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两个人就这样相互嘱咐一番,话音落下又对视一眼,随后为这相互之间不约而同的担忧齐齐笑出声来。
。
不管心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盘算,明面上该做的还是得做好。
杜宣缘带上的一千骑兵确是军中精锐。
不过不是三营那些被杜宣缘狠狠训练过一段时间的人马。
陈涛“特意”派一队杜宣缘并不熟悉的兵马给她。
更何况按照定北军现在的平均水平,即便是精锐,战斗力恐怕也强不到哪去。
临出发前,有人小声叮嘱杜宣缘,山地狭隘、陡峭,马匹不便通行,真要探查山隘里边的情况,还是步行妥当。
事实如此。
若是前边有什么埋伏,一队人马挤在窄窄的山隘间,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很容易叫人瓮中捉鳖。
只是杜宣缘显然另有打算。
她也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笑着应下这一位偏将军提醒自己的好意。
这一队以“历练”之名探查山隘的兵马,随着陈涛新一轮部署一道出营,可是守株待兔的某些人等了两个时辰,还没等到早该抵达此地的杜宣缘那一队兵马。
埋伏在山隘两侧的弓箭手胳膊肘都快趴硬了。
眼见着太阳高悬,他们终于耐不住交头接耳起来,小声地询问着他们的长官。
这一队弓箭手的队长也不清楚情况,只得冷下脸强令手下的士卒稍安勿躁,自己则是转下去询问步兵那一队的队长这是个什么情况。
小小的一个山坳里,少说藏了上千人。
就在此地等着截杀热乎出炉不久的定北都督。
可惜底下步兵那一队的队长也不清楚是什么情况,拿对方糊弄弓箭手的那一套“稍安勿躁”糊弄他呢。
二人正在藏身处喁喁私语,忽然听到马蹄声渐近。
这些人急忙重整旗鼓,严阵以待。
孰料,下一秒便有乌泱泱一片箭羽向山隘两边齐齐射来,藏身此处的歹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来者拉弓射箭的动作。
这些箭羽有备而来,直直指向藏在树林间的这些人。
不得已,他们只能从藏身处迅速起身躲避。
他们刚刚原地起身,树影摇曳时,又听到一声号令,紧接着便见不知道多少人冲上来捉拿他们。
人影憧憧间,只见陈涛正沉着脸观望战局。
如此一来,为首的两名队长更不敢出手,唯有仓皇逃窜,并令手底下的人赶紧跑。
截杀一个没什么势力还硬来找死的定北都督就算了,打朝廷亲派、在大成北线经营好几年的定北大将军,还是在他显然是带兵捉拿他们的情况下动手,那找死的不是成他们了吗?
而另一边的陈涛见到此情此景,神情更加阴沉。
早在杜宣缘突然独自一人去而复返,当众言明山隘处有埋伏,请陈涛派兵围捉之时,陈涛心下就有不好的预感。
可众目睽睽之下,杜宣缘这般说辞,陈涛也不可能置之不理,继续叫她去送死。
等到陈涛率兵到山隘前一处谷地,见派给杜宣缘的兵马都在这片山隘处观察不到的谷地休憩。
陈涛恍然大悟。
他们合流继续前进的时候,陈涛暗自召来一名相熟的小将,询问可观察到什么异象。
小将支支吾吾一阵,又瞥了好几眼旁边的杜宣缘,才小声道明:他们根本就没靠近那处山隘,到达此地后杜宣缘忽然表示前方有异动,令他们原地休整,自己则是掉转马头回营找陈涛。
虽然他们与杜宣缘不熟悉,心里也不怎么服她,但到底是顶头上司,自然还是要听话的。
陈涛这下是全想明白了。
他手下这个新官上任的定北都督,瞧着老老实实,实际上胆子大得很。
杜宣缘这是在赌啊。
赌这处山隘一定有埋伏,才做出这种强压底下人自个儿向陈涛“求援”的行为。
她甚至没有带任何一个人回去,避免陈涛找到由头拒绝出兵。
可这是拿自己的信誉赌。
如果山隘处没有埋伏,哪怕是有埋伏,但人数不多可以轻易转移走,不能证明山隘处确有敌人,杜宣缘这一招都会将自己陷入“疑神疑鬼”的猜忌中,本就在众将士心中不怎么服众,再被这番打击,她在军中也没什么话语权了。
偏还叫她赌赢这一回,黄要善那个蠢货居然真能做出这种声势浩大的“暗杀”。
现在山上这么多人四散而逃,不仅证明此地有埋伏,更加验证这场埋伏的凶险,简直就是必死之局,与杜宣缘一道出来的那些士卒,方才有多疑惑不满,这会儿都会化作劫后余生的欢喜与信赖。
陈涛气得牙痒痒。
黄要善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若不是还要借黄老将军的势,他是真不想将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继续待在定北军的军营中,整个三营都跟着他被养成废物了!
——陈涛回军营的时间还短,尚且不知三营已经快成留守营地中的“常胜将军”。
不消片刻,这些埋伏在山隘处的人便被尽数驱散。
眼见着有几人跑得慢了点,被手下士卒抓住,陈涛当即给他的亲信递了个眼神。
于是没过一会儿,这名亲信上前查看时便因俘虏挣扎的举动,“不慎”将这几人斩杀。
血色溅开,陈涛下意识瞥向不远处的杜宣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