水。
  等到大家都坐下了, 越国公才又开始说起今天的事来。其实说来说去也就是那些, 虽然越国公与赵泽林他们都在场, 但事情怎么演变成了现在的局面, 真要认真探究却也是茫然的。
  墨珣听越国公说越说急,嗓门也一阵高过一阵,显然是烦心得很了。
  一杯热茶下肚,越国公的身上的烦躁才逐渐退去。
  墨珣也不知道越国公怎么会看起来这么生气,明明又没人招惹到他,按理说不应该啊。
  如果说越国公是因为今日灾民借故闹事, 那也不是该由越国公烦心的事;如果是因为蔡炎恩对灾民的态度, 那也不对。蔡大人的一举一动都是经过宣和帝授意的, 而且处置方式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
  不能放灾民进城, 这是经过一众大臣讨论过的。墨珣之前与越国公也讨论过这个事,越国公的想法跟蔡大人差不多, 也是赞同的。更何况这次是因为有人生病,瞧不好了,要进城。那谁又知道是什么病,会不会传染?万一真是疫病,蔡大人这么松了口将人放放进城里,那城里的数万百姓又怎么办?
  “祖父且放宽心。”墨珣看越国公的表情,怎么也不好当作视而不见,这就说了句不痛不痒的话。“蔡大人会处理好的。”
  越国公眼神莫测地瞅了墨珣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质疑墨珣说的这句是废话。
  墨珣原是想笑,但今日出了事,他若是这么笑出来恐怕越国公还会觉得他没心没肺。而且,越国公昨天才刚跟自己说了“不要揽事”,墨珣若是今天再拿这个话说给越国公,那他必定会当自己早上不欲与他们出城是在赌气了。
  如此想来,墨珣倒也不好再就此事继续说些什么了。
  越国公本来看墨珣好像还有话没说,这就等了一会儿,然而却是什么都没等到。“你没什么别的想法?”
  墨珣瞧了越国公一眼,见他是真的想听,便也认真想了想。“夫人,今日说孩子生病的那几个夫郎可是前几日来问你进城做工的那几个?”
  林醉摇摇头,“我记不太清了。”只是一面之缘罢了,而且每个人都蓬头垢面的,他确实不大认得。若是那些人隔日还来问倒也罢了,可是只头一天问,之后便像是销声匿迹了一样。每日来排队取粥的灾民有那么多,也不是人人都会开口跟他说话的。
  林醉刚说话,顿觉懊恼起来。听墨珣的意思,想来这两件事是有关联的,可偏偏自己却记不清……
  墨珣闻言,只是点点头,这就微微朝着林醉笑了一下,让他不要胡思乱想。
  “我其实觉得这件事应该等蔡大人差清楚之后再下定论。”否则他们现在一点证据都没有,说什么都不过是瞎猜。
  墨珣心里有些怀疑,今天主动挑事的汉子怕就是之前使人来问林醉,想要进城做活的那几个。但他却也不好这么说出来,毕竟林醉已经不记得了。
  就算让墨珣推测出了真相那又如何?这件事又不归他管。
  不过今日这事,倒也让墨珣不再那么担心了——原先事情一直隐在水下,只有墨珣他们几个在操心。今日总算浮出了水面,那操心的人多了,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就多了了。
  墨珣看这几天宣和帝上朝时的反应,再加上还出动提及休沐的事,想来灾区的洪水已经在退了。而四位王爷一到地方上就开始查账,应该也已经有了眉目了。
  越国公显然没有墨珣这么乐观,但他昨天才刚刚同墨珣说了那么长的话,今天竟然拿不出别的话来反驳墨珣。
  赵泽林昨晚倒也问了越国公究竟跟墨珣说了什么,所以今天听到墨珣这么劝越国公,倒也觉得墨珣说的有理。“你就别烦了,如果事情真的那么严重,京中早就戒严了。”
  墨珣点点头,越国公他们后来听了蔡大人的话回了京,自然不知道后头发生了什么事,说不定蔡大人已经将灾民劝住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