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湛氏王朝> 第266章

第266章

  湛滢浅笑,江湖之上处处都是人才,小小一个商行掌事拿捏人心竟也如此准确。姓钱的亏空那么多银子,劝动他走私不难,难在如何让他不去细查商队人员。那周铭故意在关口前才引来钱伯涛,当着官兵面,又是一车队走私货,关内还有红巾营等其他势力,又是他们谋逆的紧要关头,钱伯涛能不紧张?只能匆匆扫视一番,那三人本就有些相像样貌,又是夜间,钱伯涛能看出什么。
  其余人听了松了一口气,赵母道:“公主您安心住下,估摸着三五日,润玉一定会得到消息,那时老身和您一起出关。”
  湛滢含笑同意了。
  五日后的夜间,陆凝香遣人去红巾营通知说母亲急病,很是凶险,急需出关见女儿一面。红巾营哪敢怠慢,来人过府还想劝说,结果一看马车都套好了,老太太靠坐在里面,任谁说都不听。来人只好命一对人马保护大将军家眷出关。关口处,马英的人拦住车马想要细查,红巾营的人却拿出了大将军的手令。马英的人竟也没有多问,直接发行。
  车队才出了关口,暗处的两人便催马出现了。其中一位颇为英挺的男子看着黑漆漆的关门,沉声问道:“钱先生可看清了?”
  “马将军放心,错不了的,刚才我身边那位从孟阳来的人说了,混在马车旁的丫鬟中有两位却是公主贴身的侍女。”另一位斯文男子嗤笑道:“果然不出我们所料,她们按耐不住了。”
  “身在险境,即使公主不急,她身边的人也会想法子赶紧出关的。否则有了万一,下人总是最倒霉的。”马英感叹,目光冰冷道:“我只怕是声东击西。”
  “将军该对自己的两手准备有信心,关外关内埋伏的都是好手。我亲自带人去看看情况。若公主在车内,那是最好不过,谁也不用担了罪责。若不在车内,一定还在赵府,到时就制造北狄奸细冲入赵府的假象。无论如何,安王面前您这首功是必定的。”钱伯涛恭维道。
  马英长叹,眼中闪过一丝无奈,随即被狠戾代替,“现今还不是说功劳的时候。那就有劳钱先生跑一趟了。”
  “得令。”钱伯涛抖擞了精神,挥动马鞭,带着一队黑衣人出关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八章
  设伏的地点离近乡关并不远,在一处土丘的后面。借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堆,钱伯涛看的清楚,到处都是死尸,并不见马车。他赶紧命人下马查探,心里疑惑不已,他率人追击赵府马车几乎是前后脚,按理说死了这么多人应该打斗很激烈,可他离得这么近连个响声都没听见,太过蹊跷。
  怀疑的念头刚兴起,破空之声突地从四面八方传来。钱伯涛尚在愣神中,手下陆续闷哼倒地。有经验的赶紧大喝“有埋伏”,然后想去扯钱伯涛,却见这位领头的还浑噩地坐在马上,心中又气又恨,这他妈的是什么领头。又见流矢越来越密,干脆也不去顾别人,只自己逃命。可哪能逃得了,这里早被围得水泄不通。这些人都已明白,黑夜中靠近这大的火堆,分明就是当了活靶子,这么明显的诱敌之计,可见对方是早有准备。仅剩几个尚活着的黑衣人已然绝望,见对方冲锋过来,早已士气全无,象征性抵抗了几下就束手就擒。
  结束战斗只一瞬间的事。钱伯涛恍如梦中,万无一失的计划呢。他还想张嘴问对方何人,哪知过来的两个士兵不由分说粗暴地将他拽下马捆绑起来,和他几个手下一起塞进不远处一辆蒙上黑布的囚车里。也不知颠簸了多少时辰,隐隐只觉得外面有了亮光又暗了下去。等有人将他们拽下囚车时,天空已挂起明月。
  钱伯涛挤挤眼睛,借着月光看了下,顿时心里冰凉。面前的一座大帐前飘荡这一杆大旗,硕大的“赵”字清晰可辨。几个士兵将他手下押走,他则被推进了大帐里,被强按着跪下。灯火通明的大帐内,昔日那个在孟阳客栈中谈天说地、还要帮他做媒的好兄弟正坐在帅案后冷冷地盯着自己。他一阵心悸,冷汗直流。耳边传来是声音更是阴厉,“我在军中多年,想让一个人说实话,有的是手段。念在当年你我相识一场,你若实话实说,我保你不受皮肉之苦。”
  钱伯涛也知道如今是死罪难免,那又何必装作硬气在死前受尽折磨。他努力想在故人面前扯出一丝笑容,维持些仅有的自尊,只是那笑容比哭还难看。想想当年他在南晋官场混迹时的艰辛,真是满肚心酸。要不是这赵润玉鼓动,他怎会去参加什么以棋招亲,又怎会招来闵煜的暗恨,也许早已在南晋用官权捞满钱财、现今归隐田园做个悠闲富家翁了。初时闵煜还当他主动输棋识趣,倒也没有为难他。可毕竟是争女人,谁能心中没有刺。再后来又不知谁泄露了赵润玉替他谋娶陆凝香之事,闵煜自此嫉恨上他。他在南晋官场表面光鲜、实际那提心吊胆受人侮辱的滋味实在无处可道。南晋灭亡,他内心还是颇为高兴,真是因祸得福,他因和南晋的重臣没有交集而被打发回乡。至此平淡一生,他自是不甘心,又四处借了些银钱,北上京城,想寻些门路或考个功名再入官场。赵润玉的拒绝帮忙虽让他尴尬羞愤,但也没有绝望,他对自己的才华考取功名还是有信心的。然而几次落榜让穷困窘迫大受打击。他也曾去贡院看过上榜进士的文章,自觉所写不差,也向主考递上诉求,将文章贴于贡院前让天下士子评论,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大多数评论皆是落第上榜一线间,并无多大过人之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