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对于墨珣来说,四书五经都背得滚瓜烂熟之后,这些题目反而并不影响他发挥。阐明义理对于别的考生来说或许是难题,但墨珣本身就是靠理解在背书,这就比一些个死记硬背得考生来得更有优势。
  等到第一场考试考完,贡院里发放给他的那三支蜡烛已然用去了两支半。
  贡院大门敞开时,所有的考生按考号顺序一应而出。有些动也不能动的,还在贡院里头,能走出来的又有官兵维持秩序。这样一来,贡院外的家属、仆从也能更快地找到自家的考生。
  “墨珣少爷。”
  墨珣刚跟在别的考生身后走下台阶,越国公的侍卫便开始高喊他的名字。墨珣看过去后,忙点点头,朝他走过去。
  “哎哟,这考生居然能自己走。”
  墨珣一边朝侍卫处走,一边听到旁边有好多人在讨论他。毕竟乡试不全是建州城内的考生在考,还有一些建州所辖的乡县州的考生。而到建州来考试,基本上也不会只考生一人上路,更遑论墨珣这么小的年纪了。
  能走出来的考生不多,但贡院安排就是这样,能走的先走,不能走的再由亲属进去领人。若是没这规矩,亲属往里冲,考生往外走,到时候只会把贡院堵个水泄不通。
  墨珣觉得周围的人群似乎又散开了一些,却也不作多想,只快步往外走。他早些到了,也省得伦沄岚过分担心。
  乡试与墨珣之前参加过的考试都不同,放考生的时间是固定的,所以越国公府的马车早早就到巷口等着的。
  “少爷。”侍卫一与墨珣接触,便伸手要将墨珣打横抱起。
  墨珣赶紧往后退了一步,却不慎撞到了身后的人,然而他正想回头致歉,那人冲着贡院大门处跑了,想来也是急了。墨珣这才回过头,“不用了,我自己走。”
  侍卫打量了墨珣一番,见他当真没问题,便也不再言语。他与墨珣对过招,知道墨珣的能力,也不觉得他年纪小就合该弱。
  “我爹来了吗?”墨珣觉得自己有些头晕想吐,但并不强烈,也不觉得有什么,顶多就是中了暑气。
  昨天晚上监考收了卷之后,墨珣原以为能静下心来禅坐。毕竟号舍太小,睡觉不方便。却不料他邻里的号舍里头有人嚎啕大哭了一个晚上!虽然这点儿影响对于墨珣来说并不算什么,他仍是放空了思绪在号舍里头运行了一个大周天。然而连着三天闷在号舍里头,再加上许是背风的缘故,他所处的号舍俨然如同一个烤炉一般密不透风,饶是他体质好,也有些受不住了。
  “是,夫人在巷口的马车里。”侍卫紧跟在墨珣身后,将墨珣引到巷口。
  车夫刚见到墨珣,便对里头的伦沄岚说了声,“夫人,少爷来了。”
  伦沄岚闻言,揭开了车帘,见墨珣面有些黑,虽然心疼,但仍是忍不住笑了出来,“快过来,咱们回家。”
  墨珣回到国公府之后先把自己倒腾干净才开始用午饭,期间他仍是觉得头有些晕,不住地伸手去抵太阳穴。青松见状,有些担心,便悄悄对伦沄岚说“墨珣许是中暑了”。
  午饭过后不多久,青松便遣人到医馆开了副药,回来煎好了让墨珣服用后便伺候他睡下了。
  翌日又要进贡院,因为身上什么都不能带,所以扇子什么都不能有。
  伦沄岚一面目送墨珣离开,一面又觉得做考生当真是遭罪。
  当然,伦沄岚这种想法也不过是基于心疼儿子的基础上。墨珣若是不考科举,作为一个汉子也不可能像个哥儿一样被养在家中,日后不也是要为生计忙活?
  墨珣的号舍仍是与第一场次同一间,提前一天进场也是为了看考题。墨珣得了考题之后便开始禅坐,平心静气,免得这场考试结束出去,他又要喝药。
  第83章
  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 并试判、策、诏诰、奏状、章表、律赋一道,每篇要求字数达三百以上1。
  这场比起第一场来说,难度加大了很多。如果说上一场只是考书中的内容, 那么这一场就是杂合了考生历年所学。“判”即“判语”,考题给出一段话或是一个故事, 交由考生判定:这段话中统共触犯了哪几项法令, 需要判处以怎样的惩罚。
  “策”为策论, 此次的策论题是如何应对盘踞在戴月山的山贼。戴月山怀阳城所处的昌州的辖区内, 不知何时忽然聚集了一帮流寇,而且逃窜能力很强。每次朝廷派兵去围剿,大都是扑个空。
  墨珣一见着这考题就知道这次恐怕有好多考生要被这题难住了。不过好在考题多, 到时候靠其他的题目拉点分也行。
  “诏诰”是类似于皇帝诏书的东西,也是一种文体。主要是文生考试,若是日后做官大多都是要写一些公文的。“奏状”就是奏章和诉状,洋洋洒洒一大堆, 就看你怎么写。“章表”无非是一些歌功颂德之类的,大都是虚的。夸人要好好夸,既不能过分阿谀奉承,又不能过分平淡无奇。总之, 夸人也是要认真揣度的。
  “律赋”则是有一定格律的赋体,科举考试的命题是有限制立意和韵脚的,对音律、押韵和对偶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考试杂得很, 好在墨珣在官学里都学过这些,再加上越国公特意针对这块给墨珣做过辅导, 再没有谁是比在朝当过官的人更会写判、诏诰、奏状和章表的了。
  在徽泽大陆,墨珣从来没写过这些东西。他虽然给玄九宗留过玉简,但玉简上的都是白话居多。墨珣本身就很烦那些个看不懂的典籍,觉得自己能从中参悟当真是天资聪颖了。经过了阅读理解的苦,墨珣也懒得再折腾弟子门人,便把话说得通透得很,整体文风都很随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