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登高> 第121章

第121章

  阿姐,这是何意?她是宗室,朝中博弈按理她是该避嫌的。
  吕颂年该死!卫杞骂完了,方叹了口气道,朕许久没有被逼到这个份上了。阿枳,你去审那萧宪,动作要快,不计什么手段。
  阿姐的意思是
  阿枳,怕是要委屈你了。朕让崔苗与你一道,相机行事。
  是,臣明白。
  卫枳出了宫门便带着崔苗去了皇城司的牢狱,皇城司已把萧宪带回来了。卫枳略审了审,看萧宪说不出个所以然,便直接勒令用刑。萧宪脸色大变,他到底是朝官,卫枳作为皇亲对官员随意用刑应是大忌,他也没料到卫枳这般大胆。卫枳冷笑一声,示意左右动刑。
  萧宪熬不住刑罚,果然吐出了同谋。但这人却叫卫枳和崔苗犯了难。
  你说谁?
  是是兵部员外郎方鉴,手书是她给我的!
  崔苗此时方知不对,开口道:萧大人,你已诬告了一位三品大员,现在还要攀咬旁人?你可想好了再说话。
  她没有当面交与我,而是将书信丢入了我家宅院。
  那你如何得知?
  她在我家门外时,吕尚书的次孙吕谦看到她了。
  吕谦也是个不成器的,常年在外头花天酒地,方鉴做京兆府判官时抓过他几次,吃了不少教训,对方鉴的面孔自然也不陌生。
  卫枳拉着崔苗退出来走到僻静处与她商议如何办。崔苗亦是惊慌,她强自镇定下来与卫枳道:殿下背着擅权之名用的刑,现下已是避无可避,只能先将临深请过来。殿下不必顾忌我,只管施为便是。
  皇城司上门去寻方鉴和吕谦之时动静不小,卫枳对朝臣用刑之事也传了出去,朝臣群情激奋,认为卫枳仗着皇亲的身份嚣张跋扈,几乎是满朝都在弹劾。卫枳是宗亲,天家与官宦的关系自来是微妙的,卫枳此举无疑是捅了马蜂窝,不论是哪一派都对她冷眼相待,甚至有奏疏要求她立刻之藩。卫杞不说话,把折子都扣下了,卫枳强忍了这口气,加速了审案的速度。
  高云衢一早便得了方鉴入狱的消息,她不知方鉴是如何谋划的,但叫她袖手旁观她也于心不忍,于是下了朝便跪到了永安宫。
  卫杞同样得了卫枳的汇报,她知道高云衢与方鉴的师生关系,此时瞧着方鉴自是怎么都不顺眼。
  哼,她跪了多久了?
  大监回道:该有半个时辰了。
  呵,高大人真有闲情,莫要浪费这辰光。大监,把这些工部的折子给高大人拿过去,就在朕这里处理吧。卫杞嘲讽道。
  大监照做,高云衢便真就跪在堂下,伏着身子,自觉地处理起公务来。
  卫杞见状又是一阵气恼,又晾了她一会儿,这才走到她面前,开口问道:你真就不恼?你的学生构陷于你,换了是朕恨不得立时便宰了她,你还跪在这里替她求情?
  高云衢放好折子,方才直起身对卫杞拱手道:正因她是我的学生,我才知道她的为人,她必不会做这忘恩负义之事,其中必有隐情。
  高云衢啊高云衢,你该知道,朕现下心里想的只有楚州,你倒是给朕出个主意?怎么能尽快平息事态让你快些出京,又能叫你的好学生不受牵连?卫杞两手揣在身前,食指轻敲另一手手背,缓缓道。
  臣今日便可离京,乔装前往楚州。陛下旨意已下,一日不罢黜臣,臣一日便是钦差,立时出行也是职责所在。
  卫杞闻言扶额:你不要名声了?那吕颂年虽是咄咄逼人,说的却也没错,这档口你避开,叫旁人怎么说?说你怕了,说你离京避风头?
  高云衢没有答话,只是俯身下拜。
  卫杞叹气:你真要保她?
  是,陛下。
  不论她做了什么?
  是。哪怕是真的构陷了臣,也请陛下留她一命。
  为何要做到这个份上呢?
  教不严,师之惰。她是臣的学生,做错了是臣没教好。臣用臣的一切恩赏,换她一条命。更何况,臣还是信她不会。
  朕知道了,你滚吧,今晚悄然出京。
  臣叩谢陛下隆恩。
  卫枳在牢狱之中瞧着方鉴亦觉得有些怪异,她听崔苗隐隐提及过方鉴对高云衢的心思,怎么也想不到这事与方鉴有关。她本想留些情面,但方鉴闭口不谈,只与卫枳打转。
  卫枳急了:小方大人何苦呢?这牢狱酷刑又哪里是好受的?
  殿下忘了臣之前是做什么的吗?臣再清楚不过了。请吧,殿下。
  来人,上刑。挑些体面的,别搞得血肉模糊。卫枳皱眉。
  挨了没一会儿,崔苗来了,在卫枳近前耳语一阵,卫枳便叫了停,挥手叫其余人等退出去。
  她指了指方鉴对崔苗道:你与小方大人说说罢,莫要叫孤难做。
  崔苗站到方鉴面前开口道:今天夜里高大人已经出京去往楚州了。
  方鉴本是眯着眼喘气,闻言猛地睁开眼睛:哪里来的消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