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张阿么和张大伯就坐在他们旁边,不少草凹村的人也挨着过来闲聊。
  天上灰蒙蒙的,唱戏班子已经在台上台下走了,李家村果然是十里八乡最富裕的,这个土堆的戏台特别大,如今上头挂着一盏红艳艳的灯笼,边山搭着三脚的盂兰盆,毕竟明日就是中元鬼节了,搭上这盆让鬼神别走错了位置。
  夏淼他们正在磕南瓜籽,连张阿么也夸周云飞的手艺好,好久没吃到炒得这么香的南瓜籽了。
  来的人越来越多,说话声也越来越吵,张阿么叫小梅和石彬都坐下,别再乱跑,要是跑丢了也不好找了。
  他们附近也来了不少李家村的人,其中一个妇人左右看了许久,神色间似乎有些犹豫,夏淼知道这怕是认出外阿婆来了,但他只当没看见。他们正磕着,李大娘从后面过来喊他:
  “我瞧着这么个俊俏的哥儿没有别人,还真是你!淼哥儿,看完戏上我家去坐坐呢!”
  “李大娘!多谢啊,今日和我夫君、阿婆还有叔伯们一块来的,就不去你家坐了,过几日再到你家去看你儿媳给她诊脉,你家小孙子可好?”
  “那感情好啊!哟,这是……春花吧?养了这些时日,脸都胖了呢!春花姐,是我啊,你还记得我不?”
  李大娘知道他们接走了李春花,村里传了好一阵呢,燕儿这孩子她也认识,她的儿子倒是个有仁义的,把自家外阿婆照顾得这样好,一看就是没让受苦。
  “哎,你啊!是……是那个桃妹吗?你现在可好?”
  李大娘本是顺嘴说的,她根本没想到李春花居然真的把她给认出来了!这……这夏小大夫的医术也太好了!疯病也能治好了?
  她说话了两句,那边有人喊她,她这才走了。
  李家村来了不少人,认出李春花的也不少,见她吃穿德都不错,又精神如常,心里都有了些计较。不过戏台上邦邦两声鼓响,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给吸了过去。
  夏淼从来没看过戏,只听阿爸讲过看戏时的热闹,现在他就坐在闹哄哄的台下,看着台上的人一个个上台、唱腔,还时不时地讲些笑话,夏淼都笑起来,他的笑声几乎淹没在大家的笑声里。
  这里没人要他守礼,也没人把他关着,天空中的星子和月都闪闪发着亮光,周围都是在笑的夫郎、女娘,没人觉得他是个不守规矩的人。
  台上的人啊哟啊哟地叫起来,夏淼侧头和云飞哥对上,在微弱的灯笼光中,他那双俊朗的眼睛是那么有神采:
  “怎么了?”
  夏淼偷偷地伸手过去捏捏云飞的大手,笑着摇头。没多会,云飞哥手上一把剥好的南瓜籽递过来,夏淼吃一个,就觉得满嘴都是香的。
  戏文果然是精彩,后来大家不够看,台上又演了个目连救母,连原本这个时辰要睡觉的外阿婆和小彬都没有一点困意,愣是把全程都看完了。
  “走了走了——周哥,淼哥儿,我们和秋哥儿一块去杨寨再回家吧?”
  张栋子身边跟着杨秋,他们坐在稍远点的地方,人群吵嚷着散场,他们这才有机会找过来。张阿么也知道杨秋一个小哥不方便,便道:
  “刚巧我和你家阿婆、小彬都是走得慢的,一块走,你们几个年轻人走夜路要小心。”
  “知道了,阿爸,那我们先走!”
  周云飞拿了长凳,夏淼提了空的篮子,让外阿婆和小彬跟着张阿么他们一家走。他们就陪着的杨秋先回杨寨,杨秋已经攒了不少药材,准备过了中元节就卖给夏淼。
  “行啊,反正家里一直有人,不过药材太多怎么办啊?还是让栋子哥给你搭把手呗?”
  夏淼忍不住打趣他们两个,几个年轻人都笑起来。杨秋知道他们要建新屋,忙得很便问:
  “你们家要打水井吗?我阿爸的老舅一家专给人打水井的,一口井要收八两银子,若是你们要,我叫我阿爸去给你们讲讲价呢。”
  夏淼和周云飞都忘了院子里水井的事……有个水井确实要方便许多。周云飞点头,夏淼也跟着道:
  “行啊,秋哥儿,麻烦你阿爸给我们问问价,打口井是好些,你不说我们都给忘了!要是又能住上新房,又能用上新水井,那多好啊!”
  第100章 上坟烧纸
  中元节一早起来,便觉得有些冷,夏淼多套了件外衫,出去一看,小彬和外阿婆也都穿上两件衣衫了。
  周云飞正在灶前烧水和煮朝食,虎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见他来了,摇着尾巴就过来了。
  “早上是有点冷了,云飞哥你还穿着单衫会不会冷,我给你再找件外衫呢?”
  周云飞摇头把锅里的粥捞起来,肉食昨日都买好了,今天要给先人享用的,他们早上便吃得简单些。吃过了饭食,他们就说杨秋那儿要去看药材,晚点再回来:
  “阿婆,你们先在家呢,我们很快就回来。”
  “就得过节去啊?那得趁早,今晚可不兴走夜路的。”
  外阿婆没怀疑,小彬叫她一起去喂鸡,两人去了后院,夏淼和周云飞拿起昨天晚上偷偷放好的纸钱纸衣服就出门了。
  这里的习俗是这样,若是离得不远,纸钱之类的就该到坟前去烧,可他们要给阿父阿娘烧纸钱被外阿婆知道了也不好解释,两人只好想出这借口。
  周云飞的口袋里还放了一把,昨晚他路过自家稻田抓的新谷子,两人在路上看见不少人带着纸钱之类的到坟上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