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一番折腾下来,才知道这长宁侯竟是一个哥儿,是今年新晋探花郎雷生姜的亲爹,名叫雷栗。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长宁侯雷栗与首富蒙家密不可分。
那是遍布天下、花样频出的“一家”餐饮的创始人是雷栗,为蒙家镖局出谋划策、垄断了整个大佑朝物流行业发是雷栗,蒙家有如今的地位,可以说大半功劳在长宁侯身上。
而他相公周毅也不简单。
发明了鱼稻鸭共生养殖、大幅度促进南方经济的人是周毅,朝廷基础教育读物《识字》《识物》等的编写人是周毅,甚至公益性基础教育学堂四方学堂的建立和推广也有周毅的身影。
往下再查,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雷栗竟然只是一个普通农户家的哥儿出身,前些年几乎能说穷得叮当响,招赘了一个汉子后才慢慢好转。
而这夫夫俩干了这许多大事,却隐居在小村子里。
要不是儿子科考进京中了探花,世人都不知道蒙家后面有一个雷栗,更不知道还有一个周毅。
但不管这两人干了多少好事,对朝廷中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好消息空降一个上级,不仅要分走他们的蛋糕还要压他们一头,谁都不会高兴。
不过明面上还是一派和气。
雷栗一家搬进那座阔气奢华堪比庄园的七进大寨子那天,京中大大小小的官员、贵族都送上了贺礼和拜贴。
翰林院的送的礼尤其厚重。
和雷生姜有过节的那几个学士、检讨和编修等,不仅带了厚礼,还甚至登门请罪,姿态放得极低。
虽然在北京都狠狠出名了一把,但雷栗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一点也没有得意忘形
哪敢啊。
皇帝的眼线盯着他们一家子呢。
雷栗也没有战战兢兢的,不管来送礼的是高管显贵,还是宗亲世家,他都来者不拒,而且丝毫不慌。
有啥好慌的。
人家送了就收呗,不收不就是不给人家面子么?反正不是他硬要他们送的,他也不会帮他们办事,送鸡蛋他也要,送金蛋他也要,主打一个礼收事不办。
而且这是他应得的。
“咱这位子又不是路牙子是白白捡的,要给上头那位办事的,办的还是得罪人的苦差事,收点礼咋了?”
雷栗十分理直气壮,一边拆礼盒子看人家送了什么,一边让人记名单,“当官的谁不收点礼?我不收人家还不高兴呢……这镇纸好,给生姜和玉蕤送去。”
“人情往来,有往有来,这些都是要还的。”
周毅接过那只玉狮子镇纸,又把一个差点被碰倒的玉瓶扶起来,这是雷栗觉得好看,留着插花的。
“我就不还。”
雷栗哼了哼,“我什么身家,他们什么身家?人家几辈子的积累,我白手起家,我还了不把我掏空了?”
“上头那位不是让我们接管镖局?不然咱快点跑路吧,跑了就不用还了。”
他们跑路了,人都不在京都了还怎么还?不仅能大赚一笔这些礼金礼物,还不用跟他们叽叽歪歪。
雷栗一想到那一堆随礼物送来的拜贴,他就头痛。
怎么说也是个侯爷,不办个宴会请人家吃个饭见个面,似乎太小家子气了,也太不近人情了点。
“还得看上面的意思。”
周毅也不想在北京都呆下去了,之前生姜只是个小编修时,他还能出去买菜逛一逛,给雷栗买点小玩意儿回来,现在他连大门都不敢出了。
他今早刚踏出大门没多久,就“偶遇”了好几家官夫人的马车。
兴许是觉得他虽然入赘了,但也是一个汉子,为了避嫌不引起雷栗误会,而且汉子之间话题比较多,那些官夫人还带上了自己兄弟或是丈夫。
而周毅:“……”
他真的只是想买个菜,一点都不想和别人假笑寒暄。
最后周毅也没能买成菜,而是让府里的下人去买的。
这七进的大府邸人手齐全,庭院洒扫的下人、门口看门的小厮、修剪花草的园丁、端茶倒水的丫鬟。
连厨房里的厨娘都有分工,做凉菜的、做肉食的、做素菜的、做甜心茶点的,还有专门切肉的、专门洗菜的、以及专门处理葱姜蒜等配料的等等。
府里的管家还跟雷栗他们请罪,说人手不足做事不周,会尽快补充。
听说有些高官家里连做饺子馅、饺子皮都有专门的师傅,雷栗这长宁侯府确实有点寒碜了。
可这也导致周毅要自己做饭的时候,厨房里的下人都战战兢兢的,个个低着头又紧张兮兮地盯着他,仿佛他是几岁小孩子在玩刀。
周毅:“……”
心有点累。
而最心累的还是雷生姜。
他今天去翰林院当值,那些清高自傲的同僚们,热情得跟被夺舍了一样。
即便是以往啥事不管两袖清风的翰林院掌院学士也扬着个笑脸,对雷生姜亲和有加,仿佛雷生姜是他疼爱不已的后辈。
假笑了半天的雷生姜:“……”
他一点都不想听他们吹彩虹屁,他只想按时上下班。
好不容易在热情的同僚里脱身,雷生姜一眼找到在角落里的裴检讨,大步流星朝他走过去,道,
“裴师叔。”
这裴检讨就是蒙尧的同门师兄。
原本蒙尧和雷栗同辈,又是雷生姜的夫子,他和裴检讨是师兄弟关系,所以也是雷生姜的长辈,私底下雷生姜是叫裴检讨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