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要想争夺皇位,手中就必须要有钱。有钱才有办法养兵,否则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等诛九族的事儿?画饼充饥可以,一次两次倒也罢了,吃多了饼子恐怕还消化不了。
原先越国公还想袖手旁观,可林家发生的事万一真跟立储有关,那他也无法再置身事外了。
“你会不会想得太多了?”越国公虽然觉得墨珣所言有理,但他还是十分难以置信。怎么会一个区区的皇商家眷遭遇了山贼,就与立储有了关联呢?
“那祖父就姑且一看,看我是不是想得太多吧。”墨珣知道越国公其实已经信了,但他却不愿意去面对。既然如此,那他就不多劝了。
墨珣微微弯了眼睛,若是真如自己所料,那对方必定不会只来这么一回。只是不知道接下来的招数是对着林醉,还是林家的其他人了。
至于要不要提醒林家?墨珣觉得这个问题不该他来考虑。他去了那一趟林府,自然也能知道自己与林家并无因果。那么林家是死是活又与他何干?他完全可以等到林家覆灭了之后再将林醉救出来。一次救命之恩还不了的,那就两次。两次不够,那就三次。
越国公见墨珣不再说了,也沉了声音,“万一只是寻常商业之间的竞争又当如何?”
墨珣轻笑出声,“若不涉及朝政自然是好。”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之下,墨珣只靠主观臆断和推测就认定林家的事与立储有关,其实是非常不合适的。但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认定了一件事情之后,只才会开始去找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不过我想,祖父还是应当防范于未然。立储毕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还是慎重为妙。”
墨珣不是在危言耸听,他见过太多的王朝兴衰,都是从争夺储君之位开始。定立储君不是宣和帝一个人的事,他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关系到这个国家未来的兴衰。
“目前看来,若你所言属实,那么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怀阳府尹韩博毫了。”这话刚说完,越国公便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们现阶段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猜测,不如就先静观其变,看看他们下一步是何动作,不要自乱阵脚。”
墨珣看他的神情便知他想到了什么。无非就是怀阳府尹权利巨大,唯恐他对宣和帝不利罢了。不过这不可能,毕竟他现在好好地当着他的怀阳府尹呢。除非有人允诺了他更高的权利和地位,否则他没必要干这种事。
无论怎么样,现在越国公对此事上了心,那么林醉那边应当也就安全一分了吧。
第94章
墨珣与越国公讨论的事, 等到赵泽林从林府回来知道便也知晓了。他在听完墨珣的想法之后却止不住地摇头,“你们爷孙俩就这么杞人忧天?毫无根据的事就把你俩吓成这样?”
越国公被赵泽林这么说得有些脸红,却仍是梗着脖子说:“那还是得好生注意, 万一是真的可就来不及了。”
“好生注意是没错。”赵泽林也是认同的,但他还是忍不住想叹气。看师明远跟他说话的语气和神情, 摆明是心中已经认定了。“储君并不是不能被罢黜的。”只要证明他并不适合做下一任帝王, 那就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理由。
越国公点头。他其实在与墨珣讨论完林家的事之后便派人去查了, 但韩博毫捂得紧, 外人要查这些并不容易。他目前知道的仅有林醉回京途中遇上山贼一事绝非偶然。
而且,他也就是一开始觉得皇商竟然还插手朝廷政务,十分匪夷所思罢了。与此同时, 因为担心定立储君一事会出现纰漏,所以才显得十分焦躁。到后来沉下心思想了想,他这个浮躁似乎来得莫名其妙?
越国公自己都搞不懂,虽然他年轻的时候性子急, 但后来看得多了,渐渐也就觉得那些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是年纪大了反而看开了,虽然在其位谋其政,但宣和帝如果真真蠢到让身边的人蒙蔽了双眼, 他就算再草木皆兵也没有用。
赵泽林反而觉得这爷孙俩真是凑在一起就叽叽咕咕说个没完,这还没碰到真正的幕后主使,便把自己先吓得不清。
越国公在京里其实与谁的交情都很一般, 充其量是点头之交罢了。而有些人对他来说,连点头都嫌浪费精力。那么无端向他透露提起相伯的饶文霆饶翰林就十分可疑了, 无端端诱导他,使他当真误会了相伯与昌平郡君的关系。
越国公仔细思考了一下为什么饶文霆会出现:因为是过年期间,越国公和一应大臣都是施行的轮休制,以免重要的事件无法及时处理、折子堆积如山。临近过年,地方的请安折很多,这些基本都是要被压到后头等过完年之后再呈给宣和帝批复的。
因为各个衙门的排班是由衙门自行拟定的,御史丞到建州去查贡院起火一案之后,整个御史台都由越国公负责,所以上工表是由他一手拟定并下发给其他御史的。
这就不由得让越国公想起还在建州时,谢建阳曾向他透露过——钱丞相已经在插手御史台的内务了。
怀阳府尹与其他的朝中大臣不同,韩博毫就算是过年的时候也是需要每日都上衙门一趟的。与平时不同,他不用一整天都在衙门里,但却是需要随叫随到的。万一京里出现了什么大事,临了了找不到人,那可就糟了。
而饶文霆出现时,似乎是韩博毫刚跟越国公说完墨珣的事之后,饶文霆就出现了。而且这个出现的时机非常巧,巧到越国公竟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