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祝清正好和进来的他撞个正着,咦了一声:“回来啦,假期还算顺利吗?”
他一说话,剩下两个专心的也将视线挪了过来,七嘴八舌的问他假期如何。
“还不错,顺利度过,今年的任务可算解决了。”傅维诺放下包,装作轻松的回复三人,又拿着睡衣去换衣服。
出来时祝清已经离开了,只剩下陶乐知和齐鹭在讨论什么。他推开门的时候正好听见了“奖学金”、“时间”、“好远”等字眼。
“说什么呢?”他问。
陶乐知嘴里塞了饭,示意齐鹭说。
齐鹭放下新买的假发,说八卦一般,斜靠在栏杆处视线跟着傅维诺走。
“我听学生会的学哥学姐说,今年我们拉练的基地确定了,在西城区靠近遗址的那个老基地,可远了。”
陶乐知咽下饭,纠正道:“不是拉练,是学习!”
“哎呀差不多嘛,反正也得学最新武器啦!”
傅维诺明白二人说的是学期末去基地学习的事儿,这几天差点把这个事情给忘了。加上竞赛和回家接妈妈,下半个学期还有得是忙呢。
西城区,是不是印常赫之前经常去的那个啊?西州老新加起来四五个基地呢,不会这么巧吧。
“保真吗,什么时候?”他想先弄清楚时间。
“据说是一月七,学习十天,回来就期末考,考完就放假!听说今年比去年会早放了一周,学哥学姐们都已经乐疯了。”
“只是不知道是他们提前放还是我们都提前放,我们还有三个实践作业呢,得交报告。”陶乐知又补充。
是啊,他们才大一,就已经任务繁重了,不敢想象大三大四的学哥学姐平时有的疯狂。
难怪报名期间和军训期间他们那么乐意干活呢,敢情在学校做新生后勤是最轻松的。
“那奖学金是在说什么?”
傅维诺正准备爬上床,屋里一股麻辣鲜香的外卖味儿,勾得刚吃完饭的傅维诺都有些嘴馋了。
发情期期间四舍五入算是一点没吃,他想着多吃点把体重补回来,又拿了包蜀州特产零食垫胃。
“贫困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要开始申请了,我刚刚还在问陶乐知申不申请呢。”齐鹭缓缓躺下,声音有些虚弱。
陶乐知摇头:“贫困我肯定不用申请,国奖就算了,这次没考好我不好意思。”
上一次成绩早出来了,宿舍三人还是稳居前列,傅维诺进步也很大,算是跻身优秀行列了。
陶乐知虽然名次有所下滑,但成绩也算不上差,他不申请自然有自己的思量。
宿舍四人,排除有钱不好意思花的傅维诺,真正贫困的也许就是住在偏远地区的祝清了。
但祝清能力极强,没成年就敢接单出门杀小型变异生物赚外快,之后更是以学霸之力折服了当地富商投资,吃穿用度对方全出;
齐鹭富哥一个,只想履历好看,所以准备申请国奖;
傅维诺不说了,贫困申请了一查肯定没戏,国奖现在的成绩也申请不到。
他咬了口咔吧脆的土豆片,沉思几秒,又默默按下蠢蠢欲动的心。
“算了,和我无关,我还是洗洗睡吧,明天继续打拳。”他洗漱后带着灰暗的背影爬上床。
齐鹭感叹了一声:“你可真是拼命三郎啊。”
傅维诺正销假呢,闻言心中默默哀叹。
无法,作为学生,成绩决定一切。
回到学校后忙碌的学习生活不给标记后遗症一点缓冲机会,傅维诺只有在梦里才能感受到对印常赫的依赖。这种依赖随着课业加重逐渐消失,他现在回印常赫信息都得睡前抽空。
手里还攒着三个实践作业,一个随着班级优势和前辈教授做完了,剩下两个都需要考验学生的情商,自己联系学校教授跟着做记录实践。
傅维诺因为考古实践课格外优秀,平时课中总被拉上台给大家演示,所以和这门课的老师更相熟。
他和另外几位同学一起跟着这位老师去考古器械博物馆逛了圈,一个课外讲解记录实践就又完成了。
剩下最后一个是选做作业,做了加分不做不扣分。据傅维诺了解,宿舍另外三位卷王各自通过自己的人脉和人格魅力找了渠道准备做这个作业。
考古系大半学生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点背景,为了绩点好看,上进点的学生都不会只把这个作业当摆设。
其他系的教授他不熟悉,但也不代表傅维诺自己就没有人脉了。
制作考古不分家,目前考古的大方向主要还是发掘大灾变前先进的武器设备进行研究,所以找一位对古武器有所了解的前辈进行考古学对现今武器演变的直接影响应该是个不错的课题。
而恰巧,他认识一位著名的制作系教授——陈教授。
推了一天练习拳击的计划,刚一下课,傅维诺就往陈教授自己的小工作室赶去。
那是陈教授退休后自己拿着空闲的房产改造的一个小型制作工作室,平时就用木头研究些古书上提过的武器。
傅维诺为了课题提前练习过陈教授,老者喜爱读书上进的学生,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约了他在自己不为外人开放的小工作室来讲课。
这里离陈教授的家相距不过百米,依旧在住宅区范围内,隔音效果做得非常完善。
一楼做了个展览区,一进门就能看见一艘极大的木质战舰模型横在展区前,气势恢宏。战舰中炮台林立,战机正预腾飞,好似真的要突破防护罩的保护,往青蓝天空中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