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白子慕:“……”
  他啥时候夸了?
  哎,这个傻舅子。
  蒋小二拿着手在布匹上丈量了几下,而后拿剪刀剪了一小块出来,叹了一声,又接连咳了几下,小大人似的,同白子慕道:
  “大哥不爱做针线活,小二要好好练,不然等以后大哥生娃儿了,都没有人给他们做衣裳,小侄子会很可怜,只能我这个做叔叔的给他们做一些,不然咋办呢?外头做的,哪里有自己做的好,自己做的,才有爱的味道。”
  白子慕:“……”
  爱的味道有没有他不知道,但口水味肯定有。
  第183章
  蒋小二一脸认真:“小二要好好学,等小二学好好了,就给小侄子,还有大哥,还有父亲,还有哥夫,还有弟弟,还有赵叔叔和大外公、小外公做衣裳,做多多的。”
  白子慕闻言,心里顿觉宽慰。
  这个小舅子孝顺啊!虽呆却也可爱。
  蒋小二抓着一根细红线,想穿到针孔里去,那线断处有些毛,插了好几次,针孔都没穿得过去,他把小线头放嘴里舔了一下,又拿食指、拇指将细线撵了撵,待得断处滑整齐了,他才又往针眼里插。
  白子慕看得直想叹气。
  这是堂奶奶的招牌动作,没成想,他这小舅子也学了个十成十。
  蒋家地少,田也不多,可还是忙了整整四天都没忙完。
  插秧这活儿白子慕不太会,蒋父见他不去上工,便让他呆家里做香油,顺带的晌午做点午饭给他们送过去,他自个去拔秧苗给蒋小一拿去插。
  这季节田里的螺最是多,野草长得最是快,只一宿就得窜长一大截。
  外头的猪草也能割了。
  蒋小二几个小的天天的都不着家,早上写完课业,就去割猪草和鸡菜,回来吃了朝食,小箩筐一背,就跑地里摸螺去了,然后晚上回来,就挨着白子慕,说能不能给他们炒香辣田螺吃。
  这几天家里天天的都要嗦,这玩意儿小,肉也少,当饭吃也吃不饱,蒋小一几个都是拿来当零嘴吃。
  蒋小二几个每次去割猪草,都要蒋小一给他们装三盘带着去,说歇息的时候嗦,赵富民也好这口,蒋小一去出摊的时候,也时常会给他送一些过去。
  竹哥儿几个捡了几个月的螺,但却不晓得它怎么吃,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味道,只听蒋大石说客栈里头那田螺鸭脚煲卖得很好,听客人说,那螺美味极了。
  竹哥儿几人好奇得不得了,还想着有空了,做一次看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味,可还没来得及做,就先在路上碰上蒋小二几个,跟他们一起嗦了一次,立马就被香迷糊了。
  当天他们回家让大伯娘也给他们炒,可大伯娘哪里会做这玩意儿,炒出的田螺一股子土味不说,腥味还很大。
  大伯娘也是不解,这螺她拿着丝瓜仔仔细细的刷了,辣椒也放了,姜也放了,可炒出来的螺,几个孩子吃了,总说不对,里头的螺肉没有味道,也不香香麻麻,没有三哥夫做的好吃。
  大伯娘无奈得紧。
  白小子那厨艺,她哪里比得了,人炒屎都是香的。
  燕娘几人垂头丧气,后头蒋小一听大伯娘说了一嘴,便让雨哥儿几人要是想吃了,就把螺洗了,尾巴剪干净,送家里去,晚上他回去炒给他们吃。
  蒋小一看白子慕炒了好几次,已经会了。
  他喜欢吃,隔三差五就要炒一大锅留着,竹哥儿几人来家里吃了几次,可算是上瘾了,也才晓得当初蒋小三几个捡螺时为什么一副凶狠样。
  炒田螺这么香,他们一个人都能干半箩筐,不过还得留着卖银子,想要吃,就只能捡多一些了。
  于是四人捡起螺来越发的卖力,整天也是不着家,经常跑田里去摸螺,不过这两天忙着插秧,蒋小一没能再给他们炒。
  家里的猪粪已经赞了两堆了,蒋小一打算留一些种菜,其余全挑田里去,不然一直赞着,等着天气热了,怕是要招苍蝇。
  留种菜的猪粪得留多一些,像南瓜苗,要是没有足够的粪放,那瓜苗容易长得毛,煮了不好吃,要是粪多了,瓜苗嫩,煮起来软,就好吃得很。
  三月中旬,清晨的空气清新而凉爽,晨雾迷蒙,树上的鸟儿总叽叽喳喳的叫着。
  村里人忙着干活,总是起个大早,天刚蒙蒙亮,大家就扛着锄头,挑着簸箕往田里赶。
  插秧不算什么力气活,但一直弯着腰也累人。
  蒋父挑了两簸箕的秧苗来,秧苗被他绑成白菜那么大的一小捆一小捆,到了田边,他把秧苗抛到水田里,蒋小一正弯着腰插秧,见他小腿肚上一黑黝黝的东西趴在上头,蒋父立马喊了他一声。
  蒋小一插了一早上,腰酸得厉害,直起身往腰间锤了一下,才问:“父亲,怎么了?”
  蒋父指着他的腿:“赶紧的,你腿上黏着只吸血虫。”
  蒋小一赶忙低下头,顺着蒋父指的方向扭头一看,好家伙,他小腿肚上正趴着一只食指大的吸血虫,应该是吸了挺久的,身子胖乎乎。
  村里人就是和泥土打交道的,并不怕这些。
  这吸血虫的吸附力很强,在吸血的时候会越拽越紧,一旦它的吸盘断在人体内,不仅很难取出来,还很容易引起感染和溃烂。
  因此村里人家一般插秧的时候,都会随身带着些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