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平身,”李迟挪开眼不再看姚远,侧过头捂住眼睛,“......姚卿曾说‘礼不可废’,可我总是希望你能待我更亲近一些,君臣尊卑也并非云泥之别,这些繁琐的礼节今后能省便省省吧......也,也不要总是称‘臣’了好吗?......你看,我从来不在你面前称‘朕’,你就当......当我是寻常朋友,可以吗?”
说到最后,话音都是颤抖的,姚远看向李迟,看到了从他脸颊滚落的眼泪,一时间愣在了原地,不明白李迟这又是怎么了。
之前在太医说的那句“心有忧思”现下令他如鲠在喉,半晌后才斟酌道:“我明白了,谢陛下恩宠。”
李迟摆摆手示意他回去,于是姚远简单行了个抱拳礼便转身离去了。
......
这天,到了固定的练功时间,赵梓明依旧是早早地在演练场候着。
李迟晚到了一会儿,眼眶和鼻尖都红红的,看来是大哭过一场,赵梓明见状连忙收敛了自己一身的懒散模样,正色道:“陛下若是身体不适,可以先休息几天再练也不迟的。”
李迟摇摇头,闷声道:“赵师傅不必再劝,开始练吧。”
他话音刚落便注意到赵梓明的唇角有一小块血痂,下唇也不自然地有些青紫,顿时想到了那天,在侯府后院的桃花树上,这人被江新月摁着亲吻的场景。
赵梓明见他盯着自己发愣,抬手碰了碰唇角,笑道:“我这是被狗咬的,还请陛下莫要怪我御前失仪啦。”
李迟回过神来,用力闭了闭眼,将心中杂念尽可能抛却,用学过的调息方法平复心绪,几息往复之后才终于觉得心中郁结好了一些。
赵梓明见他已准备好,便知可以开始练习了,他说:“陛下此前已经打下了腰马的功底,又学会了点穴之术,如今可以整合起来,开始学习擒拿之术了。”
“擒拿?”李迟不解道,“朕还以为会先教怎么用武器呢。”
赵梓明笑了:“陛下又不用上战场,说到底那些长兵重器是真的没必要学,而擒拿就不一样了,极其适用于防身,不论对面是否持有刀兵,擒拿都可以应付,在危急时刻是保命的首选呐。”
李迟点点头:“原来如此,受教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擒拿便是最重视‘快’的,只攻击人体痛点和大小关节,在最短时间内放倒敌人,往往可以在一瞬间给敌人带来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赵梓明一边讲解,一边用示意李迟有哪些基本技法,“陛下,我现在只用一成力,您可以好好感受一下。”
话音刚落,便出手以反关节技别住了李迟的胳膊,但仅是一瞬便又卸力松开。
李迟吃痛,但咬牙忍住了没有吭声,半晌后缓过来了,才闷声道:“听闻蛮族除了最出名的弯刀以外,绞技也十分狠辣,姚卿右肩的伤,应该就是在对上蛮族王子恩禾今的时候落下的。——如今哪怕是赵师傅你只用了一成力,朕也能感觉到如同撕裂的痛楚,想必他当时伤得甚重,才会将那长杆银枪留在北疆一年,现如今也只用左手使刀。”
赵梓明没想到李迟会突然提起姚远,他向来有话直说,于是点头应道:“确实如此,哪怕是有我师兄所赠的玉龙门秘药,侯爷现在也只是不再剧痛,要想恢复曾经的战力,只怕还得将养一段时日。”
“那正好,”李迟自言自语道,“就先留在京城吧。”
......
数日后,李迟宣布拜姚远为丞相,举国哗然。
姚远至此,二十岁封侯,二十二岁拜相,已是至高无上、升无可升的荣宠,“武将不参政”的铁律被他彻底打破。
一时间,就连秦山都出言反对,御史台更是反对声浪极高。
然而李迟却一意孤行,将此令推行下去。
尽管李迟的本意是好的,他只是想给姚远一个“正式参政”的名头,而不是总在背后被人诟病什么武将参政的话。
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玄冥军帅印尚在姚远手中,军权尚未收回就赋予政权,而在这朝堂风云之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论过去在朝堂之中积累了多少派系矛盾,都会在此刻化解,因为姚远的一飞冲天而矛盾转移,互相撕咬变成同仇敌忾,政敌也能暂时变成利益共同体,他们一起将矛头对向姚远。
参姚远德不配位的折子雪花似的满天飞,从曾经的众人敢怒不敢言,变成了大家抱团取暖,反正姚远不可能真的杀尽这大半的朝臣。
坊间茶楼里,人们趁着戏班子敲锣打鼓的热闹,将自己的谈论声掩盖住。
“你说今上到底是怎么个意思?到底是想捧那位还是踩那位?”
“这可真不好说,想当年那位封侯的同时,又提了阁老的地位,这说明今上分明是知道制衡之术的,而如今却这般偏颇......”
“是啊,君心难测,‘捧’和‘捧杀’不也就是一字之差么?”
“伴君如伴虎,想当年老侯爷不也是说没就没了么。”
砰——
茶盏在桌面上碎成渣子,在咿咿呀呀的戏曲声中格外刺耳,方才议论着的众人纷纷循声望过去,然后便看到了一张如同霜雪冰封的脸。
姚远眉眼沉郁,透出厉色,他沉声道:“妄议朝政,你们可知该当何罪?”
话语中透着常年驻守北疆带来的寒意和杀伐气,众人纷纷噤声,忙不提猫着腰四下逃蹿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