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周边的箬竹叶早几天前就被村里人给搜刮干净了。
找了几处都没找着,白子慕还扛着蒋小二,倒不觉得累,不过走多了,穿得又厚,倒是热得够呛。
连着找了半个时辰,他没忍住,拍了领路的蒋小三一下:“你不是说这边有吗?”
蒋小三挠挠头:“这边以前确实有啊!小三来捡柴火的时候都在山脚下见过呢!”
白子慕忍了又忍,都忍得没脾气了:“那现在怎么连根毛都不见啊?”
箬竹叶才能包粽子,寻常人家来要,都是摘大片的,顶头小的叶子和枝干都不会要,这儿要是有,没道理连片箬竹叶都见不着。
“不知道啊!”蒋小三举起一根手指头:“哥夫,小三还知道有个地方有。”
白子慕:“哪里?快带路。”
几个人又跟着蒋小三走,从南山走到北山,还是没找着。
蒋小三到了地方左看右看,然后说咦,这边也没有?哦,一定是小三记错了,不过,还有一个地方有。
几人跟着他,绕了道,然后又从北山走到了南山,回到了原先他们转圈圈的地方。
白子慕和赵富民都服了他了。
赵富民气喘吁吁,看了白子慕一眼,说要不咱们在山里找找吧!再跟着蒋小三这么走下去,今天怕是一整天都得在山里晃悠了。
第167章
白子慕见他喘得厉害,怕他累挂在山上,也只能这么干了。
蒋小三闲不住,都累得冒汗了还有脸和沈鸟鸟说笑,白子慕扭头看了他一眼,直想打他屁股。
五人在山里找了一上午,才摘了半箩筐箬竹叶。
蒋小二一直坐在白子慕的肩膀上,半点都累不着,可蒋小三和沈鸟鸟个头矮,腿又短,走了几个山头,腿几乎要抽筋,摘完箬竹叶,他们两便坐地上,说哥夫,外公,累多了,走不动了,怎么办啊!
赵富民没应声。
怎么办?问他他问谁?
他自个两条腿都在抖,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似的。
平日出行远一点儿都是坐的马车,何时走这么久过,而且爬山不像走平地,累人得很,孩子真真是抱不动了。
白子慕看他那腿,抖得跟筛子似的,只得叹口气。
两个孩子感到累不奇怪,爬了几个山头,现在才喊,都算是厉害,他自个气都喘粗了。
背篓只带了一个,还装了箬竹叶,也小,孩子塞不进去,三个他哪里抱得了,倒也不是重,而是这里离家远,一直抱着手酸得紧。
山上雾气大,歇山里头,又潮湿得要命。
远处推着一堆柴火,不晓得是哪家砍的,看切口的痕迹,应该是半个月前砍的,大概是想着搁山里留干了再挑回去。
白子慕扯了两根草藤,又去抽了一胳膊粗的柴火当扁担使,一顿操作后,直接把蒋小三和沈鸟鸟五花大绑的绑在柴火上,准备把他们挑回家。
赵富民就见他一手抱着蒋小二,背篓挂在身后,肩膀上各一扁担,扁担两端绑着两个小娃头。
活像个人贩子。
他那小外孙还嘎嘎笑,再看蒋小三,也乐呵呵的,似乎觉得这样很好玩。
怎么还能这样?
活了一大把岁数了,他就没见人这么整过,一时间都看呆了。
白子慕走了几步见他没跟上来,喊了他一声:“外公,不走吗?”
先头白子慕叫他老东家,赵富民不太高兴,说蒋小一都喊他外公了,他喊老东家生分,硬叫他改口。
赵富民抹了把脸跟上白子慕,一回到家,他整个人就累瘫在凳子上,动都不愿动,只有蒋小二三个小家伙神采奕奕,一被放下来就冲厨房去找吃的。
中午在山上转那么久,肚子里存货早消化完了。
赵云澜和赵主君在白子慕回来的时候,见两个孩子被绑在柴火上,整个人都是愣的,下巴几乎要掉地上。
蒋小一是见惯不怪,还问白子慕怎么去了那么久,一去就是几个时辰,还以为他们摘了几箩筐的箬竹叶呢,结果就这半箩筐,你们是拿嘴巴摘的吗?
白子慕想拍死他:“你问小三,这个傻蛋,今儿尽带我们转圈圈,从南山走到北山,又从北山转到了西山腰……”
叔公家的大婶子去摘猪菜,见他们老的老小的小,从这头转到那头,又从那头转到这头,她摘了一筐猪菜回家,又去河边洗了衣裳,洗完了站起来,还见他们几个在山腰转,叽叽喳喳的。
后头没忍住,还朝山腰喊了一嘴,问白子慕咋的了?昨儿是不是吃撑了?要是想消食,在村里逛就行了,跑山里逛干啥?路都不好走。
白子慕和赵富民呐呐的,都不知道怎么回。
蒋小一闻言怔了一下,嘴巴动了动,又不发一语,白子慕瞥了他一眼:“想说什么就说啊!”
蒋小一忍着笑道:“小三脑子不太好使,你们怎么让他带路?还跟他屁股走?”
这不是摆明了比蒋小三还傻吗?
白子慕瞬间哑口无言。
是了,他怎么就能忘了,他这个小舅子脑子不好使呢!
看来昨儿肉吃多了,都塞脑了。
可蒋小三说的时候信誓旦旦,以前又天天跑出来捡柴火,白子慕就觉得这小子没准的真的见过,他自个对周边山里又不太熟悉……
这个蒋小三,真是高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