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病美人和杀猪刀> 病美人和杀猪刀 第228节

病美人和杀猪刀 第228节

  宣怀卿闻言,仍是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郁离不解地看着他们,问道:“宣少爷,你认识宵哥儿?”
  “不认识!”宣怀卿飞快地说,“只是觉得他有些面熟。”
  “是吗?”郁离觉得他的反应挺大的,又忍不住看看傅闻宵。
  宣怀卿见她疑惑,忙收敛面上的神色,迟疑地道:“可能是……长得好看的人都挺面熟的吧。”
  他心里嘀咕,这傅郎君果然长得好看,一张脸尽会骗小姑娘。
  郁离哦一声,虽然疑惑,但她不是个喜欢在小事上寻根究底的人。
  不管宣怀卿认不认识傅闻宵,对她也没什么影响。
  见到宣怀卿,两人先是感谢他为他们提供的帮助,给他们安排住处。
  “不用客气。”宣怀卿也恢复镇定,笑着摆手,“郁姑娘救过我,这是应该的。”
  三人坐下来说话。
  宣怀卿一脸正色道:“郁姑娘,康家的事我听说了,没想到我最后还是没帮上什么忙。”
  他有些失落,明明去年就收到一些康家犯罪的证据,然而因为不够,只能按捺下来。这几个月,他一直让人查找康家犯罪的证据,却没什么进展,哪知道最后却是郁离解决的。
  郁离没放在心上,说道:“我原本还以为要麻烦宣少爷的,没想到南郡省的抚巡出手了,由他来解决也好。”
  比起宣怀卿这镇南军未来的继承人掺和这些事,当然是直接由巡抚来处理更好,宣家正好避嫌,不会招来太多的注目。
  这也是她得知傅闻宵说要将证据交给巡抚时没有反对的原因。
  说完这事,宣怀卿道:“现下府试已经过了,不知你们何时回县城?”
  接着他又恭喜傅闻宵通过府试,还获得案首。
  他心里嘀咕,要是这家伙真是京城里的那位傅世子,区区一个府试头名确实不算什么。
  傅闻宵谦逊地谢过他的照顾。
  宣怀卿忍不住又看他一眼,仍是怀疑他的身份。
  当年他离开京城时只有十岁,年纪不大,而且以他那样的年纪,其实在京城的交际也不多,甚至为了避嫌,祖母和母亲很少会带他去参加什么宴会,他对京城里的那些王公贵族子弟也不算太了解。
  镇国公府的那位傅世子听说比他年长四岁。
  若是他没死,今年也不过二十四左右。
  当年他在太后举办的宫宴见过傅世子,那时候傅世子也就十三四岁,和二十四岁的变化挺大的,他也没办法确认这个傅闻宵是不是那位。
  虽然不能确定,宣怀卿却知道,傅闻宵绝非寻常人。
  想到郁离的本事,她是能人异士教出来的,他越发的怀疑傅闻宵身份不简单。
  宣怀卿很快就淡定下来。
  比起傅闻宵,他更看重郁离的本事。
  郁离道:“再过几天吧。”
  先前他们还答应汪举人要去雁山书院那边赏花的,不能马上就回县城。
  宣怀卿道:“既然如此,不知你明日有没有空。”
  “怎么了?”郁离问道。
  宣怀卿脸上露出笑容,“你还记得山娘她们吧?她们现在在我家的庄子那边,听说你来府城,她们想来看看你。”
  郁离自然还记得山娘她们的,“她们去了你的庄子?”
  宣怀卿点头,叹了一声,“她们都没想回家,说她们没有家了。”
  是真的已经没有家,还是不愿意回去,只有她们心里清楚。
  郁离哦一声,说道:“那我明天去庄子里看她们吧,我答应过她们的,若是来府城,她们也在,会去看她们。”
  先前因为府试,又因为康家的事,她一直抽不出空。
  明天可以去看看她们,顺便也看看她们的体术练得怎么样。
  宣怀卿和她约了明天一起去庄子的时间后,很快又去忙碌。
  他刚回来,还有很多事要忙。
  稍晚一些,宣怀卿又来找郁离,告诉她一件事:“郁姑娘,席知府想见你。”
  “见我?”
  他点头,“你剿匪的事,余庆县的沈县令已经上报,席知府说你是义士,想要感谢你一番,嘉奖你。”想到什么,他又补充道,“你放心,席知府是私下见你,不会暴露你的身份。”
  如果郁离是官府中人还好,但她现在只是平民百姓,而且是以义士的身份去剿匪。
  若是将她的身份暴露出去,只怕会给她的家人朋友带来危险。
  席知府自然也清楚这事,并不欲对外公布郁离的身份,除非哪一天,她成为朝中官员……
  宣怀卿想到这里,忍不住看她。
  虽说大庆朝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但想到她的本事,迟早她会走到世人面前,而且她是能人异士,说不定哪天圣人见着她,会给她封官……
  郁离点头,“可以啊,什么时候?”
  宣怀卿道:“最近因为康家的事,席知府也很忙,他说过几天抽出空来会安排。”
  “行。”郁离表示没意见。
  翌日,宣家安排马车,送郁离和傅闻宵一起去庄子。
  宣怀卿则乘马随行。
  其实宣怀卿原本想直接乘马过去的,这样比较快,只是面对郁离时,马只怕都站不直,更不用说让马驮她,那还是坐马车罢。
  如此也让宣怀卿再次坚定,郁离就是能人异士,身上有神异之处。
  坐在马车里,郁离看向傅闻宵,问道:“你怎么也来了?不在府里歇息?”
  傅闻宵笑了笑,“一直待在屋子里挺闷的,想和你过去看看。”
  “不是有很多人给你递帖子吗?”郁离说道,闷的话可以去参加那些读书人的聚会。
  府试放榜后,作为这次府试的案首,傅闻宵再次名声大噪,府城里想要结识他的读书人更多,往这边递帖子的人很多。
  可惜他不为所动,连门都没出。
  傅闻宵摇头,“没兴趣。”
  比起这些,他更愿意和她去宣家的庄子看看。
  作者有话说:
  今天第二更
  第 125 章
  ◎黏糊◎
  一个多时辰后,他们抵达宣家的庄子。
  宣家这处庄子建在山脚下,庄子很大,周围还有不少田地,有水田和旱田,此时地里禾苗青青,长势很是喜人。
  庄子周围还有一个村落,村落离庄子很近,像是依附着庄子。
  马车直接驶入庄子里。
  等马车停下,郁离和傅闻宵都下了车。
  庄子里的管事昨天就得到消息,早已等在这里,忙上前向宣怀卿行礼。
  宣怀卿向管事介绍郁离和傅闻宵的身份,然后问庄子里的那些姑娘现在在做什么。
  管事道:“她们都在北院那边的房子,正在做衣裳呢。”
  宣怀卿便带郁离他们往庄子的北院而去。
  一边走,他一边向两人介绍庄子的情况:“其实这庄子是我父亲在时就置下的,当时置办这庄子,只是为了安置一些伤残的兵卒,后来庄子的人越来越多,只好将周围的地买下来,分给他们开恳,让他们去耕种……”
  很快郁离就明白了,原来以前这里是没有村落的,庄子旁边村落里的人都是镇南军的士卒,他们的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那些士卒伤残后被安置在庄子后,等他们的伤好了,便在此地落户安家,渐渐地将周围建成一个村子。
  现下这边已经是一个在官府那边登记在册的村子,村子里的人口不少。
  除了村子外,庄子里同样安置着不少无家可归之人,其中最多的还是那些剿匪救出来的女子。
  这些女子留在庄子里,庄子给她们找了些活儿干,像是让她们织布做衣服。
  这些衣物做好后,会送去镇南军那边,分发给镇南军的士兵们。
  来到北院这边,便见这里建着一排房子。
  这些房子建造得很简单,不讲究美观,而是以方便有用为主,里头的空间很大,堆着不少东西,平时那些女子便在里头织布做衣裳。
  透过窗,他们能看到屋子里那些正在专心缝制衣服的女子。
  人数居然不少,有一百多人,有年轻女子,也有年长一些的。
  镇南军驻守南地一带,从宣怀卿的父亲伊始,只要平时没战事,便会带士兵去周围剿匪,救回来的落难女子不少。
  这些女子大多数都是无家可归之人,或者归家后家中不愿意接受她们活着要逼她们去死,她们走投无路,最后都被安置在这边。
  当然,若是她们以后寻到归处,也可以自行离开。
  其实这么多年,庄子里的人都是来来去去,有些女子看开后,选择离开庄子,去投奔其他的亲人。
  有的则嫁到庄子附近的村子里,在此安家落户。
  若是实在不想离开的,也可以留在庄子里继续做事,总归不会少她们一口饭。
  郁离很快就看到好些熟悉的脸孔。
  有她在赌坊救的几个姑娘,也有山娘她们。
  宣怀卿问道:“郁姑娘,你要见她们吗?”然后又说,“隔壁有间休息室,可以让她们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